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微孝服务
在呼吸科实习后感想
时间:2024-08-01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I病区 作者:程怡萱 丁婷 阅读量:13

在呼吸科的实习已经歇一段落,心中澎湃的海浪渐渐平息,我的心情竟然比预想中要平静。将时间回溯至实习前一日,我还记得当时紧张的心情、即将去到陌生环境的焦躁和恐慌,以及对接下来一个半月在呼吸科实习生活的期待……

来到科室后,老师带着我们熟悉环境,对库房、病室一一介绍,告知我们在科室的行为规范,让我们跟着各自的带教老师学习。在踏进病房的那一刻,从未有过的陌生感掌控了我的感官,在老师边操作边细心的给我讲解时,我才意识到,我已经是一名护理实习生了。

六月,已经接近盛夏,气温一日日升高,仿佛焊在脸上的口罩和陌生的环境令我有些许的不自在。在校园学到的理论知识还做不到运用在实践操作中,所以在行动中难免会束手束脚,老师只是无奈的看着我,在解答我大部分疑惑后留下一些作为我的“课后作业”,去寻找答案并牢记。

在实习的第三天,老师鼓励我上手扎针,担忧和惊讶笼罩了我……我可以吗?我真的行吗?14床的叔叔和他的家属爽快的同意了我提出的“练手请求”,这位患者的手背血管粗直有弹性,一看就很好扎针,不过因为我手法的原因,还是扎漏了,不好意思的向叔叔道歉,他爽朗一笑:“每个人都是从新手走向老练,失败是很正常的。”我很荣幸能遇上这么一位患者。

医院是奇迹的再现之地,有人惊喜,有人庆幸,有人悲痛,有人哭嚎。我在网络上浏览过数不胜数与护理相关的生活,有好的,有坏的……我对职业充满了憧憬,却也有些许说不清的抵抗,老师告诉我:“既然选择了这门职业,就要接受它所带来的东西,抵抗与害怕无法给你帮助。”

我在科室的第一个夜班,从下午的五点三十分开始。我的带教老师丁老师带着我继续熟悉科室的环境,从设备器材摆放处到输液器、药物以及各种其他耗材的放置点。老师教我如何清理治疗车,为第二天白班上班的老师做准备,替他们备好用物器材,为夜晚需要扎针输液的患者配药,为在夜间有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做好准备。丁老师是一个温柔细心的护士,她耐心的教导我,会和我谈心,会指出并且纠正我的错误,她在巡视病房、床边交接班的时候会十分自然的与患者谈家常,她融入到了群体,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夜班很漫长,在漫长的时间里医院各科室的护士们总是会忙忙碌碌,有些患者需要每小时测量一次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有些患者因为自身疾病的特殊需要时刻看护……但在事情都忙完后,我竟然感觉到了一丝空虚。深夜静悄悄,护士站的灯熄灭了一些,显得有些幽暗,我操控着护士站的电脑,好奇的探索着,在老师耐心的回答下化身为行走的十万个为什么,一问一答,我学习着如何操控电脑里的护理系统,如何填表单,如何录入患者的数据,在碰到不懂得的字符、名词,我就会继续向老师询问,然后得到解答……

时间悄然前进,我渐渐习惯了夜班的作息。转眼间,我的实习来到了第三周。在这段时间里我不仅熟练了基本的护理操作,上手静脉输液与留置针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我知道了什么是一位护士应有的责任。当我成功穿刺为患者输液、抽血时,我有了一种成就感,当患者夸赞我时,我感到高兴。

当然,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不顺。比如患者的不信任,当一些患者看见来为他护理的实习生时会拒绝,在这种时候我难免会感到失落,不过我也很清楚这是每一个人都会有的心理。在与一些患者交流后,他们愿意让我进行操作,当我失败时还会鼓励我,我深感荣幸。

在呼吸科实习期间,我体会到了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的复杂、护理工作的辛苦。通过学习和实践,我更加明白细致的检查和严谨的操作方法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病人交流,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各种操作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其他实习生一起,提高了我的团队协作能力。

这次实习让我明白了很多,在呼吸科这个大家庭里,我不仅学习到了很多知识,还体会到了很多温暖……在接下来的日子,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容量与能力。

祝各位老师、同学继续前行,迎来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