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市中心医院注重一线医师再教育   5月16日晚,市中心医院57余名住院医师参加了为期两月的技能培训,这是医院配合“医疗质量年”活动,坚持从提高人员的素质入手,狠抓制度建设和医护常规的落实而采取了有一项扎实有效的措施。  据介绍,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医院将对全院100余名住院医师分两批进行集体充电,以巩固和提高住院医师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临床思维能力。来自心超、放射以及各临床科室学识水平高、临床经验丰富的临床、医技等专家在“充电班”中对临床危重症的诊断与治疗进行重点示范辅导。  据悉,此举对转变服务理念,增强医护人员执行制度和医护常规的自觉性,提高了医院急诊抢救整体反应速度和能力,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让人才脱颖而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7-10 06
这个护士节很有意义   为庆祝“5.12”国际护士节的到来,5月10日晚,市中心医院400多名护士姐妹齐聚一堂,以一场主题为“病人在我心中”的演讲比赛和丰富多采的文艺节目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来自11个临床科室的12名护理人员在鲜花和彩带围就的舞台上,向观众们充分展示白衣天使的追求和精神风貌。她们以充沛的感情、生动的语言、亲身的经历向到会的同事们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成长之路,在自己的节日里,护士们感动的说:“这既是一次演讲,又是一次护理经验的交流,这个护士节过得很有意义”。
2017-10 06
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检查组莅临我院检查工作 4月24日,省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检查组莅临我院检查工作,图为检查组参观医院办事公开长廊。药品价格、检查费用、专家介绍、病人日清单触摸屏中一目了然。参观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专栏。
2017-10 06
青年团员迎五四,欢声笑语庆节日   4月23日,由医院团委和国营第238厂团委联合举办的“迎五四青年联谊晚会”在门诊五楼隆重举行,团市委副书记吴琼、医院党委书记王以强、院长樊立、副院长余小明及238厂主要领导与400多名团员青年一起观看了晚会。  晚会分为文艺节目、互动游戏和舞会三个部分,唱歌、跳舞、游戏不断把晚会的气氛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文艺节目由外科支部付晓丽和238厂团干温杰共同主持,各支部选送的精彩节目不时博得观众的热烈掌声,妇产支部周蕾的身柔似水的傣族舞蹈、五官支部徐勇刚的魔术表演更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当“魔术大师”最后变出一束灿烂的玫瑰献给观众结束文艺类节目时,青年团员纷纷打出了“我爱你”、“棒极了!”的标语,赢得了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互动游戏则由内科支部“活泼可爱”的肖燕和外科支部“憨厚老实”的胡勇军主持。刚才还在“心有灵犀”游戏中有些放不开的青年团员们,又主动大方地出现在了“对歌”的游戏中,两组队员“紧张”的比赛让观众看了也不免捏了一把汗。“背篓丢球”、“一锤定音”等游戏游戏节目精彩刺激,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通过活动,不仅丰富和活跃了青年的业余生活,而且还拓展了青年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在欢歌笑语中新同事间增进了感情,同时也增加了对医院的归属感。4月23日,由医院团委和国营第238厂团委联合举办的“迎五四青年联谊晚会”隆重举行。文艺节目主持人外科团支部付晓丽和238厂团干温杰互动游戏主持人,内科团支部“活泼可爱”的肖燕和外科团支部“憨厚老实”的胡勇军护校团支部歌曲《花花宇宙》妇产团支部周蕾舞蹈《傣家情》行政、护校团支部舞蹈《天堂》国营第238厂团委交谊舞《清风》内科团支部李海霞舞蹈五官团支部徐勇刚魔术现场热心的观众游戏背篓丢球游戏心有灵犀游戏一锤定音优美的拉丁舞
2017-10 06
医院举办2005年新招聘人员上岗前培训班    4月20日上午,为期3天的医院2005年新招聘人员岗前培训班如期在医技楼举行。举办培训班的学员有近两年医院招聘的医疗、护理、医技人员和部队转业干部共76人。   培训班上,医院行政管理科室负责人分别就医院发展史、医德医风建设、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和院感教育以及医院管理等方面进行的情况进行了讲解。新招聘人员上岗前培训旨在使大家树立主人翁意识,增强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意识。4月20日至22日,医院新招聘人员岗前培训班如期召开新职工仔细地听,认真地做着笔记
2017-10 06
医院摘除一巨大子宫肌瘤     52岁的城区患者吴女士于2004年9月感到身体不适,下腹疼痛,经检查下腹部有一拳头大小的包块。今年4月以来前,患者病情加重,经检查确诊患者患有巨大子宫肌瘤。入院时,吴女士犹如7个月产妇。    4月21日,医院妇科主任邱再玲走上手术台,为吴女士摘除一个20×21×19cm,重量达6千克的肌瘤。据邱主任介绍,像这么大的子宫肌瘤十分少见。 
2017-10 06
“医托”——游荡在医院的魔影   病人得了病,这是不幸的。 然而更不幸的是,怀揣着一点一点积攒的救命钱,在踏入大医院门槛时,却掉入了医托们设计好的“黑心网”。      “医托”——游荡在医院的魔影  “医托”,就是那些专门盯准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的求医者,利用其急切的心理,以同情者的姿态介绍自己治病的经验,然后乘机介绍有回报的诊所给患者,达到骗钱目的的人。医托就象是攀附在医院里的寄生虫,不仅吞噬着病人的金钱而且还破坏了医院的正常秩序,它除了带给人们经济上、精神上无法弥补的损失外,更有着对健康、对生命的无尽伤害,在市中心医院周围就游荡着这样一群医托。         “医托现象”来由已久  据医院门诊办公室主任庞有松介绍,医院附近的医托一天里最多时有11、12个人,最少时也有5、6人。这段时间常驻医院的是一个三男二女5人组。他们的“上班”时间比医院工作人员还要早。早上7时来,12时下班,下午一般是不来的,周末也不休息。  这些医托往往是两人为组,手上提着CT片、病历等道具,等候时互相装作不认识,只是在没目标的时候才交谈几句,一旦发现目标来立刻散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医托究竟是哪一年才有的,庞主任说不清楚,他说这是个社会现象,只要有利可图,就会有依附它,借机会欺骗敛财的托。          “医托”的骗术  医院保卫科长吴立告诉我们,这些医托大多集中在医院附近人流聚集的地方,找到目标后,先由一人主动靠上前来搭话,聊天中将病人的病情探听清楚,另一人则称自己或亲人也曾患有类似的病;大医院徒有虚名,做了手术吃了药但不见效,反而在某个小诊所治好了;医院里某个专家今日在某个诊所做诊等,以此挑起患者的兴趣,乘机介绍治病的地点。若患者轻信其言前去看病,碰到的可能只是随意的检查、敷衍的诊治,然后花言巧语诱患者买药。医托”则可其中获得30%的提成。  医托的目标多是农村病人,或者是病得很重的,这两类人比较好骗。农村的病人一听说有便宜的就会跟他们去。病得重的则大多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态度,不管什么药,只要听说有效就买。       “好心人”原来是“医托”  “医托”的行骗手段就这么简单,明眼人一眼就能识破,可是偏偏还是有一些人被他们“忽悠”到。据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田度芳介绍,在门诊经常听到有病人诉苦,已经到大医院门口了,却还被医托们骗去,花了冤枉钱不说,病情还耽误了。  朋兴乡的刘女士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因咽喉红肿疼痛来到医院就诊,刚下车就被医托们粘上了。一对“医托”上前热情地说,自己也是来看病的。当听到刘女士咽喉有些问题,疼得受不了时,  “医托”马上说,自己的哥哥就是这种病,刚看好,然后就说出了一家诊所的地址。看到刘女士将信将疑的眼神,一位“医托”马上说,那个诊所离这里也不远,你们可以去试一试,不好可以回来继续看。刘女士经不住他们的花言巧语,来到了他们所说的诊所,开了300多元的中草药,几副药下去一点不见好转,喉咙反而疼得更加厉害不得已只有再次到医院求诊,面对医护人员,刘女士感叹说:“那两个好心人原来是医托啊,其实我早该想到了”         目睹“医托”骗人经过  “这些医托真可恨,骗谁也不能骗病人的救命钱啊!”一位医生说着,领我们到窗前指引给我们看。  “就是他们这几个。”另一位医生提醒道。从医院四楼往下看,下面的情形历历在目。  今天在此“候食”的医托总共有4位。一位穿着红色衬衣的胖女人拿着一个CT袋站在通往门诊部的左入口处,穿着灰色西服的中年男子站在医院的旗杆旁,长发的中年女人则守在住院部的门口,秃顶的中年男子就在长发女子附近转悠,他们不停地打量着来来往往的病人。  “看他们要行动了。”果不其然,长发妇女走向了一对老年夫妇,在攀谈了几分钟后,灰西服也凑了上去,跟着老夫妇一起往前走,在下面守候的记者则悄悄地跟在了他们后面。  过了5分钟,二人又返了回来。医生分析,估计老夫妇没有上当。  果然,据跟踪的记者说,刚才那女托一路游说这对老夫妇到一中医诊所去,这对老人因警惕没有上他们的当。         暗访遭遇“惊险”  为了能更深入了解“医托”的行骗手段,我们一起早上6时许就守侯在了医院门诊大厅。7时左右,胖女人和秃顶男人准时出现了。一对刚下5路车,操广水口音的母女引起了他们的注意,年龄大的婆婆约莫80多岁。趁他们搭腔时,我们悄悄地靠了过去。见到有人靠近,他们立即警觉起来,可能是我们藏在口袋中的相机被他们发现了,他们嘀咕了两句就消失了。  我们询问了和他们搭腔的广水患者,他们说,医托就是告诉她们,这里是治不好的,有一个退休的医院专家在他们诊所坐诊,有“秘方”……  约莫10分钟后,来了一位20多岁的年轻男医托,经过几天的观察,我们是认识他的,他一般不与病人搭腔,似乎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放哨。  “我们被他跟踪了。”果然,先前的医托再没有出现,我们走到哪里,他就跟到那里,暗访已经没有办法再进行下去。不得已,我们只好求助于医院保卫科,在吴科长的警告下,他狠狠地瞪了我们一眼,悻悻地离开了。          尴尬法规难治“医托”  对于整治“医托”一事,院方显得很是无奈。中心医院保安王先生告诉记者,“带马”(他们对医托的称呼,意即带“肥马”去宰)每天都在医院门口转悠,一看到就医的农村人就上去骗他们。作为保安,他没有权力去抓“医托”,只能对正在行骗的“带马”口头警告。  医托难管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确切的证据。尽管知道他们是医托,可也不能限制他们在医院转悠,受骗的患者大多数也采取自认倒霉、“花钱买教训”的做法,没有到公安机关报案。当然,“医托”现象屡禁不绝?除了其游击战术令医疗部门难寻踪迹和源头难堵外,法律法规中缺乏制约条文也是根本原因之一。  据了解,1998年12月国家卫生部、公安部联合颁发的《关于清理整顿非法医疗机构、严厉打击“医托”违法行为活动的通知》,指出医托是违法活动,对查获的充当医托行骗的违法人员,根据规定,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然而,在实际操作时,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医托”向病人行骗时被逮个正着,到头来却因为受骗者不愿意指证“证据不足”等原因,公安机关只得放人作罢,偶尔有“医托”被扭送到当地公安部门的,被处以拘留后出来又重操旧业。等待猎物,手中拿着病历、带子做掩护,其实仔细观察,和普通人区别很大。等待猎物,两两一组,分散在医院周围发现猎物,两人立即靠近表演双簧等待猎物。没事时就坐在一旁,眼睛却四下里寻找受害对象
2017-10 06
20年腿部脂肪瘤一朝切除     被巨大脂肪瘤折磨了20年苦不堪言的向先生,近日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骨外专家们的精湛医术下,使那条粗壮的右腿又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来自城区一学校35岁的向先生20年前发现右大腿前侧有一个枣子大小的包块。在确诊是一个脂肪瘤后,向先生认为它不会影响到自己的身体健康,便不再理会。近几年包块越长越大,今年更是发展迅速,右腿比正常腿粗了一倍之多,占大腿周径的3/4,向先生每天走路跛行,像捆着个沙袋,生活受到影响才求诊于孝感市中心医院。    4月14日,医院骨外科主任医师王以强、副主任医师李志华经过2个多小时的紧张手术,顺利地从向先生的右腿肌肉层深部切除了重达2公斤的巨大脂肪瘤,其体积约33×20×14cm,相当于洗脸盆大小。术后向先生恢复良好,但由于膨胀瘤体的压迫,肌肉有一定程度的萎缩,向先生要正常行走还需要进行功能恢复训练。    据李志华副主任医师介绍,脂肪瘤多长在皮下表浅位置,像如此又大又深的脂肪瘤比较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