为了提高全院护士疑难/危重/死亡病例护理水平,提升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近期,护理部根据急诊ICU一例死亡患者的护理病案,组织了多学科护理死亡病例讨论。本次讨论由护理部副主任王雪菲主持,重症片区科护士长吴克艳、各专科护士长及重症片区护理骨干共20余人参加。
会上急诊ICU护士长汪琦从患者接诊到发生病情变化,再到抢救的过程分阶段进行了详细的病例汇报,回顾患者住院期间出现的护理问题及采取的护理措施。之后各科室护士长进行病例讨论,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积极发言,各抒己见,指出了在护理工作更优化解决问题的建议和专科护理提升的方向。最后,王雪菲副主任对此次从护理的角度进行死亡病例讨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护理人员能在实际病案中从疾病进展、护理诊断、抢救过程、临终护理、心理伦理问题等多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有利于提升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全院开展多学科死亡病例护理讨论,可以多维度寻找/借鉴在护理工作中做得好的经验,有效地解决护理难点。同时找出不足的地方,吸取教训,提高护理质量。
王雪菲副主任建议,对于有价值的疑难/危重/死亡病例护理讨论,急危重症护理MDT团队要充分发挥作用,邀请科主任、主管医生参加讨论,请他们从医疗角度谈患者的诊治思路、医护配合的需求、医护患方沟通等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提升以护理为主导急危重症护理MDT团队的医护一体化管理水平。
整个讨论全程记录,事后急诊ICU全体医护针对会上讨论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① 优化死亡病例讨论流程,主管医护、参与抢救医护必须参加讨论,积极发参与讨论,医护共同从接诊、病情变化、抢救全过从自身原因到团队配合深度剖析,找出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② 优化护理MDT团队管理,医护共同参与风险评估,权衡利弊后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病因治疗,保持医护有效沟通畅通。
③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将理论结合实际,做好ROSC后氧合和通气控制、冠状动脉再灌注、血流动力学监测和管理、癫痫控制、体温控制、一般重症监护管理。
④ 对护理记录实施二级质量控制,护士长及护理组长每日监督,将所有问题详细登记,每月质量讲评会全科护士学习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追踪督察。
⑤ 培养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开展抢救模拟教学,根据以往曾有过的案例,把过去的事件“重现回顾”,模拟抢救职责、案例相关理论知识并进行现场考核总结急救配合注意点,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抢救及时准确,护理高效。
⑥ 日常做好安全隐患排查,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常态化管理,确保100%应急使用。高频使用急救物品放置于床头标准化管理,护士长、质控员每日督查。
最后急诊ICU在护理部的指导下制作死亡病例护理讨论模板,共享经验,帮助全院护士反思性地去体验患者住院治疗护理的全过程,思考采取的措施是否妥当,促进护理水平更上一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