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微孝服务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记RICU轮训有感
时间:2023-10-26 来源:骨外科II病区 作者:徐农 阅读量:21

金秋十月,是收获的季节,收获金黄,收获火红,收获翠绿,收获希望,收获知识……也是从这里开始,命运的齿轮在此悄悄的开始转动。10月6日上午,一如往常工作的我,突然接到护士长临时通知,安排到RICU轮训,让我既惊喜又感到惶恐。在骨科工作近十年,早已习惯骨科的工作模式和环境。完全没有ICU临床工作的经验,对ICU的认识也只是道听途说,在大家眼里,重症病房似乎是恐怖的,又脏、又累,住的都是些病情危重的病人,随时可能面临抢救,精神高度紧张,还有写不完又复杂的护理记录,我的内心忐忑不安、五味杂陈,担心自己能否胜任这份难度与强度并存的工作。

事实证明,我的担心并不是多余的,作为工作多年的骨科护士,自认为在专科护理方面经验颇丰,但是,刚开始在RICU工作仅仅几天时间,我内心的骄傲和自豪感被摧毁得荡然无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仪器、知识的缺乏、与医生差强人意的配合……林林总总,让我十分沮丧,甚至一度否定自己。好在初入这个陌生的环境,RICU的护理姐妹们都十分给力,给我给予了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到科室的第一天,就看到两个忙碌的身影,正在给躺在病床上的患者熟练地换药、鼻饲,站在她们身后的我,由于不熟悉工作模式和仪器设备的运用,只能远远的看着,心有余而力不足。忙碌一阵过后,王珊珊护士热情的向我打着招呼,耐心的给我介绍了科室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流程。下午,我和贾茹护士一起值班,她带领着我一边给病人做着治疗,一边详细地讲解科室收治患者的疾病种类,间隙,带着我熟悉了科室各种物品、药品的摆放位置和一些常见仪器设备的操作流程。交谈期间,才知道这两位护士妹妹都比我年龄要小很多,但给我的感觉确是经验丰富,着实自愧不如。在这里,时刻都觉得自己犹如一名新人,随时都有需要学习的新知识。

image.png

第二天下午见到了吴克艳护士长,她人十分和蔼可亲,在后面相处地日子里,才发现果然名不虚传,就像大家口中所说的“神仙护士长”。她叮嘱我:“RICU里的患者不像其他科室,病人病情都十分危重,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病情变化。这就要求我们需要有相当丰富的综合专业知识和应急能力,每天都要学习,都要看书,都要记录,这样你才能学有所获。要是有任何不懂的地方,都可以来向我请教,随时欢迎你来,我相信以你能力一定行。”悬着的一颗心,在吴护士长的鼓励下,总算是放下来了。次日,早早来到科室,与夜班的老师一起给患者擦洗身子,更换干净的衣物。一系列动作下来,交接班时间到了,夜班医生护士汇报患者夜间情况,主任和护士长交代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护士长叫我向大家作了简单的自我介绍。随即就来到了患者床边进行交接班,ICU病人的身上插着各种导管,输液泵、微量泵、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的声音等等交错不已,感觉好陌生,心里有种莫名的发慌。这里大部分都是昏迷的患者,护理的难度系数比普通临床科室要大很多,每个患者要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管道以及皮肤情况等等。每一项都不能漏掉,每一步都不能出错。护士长看出了我内心的顾虑与不安,亲自带着我到患者床边进行每一个工作流程的疏导,向我讲解了气管插管患者的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患者的吸痰护理、高流量湿化给氧和呼吸机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中长导管以及CVC置管患者的日常维护等等,并且亲自演示了各项操作,让我获益匪浅。病房里总能看见吴护士长忙碌的身影,虽然之前的脚伤未愈,但从未看见她坐到护士站的椅子上停歇过,除了给护士们分担工作压力外,经常看到她给予患者和家属心理支持,科室的老师们和患者家属对她的评价度也是相当高。虽然自己有时候工作当中做的不够到位,但科室的老师们也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讲解,护士长还会开玩笑的说道,都怪她自己没有讲解到位。

在病房里,还能看见一个忙碌的身影不停的来回穿梭,那就是胡小飞主任,从白天到晚上,没有任何节假日和休息,除了中午吃饭的空档,无论何时都能看见胡主任在病房里忙碌着,每次都是最后一个下班,看到所有患者病情稳定他才放心离去。有时候病人的血压不稳定、有时候血氧饱和度下降、有时候患者出现呼吸急促,胡主任都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叮嘱医生和护士们需要观察哪些重点,需要采取什么措施等等事无巨细。跟着主任也第一次见识到了支气管镜吸痰技术和肺泡灌洗,从前一直认为患者只要保证气道通畅,把口鼻腔痰液吸净就行。但在这里每天跟着主任学习才了解到,患者气道深部的痰液一般吸痰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尤其是对于昏迷排痰困难的患者,而且支气管镜下吸痰做痰液培养,也能更针对性地用药。有些患者由于循环不好,肢体肿胀,给穿刺带来了阻碍,在这里也见识了胡主任在床旁彩超引导下给患者进行CVC穿刺,也见识了吴护士长给患者进行中长导管置管,患者血管条件不好,难度较大,主任和护士长一遍又一遍,汗如雨下,最终穿刺成功,大家都赞不绝口。带着我上夜班的柳俊梅老师和我是同一时间进的医院,但她过硬的护理技术和娴熟的技能却是我遥不可及,一遍遍给我讲解夜班工作流程和一些突发状况,病人血压不稳定,让我学习了动脉穿刺血压监测。还有主带教徐芳老师,工作经验也相当丰富,做事细致入微,第一次夜班,有个危重患者需要进行CRRT治疗,护士长和徐芳老师担心我上夜班搞不定,毕竟之前除了理论培训,也从未实地接触过,两人轮流陪着我一起上夜班,令我感动不已,顿时觉得学习的路无止尽。要说RICU里的“铁人精神”,那是各个都能传染。俗话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来到这里就像是进入了特种兵部队一样,从胡小飞主任到吴克艳护士长,从医生到护士,每一个战士都是精兵强将,共同的敌人就是与病魔做抗争,看着自己护理过的患者,病情稳定转到普通病房,内心也是开心且自豪。

image.png

RICU,这是一个年轻的团队,一个充满活力与爱心的团队,在这里,我看到了他们的不容易,护理人员大部分都是90后,都是爸妈的心肝宝贝,她们不怕脏、不怕累、动作有条不紊。印象深刻的还有年轻小将张梦娇和唐露,别看她们小小的身躯,却蕴含了大大的能量。有时候给患者吸痰会溅到身上,有时候患者的呕吐物会吐到手上,有时候还要反复给患者清理大小便,但是丝毫看不到她们退却和不甘,令我刮目相看。自己能来到这里锻炼是一种荣幸,因为不懂的东西越多,每学会一样东西对自己来说就是一次进步。脑子里经常会出现的几个问题就是:“这是什么?”、“干什么用的?”、“怎么使用?”,然后就不停的向每一位老师请教,尤其是晏妮和鲍霁老师,经常在我迷茫的时候给我鼓励,是我前进的动力,只要老师们不忙,每位老师都能很耐心并且很愿意给我讲解。在这里,每一天都能学习到不一样的新知识,每一次患者的转危为安都是见证奇迹的使然,衷心感谢RICU里的每一位老师。命运的齿轮从来不会无缘无故转动,看似信手拈来的从容自信,都是以往厚积薄发的沉淀。医院对护士晋升的轮训要求非常有意义,作为一名护士,不该在舒适的环境里固封自守,不思进取,世界无限广阔,知识永无穷尽,如若不想成为朝菌,不知晦朔,不愿成为蟪蛄,不知春秋,那便只有不断学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跟上护理行业发展的步伐,与他人肩并肩,共进退,才能在护理的海洋里,扬帆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