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夏天,我像平常一样来到病房,听到值夜班的护士交班时说夜里科室收治了一位19岁年轻的肺栓塞的患者,现在病情非常危急,我们立刻到病房,我看到他面目清秀、眉宇间可以看出恐惧、绝望和哀伤。
入院的前两天他不接受任何治疗,他也不和父母沟通,也不和任何人交流,也不愿意吃饭,任凭大家怎么关心、安慰他、都无济于事,家人逼迫时、他又会默默流泪、早晨交接班时,我轻轻地走进他的房间,看他眼角处还有未风干的泪痕,看了让人心疼不已。我轻轻地拍拍他的手,“陈立辉你这几天恢复的挺好。我帮你把帘子的打开,呼吸下新鲜空气”,他扔然没有回答,我接着说:“陈立辉你平时都有哪些爱好,平时和谁在一起最开心,虽然现在我们在治疗,我们也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呀”,他微微的动动手眼泪一直流,他放声说:“我还这么年轻,我以后怎么办,我还会不会好,我还能活多久,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拍拍他的手说道:“陈立辉,你还很年轻,我相信只要你积极配合治疗,你会康复的,你还有父母,你的爸爸妈妈这么关心你,你忍心让他们伤心难过吗为了她们你也应该振作起来,只有你好,她们才会好,现在医疗技术已经很成熟了,我之前见过比你病情还严重的患者,现在也都康复了,现在你应该振作起来,收拾好自己的心情,去迎接接下来的每一次挑战”,说道这时、我看他眼前一亮,说道:“我真的可以吗?”我回答说:“相信自己,你可以的”。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配合治疗了,也愿意和家里人交流了,经过手术和他的努力锻炼现在的他已经基本康复了。
通过这次叙事,我对叙事护理有了更高的认识,面对患者,要与其共情,就是贴近其内心的情绪,这其实就如马斯洛的人需求层次理论一样,满足其尊重需要,暂时忘掉患者的生理需要,把目光放在其心理感受上,抓住其情感暴发点,并让患者感知到我们对他们的理解和关心,我觉得这就是共情与尊重。感恩活在当下,不仅是对生命的尊重,更是一种莫大的福气。爱在左,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好像在黑夜到道路上给其点亮了一盏明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