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庭暴力的话题,我们并不陌生。想必很多人看过演员梅婷和冯远征主演的家暴题材的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以及最新上映电影《我经过风暴》,影视作品的画面让我们心惊胆寒,现实生活中的家庭暴力更加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
近日科室来了位多处损伤女性患者,医护询问病史,了解到是与丈夫发生争执,丈夫殴打导致全身多处损伤,头面部最为严重。该患者先是在门诊清创缝合,负责为该患者缝合医生说,她在缝合室不骂不闹,只是默默流泪。
多篇关于家暴的文章中表明,受暴妇女常常伴随着紧张、焦虑和抑郁等情绪障碍。对于家庭暴力医疗救助不只是单纯的治病疗伤,还包括告知家庭暴力的违法性、提供诊断证据及其它救助信息。当患者入科后,护士将其安排在单人病房,遵医嘱治疗疾病,予以心理辅导,告知家属24小时陪同,护士每小时巡视病房。当询问患者是否需要法律援助时,她并未做答。作为医务人员首先我们要考虑这个病人是一个成年人,她有隐私权,尽管医务人员可以为她提供帮助,但必须建立在她同意的基础之上。但如果这个病人是未成年人或者是65岁以上的老人护士必须立即上报,否则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责任。对于拒绝立案或是沉默不做答患者,我们可以可将病情详细记录于病历当中,当其决定走法律程序时,为其提供伤情诊断证明,同时做好对其的“增权”救助,即先协助她们明确已知的自身具备的资源和能力,然后协助她们发现自己不知道但是已有的资源,最后协助她们建立适合她们需要的能力和资源系统。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办理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及经常性侮辱、诽谤、威胁、跟踪、骚扰等均属于家庭暴力。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家庭是每个人幸福的港湾,家暴危害着人身安全及家庭社会的稳定,当遭遇家暴时,法律是我们最好的武器,让我们一起远离家暴,让爱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