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当呼吸气囊遇上“钢铁脊柱”,我们这样守护生命
时间:2025-03-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骨科II脊柱外科 彭锦 阅读量:184

“停!开放气道时手别压到患者颈椎!”,“捏气囊的节奏要和患者呼吸同步,就像配合跳舞一样!”3月17日下午,脊柱外科的示教室里异常热闹。呼吸内科的专科护士李维老师正在给我们上一堂“救命课”——如何为脊柱术后患者正确使用简易呼吸气囊。这场持续1小时的培训,没有枯燥的理论堆砌,没有冗长的数据报告,只有手把手的操作、沉浸式的演练和此起彼伏的“恍然大悟”。

培训开始前,护士长给我们讲了个真实案例:一位腰椎术后患者突然面色发紫、呼吸微弱,值班护士抓起呼吸气囊就冲上去,却因为紧张把面罩扣歪了,气囊捏得时快时慢。虽然最终患者转危为安,但事后复盘时大家惊出一身冷汗:“要是遇到更危急的情况,我们能不能做到零失误”, 这记警钟让我们清醒:脊柱外科患者太特殊了!他们术后躺着不敢动,咳痰都怕扯到伤口;戴着颈托的病人,连抬头喘气都困难;有些老人本身肺功能差,加上麻醉影响,呼吸就像“走钢丝”…… 而这些,都让“正确使用呼吸气囊”成了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呼吸内科的专科护士李维老师显然有备而来。她甩出一句金句:“急救不是比谁动作快,而是比谁脑子清、双手稳!”接着带我们“解剖”了整个流程:

第一关:把呼吸气囊“玩明白”面罩怎么扣?“记住EC手法!李老师左手模拟脊柱患者僵硬的脖子,右手用手掌根抵住面罩,食指拇指像螃蟹钳子一样扣紧,“这样既密封又不压伤口。” 气囊怎么捏?“想象你在给气球打气——快捏慢放,跟着患者自己的呼吸节奏走。”她掏出一个透明训练气囊,捏一下就能看见“肺”鼓起来,“要是捏得太急,气都跑到胃里,反而会害了患者。

第二关:当脊柱遇上急救最让我们拍大腿叫绝的,是李老师针对脊柱患者设计的“独家秘籍”,给颈椎骨折患者用呼吸器,两人配合!一人专门固定头部,另一人用“侧方位面罩法”从斜上方扣罩;患者突然呕吐:立即把床头摇高30度,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快准狠”清口腔,“这时候千万不能手忙脚乱扯到脊柱”,遇到“铁板腰”患者”(脊柱内固定术后):在腰下垫个小枕头,让气道自然打开,“别傻乎乎硬掰人家脖子”。

第三关:团队打配合

“急救不是个人英雄主义!”李老师突然耐心的为我们培训:“准备通气—1、2、3!监护护士紧盯血氧仪:“现在是93%,再给三次深呼吸!” 辅助护士提前备好吸痰管:“痰液位置在右肺下叶!” 三轮演练下来,我们终于摸到门道:“原来每个人都是关键齿轮,少一个环节都转不动!” 就连保洁阿姨扒在门口看了一会都念叨:“难怪以前见你们急救时满头汗,原来这么多门道!”

这场培训带给我们的不仅是技能提升,更是一次观念革新:1.敬畏专业:呼吸急救不是“力气活”,每个细节都藏着医学原理,2. 打破科室壁垒:跨科学习就像“打开新世界的窗户”,呼吸内科老师带来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全新的临床思维,3.拥抱团队力量:再厉害的个体也抵不过默契的团队,急救时的每个眼神、每句呼应都是生命的保障。 付霞丽护士长在总结时说得好:“我们治的是脊柱,但护的是整个人。当患者把呼吸托付给我们时,每一双手都必须值得信赖。因为我们都明白在生命的考场里,没有补考,只有随时待命的满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