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微孝服务
目有繁星 沐光而行——宣武医院进修有感
时间:2023-12-06 来源:神经内科III病区 作者:游珍珍 阅读量:21

随着漫天飞扬的第一场雪落下,为期三个月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即将落下帷幕。回想三个月前,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领导、护理部、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获得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护理老师齐聚北京,憧憬着进修生活的开始,满怀热情,满怀期待。

image.png

第一次走进宣武医院,标志性的球形建筑映入眼帘,后来才知道宣武人都亲切的称之为“大脑袋”。报道当天,穿行在宣武医院的各个角落里面,感受着宣武医院的气息。由于对地形位置的不熟悉,我们三三两两,成群结伴,穿行在院区内,遇到不知道的地方就沿途询问穿着工作服的工作人员,给我最大的体会即每一位指路的人员都非常耐心,更有甚着直接带领我们到达我们所想到达的地方,我想这大概就是医院文化的具象体现吧。

在护理部分管教学老师的周密安排下,我分别去到神经内科病房的卒中病房小组及帕金森病房小组学习相关知识,不仅仅是护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有各项操作,规范,病房管理等等方方面面的学习。

image.png

高标准决定高质量

只有制定了统一的标准,才能按照标准完成工作内容。首先是病房工作的模式,白班到科后自行查看患者并为患者进行当日治疗如输液雾化皮下注射等待,主班及夜班参与晨会大交班,然后夜班与白班进行床边交班。因为轮转了两个科室,发现工作模式高度一致,后来询问同期进修老师才知,全院病房工作模式均是同一个标准,同一种流程,这样即使进入到下一个科室也能迅速适应工作模式。类似标准化的流程还有很多,诸如各项操作制度,急救车管理制度,疾病护理制度等等,均以标准化流程进行。这样同质化的管理模式让我深刻感受到对护理工作的有效性。也让我对回院后开展工作有了理论的指导。针对神经内科收治患者的特殊性,诸如溶栓患者的收治,我们固定收治的流程及需要准备的各类仪器设备,明确规定收治患者的顺序,及记录溶栓患者的相关信息;而针对收治的帕金森患者,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进行早期平衡训练,并记录相关内容,用于科普文章或者科研论文的样本量;或者对帕金森的患者口服药服用的规范性进行约束等等。诸如此类的工作设想在后期回院工作中将一一展开。我相信,在院领导,护理部的大力支持下,在科室主任、护士长的统筹规划下,将更高效的完成这些工作。

image.pngimage.png

用制度管人 用流程管事

护理工作,必须在保障患者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没有安全的护理工作一切归零。在宣武医院的病房,主任、护士长会时时刻刻盯着患者的安全。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每日晨会,主任、护士长在进行问题分析的时候,一定是先抛出一个工作制度或是一个工作流程对某件事情的安排,然后才会提出某件事情的问题,然后大家集体进行分享,自行发现问题所在点,并提出整改的方法。当然,护理部也会制定出一系列的各项疾病护理常规,操作护理常规等等,让病房内所有的操作都有据可依。在病房的日常管理中,作为责任组长,需要做好承上启下的作用。这种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的思维,将助力我在日后工作的开展。

image.pngimage.png

如将不尽 与古为新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利,个人发展需要创新的思路。在日复一日的护理工作中,可能会日渐磨灭我们的工作热情,形成定式思维,难以创新,但在宣武医院,每一位护理人员都有极大的热情与精力投入到护理工作及科研创新工作中去。在卒中病房小组时 ,会以溶栓患者为切入点展开科研项目,也会以病房内小小的监护仪使用标准情况为切入点进行科研;在帕金森病房小组,护理人员会以患者的康复训练落实率为切入点开展科研数据的收集,虽然目前这些项目都还在数据收集阶段,相信在浓厚的科研氛围下一定会有所产出。我们常常会抱怨,日常的护理工作太忙,无暇顾及科研及创新,殊不知,科研的亮点及思路就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的点点滴滴。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培养自己科研循证思维,利用休息的时间多多阅读科研文献及相关专业指南,相信在回去后的工作中,也会发现科研及创新的要点。

image.pngimage.png

短暂的三个月进修生活接近尾声时,在宣武医院遇到的每位老师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积极向上、知识渊博、工作严谨,和蔼可亲、对待患者如亲人,她们将“精诚、精艺、精心”的态度融汇于工作中。这段岁月注定成为我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时光,感谢老师们见证了我们的成长!感谢孝感市中心医院各级领导给予我外出学习的机会,我将带着所学所悟回到工作岗位上,努力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在医学的道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