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微孝服务
叙事护理丨无奈与理解
时间:2023-06-02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病区 作者:柯莹 阅读量:31

我是一名在临床第一线的护士,7年工龄。这其中有欢笑,也有痛苦。我感觉最让人无奈的就是病人的不理解。工作再辛苦也没有让我害怕,但是病人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有时会让我伤心流泪。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我怀着这样的梦想从护理学院毕业,但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这样的梦想离我有些远。护士的工作是相当辛苦和繁重的,就拿倒中夜班来说,我曾经做过一个统计,一年365天,一个护士姐妹共倒了189个中夜班,如果除去休息时间,几乎有2/3的时间都在倒班。我上班7年,有3个春节在医院度过。我们担负的是人的生命,时时刻刻都需要绷紧神经,往往下班回家后什么都不想动。

这几天,一个爹爹过来住院,他有基础疾病,慢阻肺、高血压,这次是因为受凉后喘气加重来住院,家属都比较着急,直接到医院急诊,通过急诊快速住院,一来住院部就开始说赶紧给打针,病人喘的不行了,测量病人生命体征后,各项指标都还算稳定,就安抚家属让其先办理住院,护士带领患者去病房吸氧,家属就急了,你们什么态度,不交钱就不治疗了吗?没看到病人很不舒服吗?通过医生反复沟通解释后,患者家属才缓和下来,还非常不好意思的给医护道歉,说自己太冲动了希望医护能够理解一下。可是,往往是病人和家属不理解医护,不相信医护。其实,当一个住院病人痊愈出院后,他的管床医生和护士比病人本人还要激动,因为治愈体现了他们穿上这身白衣的价值。

然而病人判断护士好坏,现在的唯一标准就是“打针”。不可否认,打针技术好,的确是可以减轻病人的痛苦,但人在生病的时候血管是最脆弱的,特别是一些婴幼儿,老年人和危重病人的血管都特别细,而且每天血管的情况也会因为营养状况、病情变化而改变,要想做到“一针见血”有时非常难,可是有很多病人和家属就不能理解,常常会因为打了两针,就不开心,和护士吵。殊不知,为了练习打针,护士姐妹们最开始都是在自己手上互相练习打的,打针的痛和苦,我们都能深刻体会,都会尽力为病人打好每一针。临床上经常有病人为了打针时间有意见,有些病人说我的补液要下午输注,早上我要睡懒觉,护士们必须耐心解释:为了让身体内维持一定的血药浓度,抗生素要间隔开来用,这样用药的效果才最好,特别有些药物例如激素,只能在早上输注。虽然我写了这么多白衣天使无奈的地方,但是总的目的还是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理解我们,希望在运用正确的方法呵护受损的生命时,能多得到一些病人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