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5-02 17
提升查房质量,赋能专业成长 2月14日上午,护理部主任彭淑华莅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病区,亲自对护理查房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 一、细化查房流程,强化护士责任制度 彭主任率先观摩了由龚小艳护士长带领的护理查房,并对整个查房流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她着重指出,查房作为护理工作的核心环节,护士长需充分发挥引领作用。随后,彭主任详尽解读了“25年责任护士整体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涵盖“基础护理、床边交接、医护协作、分级护理、入院流程及查对制度”等诸多方面,并紧密结合患者实际病情,逐一剖析,讲解入微,使在场人员受益匪浅。 二、强化一级质控,提升护理质量 随后,彭主任参加了科室的一级质控会,与质控员和护士长龚小艳就质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彭主任提出目前存在的一些典型问题并给出了宝贵意见,龚小艳护士长总结指出,一级质控是保障护理安全的重要防线,要加强对重点环节、重点人群的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三、强化健康教育,贴合患者期望 最后,彭主任着重阐述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她强调,健康教育须兼顾精准度和实效性,尤其针对高风险病患,需依据其特定风险定制教育内容。护理人员在执行健康教育前,务必深入评估患者需求及理解力,明确患者求知要点, 选择恰当的沟通对象,运用浅显易懂的话语、结合生动图像来传授,同时诚邀家属加入,共促教育成效。 彭主任此番查房指导,为科室护理实践明确了航向,对增进护理质量、确保患者安康发挥了正向催化作用。
2025-02 17
红包巧变住院费,医患关系“亲”又“清” 近日,一则暖心的故事在我院心内科病房传为佳话。患者家属为表达对主治医生李鹏飞的感激之情,硬塞给他一个红包。然而,李医生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仁心,将红包金额如数交到了患者的住院费中。 2月6日,患者许婆婆因难治性心力衰竭再次入住心内一病房,因合并脓毒血症、肾衰竭及糖尿病多种疾病,病情危重。入院后即出现无尿情况,需马上进行CRRT治疗,管床医生李鹏飞经过多科会诊,多方沟通,将许婆婆转至综合ICU进一步治疗,因为患者每次住院都选择李鹏飞医生,对他及其信任,也知道婆婆进入ICU后家属及病人都会无助担忧,李鹏飞每天查完自己的病人后每天都会去ICU 查看许婆婆的情况,及时跟守候在ICU门口的家属沟通病情,2月9号,李鹏飞从ICU回来后将一个装有1000元现金的红包交给科室主班护士,原来,家属为了表示对李医生每日奔走关心的感激,硬塞给他一个红包,李医生嘱咐护士,务必将红包内现金交到婆婆的住院费里,11号,患者再次转入心内一病房继续治疗,主班护士赶紧将现金交到住院费中,将收据交到家属手上,并告诉家属;李医生一直会持续观察婆婆的病情变化,也让家属安心陪护! “治病救人是医生的天职,患者的康复就是对我们最大的回报。”李鹏飞表示,拒收红包是每一位医务工作者都应遵守的职业操守,将红包转化为住院费,既是对患者家属心意的尊重,也是对医者初心的坚守。 李鹏飞的举动,不仅体现了其高尚的医德医风,也展现了我院医务工作者廉洁行医的良好形象。近年来,我院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坚决抵制不正之风,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李医生的事迹只是我院众多医务工作者的一个缩影。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为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保驾护航。 我们呼吁广大患者和家属,请相信医生的职业操守,您的理解和信任就是对医生最好的鼓励。我们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营造尊医重卫的良好氛围,让医务工作者能够安心、放心地投入到治病救人的崇高事业中。 让我们携手共建和谐医患关系,共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
2025-02 17
“水果病房”——让患者不迷路 近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病区推出了一项创新举措——“水果”病房,将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水果图案巧妙地粘贴在病房门上,并为每个病房赋予了富有寓意的名字,这一贴心设计,不仅让患者眼前一亮,更在实际应用中,得到了老年患者们的广泛好评和喜爱。 由于科室老年患者较多,有些存在记忆减退、部分认知障碍、不识字的老年患者,他们在外出检查或走廊散步的时候,存在时常走错病房的情况,在病房门口贴上日常生活中熟悉的水果作为标记,再加上妇幼寓意的名字,对老年患者来说会更容易记忆和辨认,便于找到自己的专属病房。 急救室内的患者,病情危重,患者及家属心情都比较紧张,袁曼护士长查房时,关注到患者的情绪低落,主动与患者介绍她的病房“桃子”病房,桃子、蟠桃,寓意健康长寿,住在这里放宽心,积极配合治疗,健康长寿,李阿姨和家属感到非常惊喜和满意,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也有所改善,家属反馈说,早饭都多吃了两口。 “张阿姨,您好,现在带您去“苹果”病房,苹果寓意平安,您住在苹果病房,一定‘平平安安’,早日康复,一定记得哦。”在病房门口,责任护士柯莹正在给刚入院的患者张爹爹介绍病房,张爹爹表示:“以前住院的时候,总是忘记房号。现在门口画上了水果,又有这么好的寓意,真是好暖心,这样就很容易记住了。 病房走道一个婆婆正在来回徘徊,责任护士冯刊看到后立即迎上去,您在“柿子”病房,寓意万柿如意,您记住了吗?你们这个创意可真好,我记不住病床号,经常走错病房,现在只要看到柿子图片,就找到病房了,这回我再也不怕找不到‘家’了!”1月20日,入院的刘婆婆站在自己的病房门口,高兴地对护士说。 住在“橙子”病房的李婆婆出院时,责任护士柯莹给患者做出院宣教,再次介绍“水果病房”,希望患者以后万事称心如意。李婆婆再次表示对我们医护人员治疗与服务都非常满意,尤其是这个“水果病房”的创意,特别充满趣味,让人感到特别温馨。 “水果”病房为了使老年患者不迷路,在每个病房门口都贴有形象逼真,色彩鲜艳的水果图案,引人注目,不仅为他们枯燥的住院生活添加了趣味;还加深了患者记忆;还使病区焕然一新,增添了温馨氛围。 这一创意源于科室对患者多元化服务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关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病区收治的患者大多是高龄老人,他们中有些人存在记忆力减退和认知障碍等问题。他们常常因为记不住病房号而感到困扰,甚至会出现走错病房的尴尬情况。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室的医护人员从细微处着手,将病房门上的数字标签换成了醒目的水果图案,并配以简洁易记的名字,让患者能够轻松辨认自己的病房。这种直观、易识别的病房标识不仅方便了患者,也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 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也让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让老年患者在医院中感受到了家的温馨和关怀,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也随之提升。未来,科室将继续深化创新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和方法,不断为患者提供多元化服务需求,让护理服务更有温度,患者的就医体检更加美好!
2025-02 14
元宵节的生命守护战 2月12日,农历蛇年元宵节,当大多数人还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与甜美睡梦中时,孝感市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病区的医护人员却度过了一个不眠之夜。从深夜到清晨,他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搏斗,用专业与坚守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 一夜未眠:抢救与守护从未停歇 病房里,4名医护人员彻夜未眠。10床患者在22:00紧急插管,5床新收治了一名药物中毒患者,需立即进行血液灌流,3床患者在凌晨6:00也进行了插管。清晨交接班刚刚结束,急诊内科的电话便打破了短暂的平静:“有个酒精中毒的病人,氧饱和度不好,请急会诊! ”20分钟后,病人被送入病房。患者烦躁不安,反抗剧烈,呕吐物遍布全身。经询问,患者是在家喝酒并服用了头孢,导致严重酒精中毒。血压不稳,医护人员迅速为其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准备血液灌流。 多线作战:生命接力从未中断 就在对酒精中毒患者进行紧急处理时,10床患者突发心跳骤停! 立即开始心肺复苏,并推注肾上腺素,抢救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着。第一次推注肾上腺素,第二次推注……抢救持续进行,医护人员与死神展开了一场拉锯战。恰巧这时! 第二通急诊科电话响起:“有2个一氧化碳中毒的病人,其中有个意识状态不好,麻烦老总下来看看。”科室老总董老师迅速回应:“楼下的病人做CT去了,马上上来。”与此同时,李诗晟老师已备好床单位,准备气管插管用物。然而,抢救工作并未因新患者的到来而中断。 团队协作:忙碌中的温暖与默契 在抢救10床患者的同时,其他医护人员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刘天老师和另一名规培医生接诊了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董秀云老师与家属进行沟通,刘丽娟老师和胡丹老师不仅完成了新患者的治疗,还协助其他小组为患者换药。李诗晟老师在采集标本后,发现9床患者自行坐起神情紧张,立即快步上前协助其躺下并安抚情绪。两名实习同学也坚守在谵妄患者和产妇身边,确保他们的安全。4床患者仍旧情绪激动,医护人员为其插胃管进行胃肠减压;5床患者血氧持续不稳,准备气管插管;6床开始输血;8床陆续完成入院后的各项治疗和护理;9床患者终于安静躺下……而10床的抢救仍在继续。 无怨无悔:忙碌中的坚守与温情 尽管工作繁重,但整个病区始终保持着有条不紊的节奏。医护人员在完成自己工作的同时,也随时协助他人。忙碌中,班得瑞的轻音乐回荡在病房里,偶尔还能听到一两句玩笑话,为紧张的氛围增添了一丝轻松。中午12点,大家仍各自忙碌在病房里,护士长抽空出来点了个午饭,再忙,我们也要在一起过个元宵节。 致敬生命的守护者 元宵节本是团圆的日子,但对于急诊重症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说,每一天都是与死神赛跑的日子。他们用无私的奉献和专业的技能,守护着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让我们向这些生命的守护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2025-02 14
元宵佳节 医路相伴 元宵节,本应是家家户户团圆的日子,但在医院的病房里,却有一群特殊的人在默默坚守。他们,是医护人员,是患者,是家属,他们用爱与希望,点亮了这个特别的元宵节。 为了让病房里的患者及家属过上一个特殊的元宵节,当天下午,神经内科二的医护人员就忙碌起来。护士们精心准备煮汤圆的食材。当热气腾腾的汤圆出锅,医护人员将一碗碗饱含爱意的汤圆,送到患者手中,同时也贴心的为糖尿病患者送上了精美的小杯子。 “阿姨,今天元宵节,我们给您和家人送碗汤圆,祝您早日康复、阖家团圆!” 一位阿姨接过汤圆,对医护人员说到,本以为今天要在医院冷冷清清地过节,没想到能收到这么暖心的礼物,吃着汤圆,脸上满是幸福,不住地夸赞汤圆甜,更夸赞医护人员心善。 “你们太有心了,也祝你们节日快乐!” 一碗碗汤圆,一句句祝福,一张张笑脸,让原本安静的病房顿时热闹起来,让患者们感受到传统节日带来的仪式感和家的味道。 对于医护人员来说,这不仅仅是送一碗汤圆,更是传递一份关怀。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她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患者,即便远离家人,在医院也能拥有家的温暖。这份温暖,不仅缓解了患者身体的病痛,更慰藉了他们思念家人的心灵。在汤圆的香甜中,医患之间的情谊愈发深厚,让这个元宵节变得格外温馨难忘。 欢乐的元宵节,也拉近了医患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关怀。未来,神经内科二病区将继续秉持“患者至上,微孝至善”的理念,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升护理技能,关注患者的每一个需求,致力于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贴心、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携手共创医患和谐的美好未来。
2025-02 12
巧手传温情 童心庆元宵——PICU举办元宵节人文关怀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至,万家灯火共团圆。为了让因病情无法回家过节的住院患儿感受到节日的温暖与欢乐,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的医护人员精心策划了一场充满童趣与人文关怀的元宵节特别活动,用爱心与创意为孩子们点亮病房里的“团圆”时光。 巧手制灯笼,点亮病房“小太阳” 活动前夕,PICU的医护人员利用休息时间,亲手制作了数十盏色彩缤纷的元宵灯笼。他们用环保材料拼接出小龙、锦鲤等卡通造型,并细心贴上“平安喜乐”“早日康复”的祝福卡片。每一盏灯笼都承载着医护对患儿真挚的关爱与祝愿,成为病房里最温暖的“小太阳”。 趣味问答乐翻天,糖果奖励甜童心 “什么汤圆不能煮?”“脑筋急转弯”互动环节将活动推向高潮。医护人员化身“智慧考官”,用轻松幽默的题目逗得孩子们笑声连连。“我知道!是‘表情包汤圆’!”一位小患儿兴奋举手抢答,答对后接过医护人员递上的奖励糖果,脸上绽开自豪的笑容。问答环节不仅缓解了孩子们的治疗压力,更让他们感受到战胜挑战的成就感。 病房里的“团圆”,医患同心暖意浓 活动尾声,医护人员将手工灯笼赠送给每位患儿,并为他们送上软萌可爱的“健康平安”吉祥物挂件。一位家长感动地说:“本来以为今天元宵节只能在医院过了,没想到你们还贴心的准备了礼物,孩子也开心的不得了,真是谢谢了。”PICU护士长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患儿和家长感受到‘家’的温情,更有力量面对治疗。” 元宵佳节,月圆人圆。PICU医护团队以匠心与仁心,为重症患儿打造了一场特殊的“病房元宵会”,用行动诠释“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的医者情怀。愿这份温暖陪伴孩子们早日康复,健康团圆!
2025-02 12
元宵节送温暖 2月15日是元宵佳节,如何让住院患者在病房里也能感受到家的味道?急诊外科由刘艳护士长组织的元宵节送温暖的活动,受到了患者一致好评。 为了让住院患者感受到浓浓的节日气氛,正月十五,孝感市中心医院急诊外科医护人员为住院患者准备了热气腾腾的汤圆。由刘艳护士长亲自为住院患者盛上热气腾腾的汤圆,并将一碗碗暖心汤圆递送到患者手中,患者品尝着汤圆,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元宵节快乐,祝您早日康复!”急诊外科护士将一碗碗热气腾腾、香甜可口的元宵送到住院患者手中,并送上真挚祝福,原本安静的病房顿时热闹起来,增添了更多的欢声笑语。“你们太有心了,也祝你们节日快乐!”在急诊外科住院的黄叔叔高兴地接过汤圆,感动不已。 患者刘大爷表示:“你们对我们太好了,没想到在医院吃上热腾腾的汤圆,很感动,太感谢你们了!”看着患者们满意的笑容,医护人员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正能量,纷纷表示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工作,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全面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姐妹们,大家都辛苦了,祝你们节日快乐,家庭美满,工作顺利”护士长为还当天值班的医护人员送上了节日的祝福。值班人员收到精心为大家准备的汤圆时,都倍感欣喜。这样的福利让大家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元宵佳节,也让大家切身感受到医院大家庭的温暖。大家纷纷表示,感谢医院对大家的关心,新的一年一定会以饱满的热情努力工作,全力以赴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一碗小小的汤圆,承载着的是厚厚的祝福。在活动现场,急诊外科全体护士为患者送去节日祝福,同时感谢患者对我科的信任,全体医务人员将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使命,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升医疗水平和服务水平。
2025-02 12
呼吸之间,守护生命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是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然而,对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病区的医护人员来说,春节却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更坚定的守护。他们舍弃了小家的团圆,用专业和奉献,为危重患者筑起生命的防线,守护着一个个家庭的希望。 与时间赛跑,他们是最坚定的“逆行者” 大年初一,像往常一样吴展陵主任带领着大家一起查房 “刘阿姨 你的恢复情况很不错,新年快乐!继续保持好心态,很快就会康复。” “老李,你的缺氧症状比之前好多了,不用担心” 病房里监护仪的滴滴声、呼吸机的运转声、医护紧张有序忙碌的脚步声,交织成一首生命的交响曲。 滴—— 3床一名重症肺炎患者,血压、血氧饱和度急剧下降,情况十分危急。吴展陵主任带领医护团队们立即展开抢救,呼吸机辅助通气、药物维持血压……经过紧张有序的抢救,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对于我们来说,春节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甚至比平时更忙。”护士长龚小艳说道,“春节期间,由于天气寒冷、饮食不当等原因,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往往会增多,危重症患者也更容易出现病情变化,我们必须时刻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投入抢救。” 与病魔抗争,他们是最温暖的“守护者” 春节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病区的病房里,除了紧张忙碌的抢救,也充满着温暖和感动。 一位年过七旬的老人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入院,病情危重,需要长期卧床休息。老人的子女都在外地工作,无法赶回来陪伴。护士长龚小艳了解情况后,主动帮助老人解决生活上的问题:帮忙打饭、下楼买生活用品,同时她一有空就给老人讲解病情注意要点,缓解她的焦虑情绪。 “看着老人一天天好起来,我心里特别高兴。”龚小艳护士长说,“虽然春节不能和家人团聚,但能够守护患者的健康,看到他们康复出院,就是我们最大的欣慰。” 与希望同行,他们是最美丽的“白衣天使” 整个春节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病区除了初一“只有”42个病人外,其余时间都是满床状态,在高强度满负荷的工作面前全体医护人员不畏困难,用专业的医疗服务和敬业的奉献精神高质量的完成了对所有患者的救护。他们用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用坚守传递着爱与希望。 呼吸之间,守护生命。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病区的医护人员们用责任和担当,守护着患者的健康,守护着万家团圆的灯火。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守护生命的最美“逆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