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其核心在于深切关注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为对人的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怀、生活质量的细致呵护以及人格尊严的崇高尊重。在护理领域,人文关怀则赋予了这一理念更具体的内涵,它不仅仅是将“人”的概念扩展至“病人”,更是将这份温情与尊重渗透到每一位病患的治疗与康复全过程之中。
重症监护病房,作为医疗体系中的特殊前沿阵地,承载着守护生命、抗击病魔的重任。在这里,面对病情瞬息万变、生活自理能力受限且缺乏家属即时陪伴的患者,护理人员的角色显得尤为重要。优质的护理服务,不仅是先进医疗技术的直接展现,更是对人文关怀精神的深刻诠释与拓展。它要求护理团队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更要怀揣一颗仁爱之心,为患者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照护。
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满足群众多样化医疗服务需求,孝感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病区护理团队积极响应号召,在护理部的精心指导下,以患者需求为导向,强化护理人文关怀理念,充分发挥护理团队专业优势解决患者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打造“家”一样的急诊重症病房”,针对急诊重症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帮助其更好地度过疾病危重期。
一、深化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理念,积极营造科室浓厚的人文氛围。在传统节日及重要纪念日,我们精心策划,为患者送去关怀与温暖,让爱意在病房中流淌。同时,组织全体护理人员深入学习《重症监护病人成人患者护理人文关怀专家共识》,确保每位成员都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的温暖行动。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患者的感受,我科护理人员勇敢地踏上了一场特别的体验之旅——他们躺在既熟悉又陌生的病床上,模拟成为“ICU患者”,亲身体验吸痰、约束等护理过程。这一过程中,大家不仅切身感受到了身体上的不适,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被束缚于病床之上时,那份超越生理疼痛的心理煎熬与无助感。这份独特的经历,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通往患者内心世界的大门,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能更加深切地理解患者的苦楚与需求。
正是这份深切的共鸣,促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注重护理服务中的每一个细节,将人文关怀融入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中。我们致力于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多一份体谅,多一份关爱,努力成为患者心中那抹温暖的阳光,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有温度”的护理真谛。
二、深化人文关怀实践,精心策划并实施一系列人文关怀活动。我们特邀心理小组的专业护士,为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团体心理辅导,通过互动与交流,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与心理韧性。在特殊的节日以及每位护士的生日之际,我们举办丰富多彩的团建活动与庆祝聚会,不仅为忙碌的工作生活增添乐趣,更极大地提升了护士们的幸福感与归属感。
我们积极鼓励并支持护士参与院内外的各类比赛与活动,这不仅为她们提供了展示自我、挑战自我的平台,更在无形中增强了护士的自我认同感与自信心,激发了她们对护理事业的热爱与追求。
此外,我们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定期开展心理评估与疏导,确保每位护士都能以最佳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工作中。通过这些举措,我们的护理团队展现出了更加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为患者提供了更加温馨、专业的护理服务。
三、致力于患者基础护理的精细化,从每一个细微之处着手,旨在显著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与自尊感。我们为患者穿着连体长款反穿衣,既便于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导管及伤口状况,又体现了对患者个人尊严的尊重。鉴于ICU收治的多为病情危重的患者,面对独特的环境,他们往往承受着焦虑、恐惧、忧郁、焦躁等多重心理压力。
为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和对医护团队的信任,责任护士坚持每日与各自负责的患者进行主动交流,确保每次沟通时间不少于五分钟。我们运用非言语的关怀表达,如温柔地握住患者的手、轻拍其肩膀、细心整理床铺与衣物,这些细微的动作无不传递着我们的关怀与温暖。每日“温馨五分钟”时段,是与患者建立情感联结的重要环节。
同时,我们积极与患者家属建立沟通桥梁,采用叙事护理的方法,深入了解患者的性格特质、生活习惯及情感需求,从而制定出更加个性化的护理方案。这种全方位、深层次的关怀模式,不仅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更促进了医患之间的和谐与信任。
我们考虑到ICU患者因受到环境、疾病、药物和治疗等因素,口渴症状普遍存在。口渴使ICU患者产生强烈的无助感和挫折感,对患者的心理和精神造成极大的影响。研究表明,口渴在危重患者中的发生率为69.8%,中重度口渴发生率为55.8%,重度口渴持续24 h以上,会使ICU患者谵妄的风险升高至4.95倍。为有效解除患者口渴难题,我们找到了解渴妙招:小喷壶。我们根据患者个体差异,用小喷壶装0-6℃冰灭菌注射用水或灭菌注射用水+柠檬或者维生素C,不定时的向患者口腔喷水,根据患者的主观感受控制水量及次数,患者反馈这样的解渴方式很有效。除此之外我们还配合凡士林润唇膏、紫草油等保护患者嘴唇,防止干裂。
ICU内患者多数都带有气管插管,无创面罩等,因无法言语,导致交流困难,为了更好的与患者沟通,特意制作了《急诊重症病区护患沟通手册》,内容包括了患者各类常见的需求,如:我热了,我冷了,我想喝水,我有痰液,我身上痒等等,患者只需要动动手指,点头或者要求等简单动作,医务人员便可以轻松知晓患者的基本需求,大大降低了与该类患者沟通的障碍。
四、全面开展责任组整体护理的工作模式,强化与医生、康复治疗师的紧密协作。自2022年起,我们持续对SBAR(现状-背景-评估-建议)交班流程进行优化,旨在确保危重患者的每一个细微病情变化都能得到准确、全面的传递。通过这一举措,不仅极大地提升了病情交接的效率与质量,还显著增强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和系统性,为患者治疗与康复的连续性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此基础上,我们更加注重护理工作的深入与细致,通过加强对患者全面信息的收集与分析,不仅提升了护理人员对患者个体情况的深入了解,还进一步强化了责任护士对“患者十知道”(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基本信息、病情现状、治疗方案、护理要点、心理状态、饮食起居、安全隐患、康复进展、家庭支持及出院指导等十个关键方面)的掌握能力。我们致力于将这一知识的掌握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条理性与高效性,确保每一位责任护士都能为患者提供既精准又贴心的全方位护理服务。
此外,我们还鼓励护理人员之间以及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之间的积极沟通与交流,共同构建了一个以患者为中心、多学科协作的护理服务网络,为患者的早日康复贡献出更加专业、全面、细致的力量。
五、深化延伸志愿护理服务。我们采取多样化的方式,开展对出院患者的跟踪随访与健康教育活动,以此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将专业的护理关怀延伸至患者的家中。针对特殊疾病及有特殊需求的患者,我们提供个性化的到户随访服务,让关爱更加贴心。
此外,我们还积极参与社区的健康教育与义诊活动,为居民带来健康知识与便捷的医疗咨询。为了更有效地传播健康知识,我们制作健康教育宣教单、落实品牌宣传报道,以增强公众对我们服务的认知与信赖。同时,我们与医生团队及其他多学科力量紧密合作,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为更多患者带去温暖与希望。
展望未来,孝感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病区护理团队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核心价值观,不断深化人文关怀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让这份温暖与尊重成为患者康复之路上最坚实的支撑。我们相信,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与创新,不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护理质量,更能构建起一个更加和谐、温馨的医疗环境,让每一位急诊重症患者在经历生命挑战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社会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