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4 07
护患同心防卒中,健康同行筑未来 春意渐浓的三月,一场充满关怀与知识的护患交流在神经内科二病区悄然展开。神内2病区的示教室内座无虚席,刘莎娜护士长与病房患者及家属齐聚一堂,共同参与三月护患沟通会。这场会议不仅是一次医学知识的传递,更是一场心与心的对话,为患者与家属点亮了对抗脑卒中的希望之光。 脑卒中,这一被俗称为“中风”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曾让许多家庭陷入迷茫与恐惧。患教会上,刘莎娜护士长用生动的语言和真实的案例,将复杂的医学概念化为易懂的日常知识。患者与家属们第一次清晰地认识到,脑卒中分为“缺血性”与“出血性”两类——前者如血管中的“交通堵塞”,后者则似“水管爆裂”,两者皆可瞬间威胁生命。而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酗酒等看似寻常的生活习惯,竟是潜藏的“隐形杀手”。一位家属感慨道:“原来预防卒中,就藏在每天的饮食和运动中!” “如果突然发现家人嘴角歪斜、手臂无力,该怎么办?”面对这一问题,刘莎娜护士长用“FAST”原则给出了答案:面部下垂(Face)、手臂无力(Arm)、语言障碍(Speech),必须争分夺秒(Time)就医。缺血性卒中患者若能在4.5小时内接受溶栓治疗,康复的希望将大幅提升。这一环节的讲解让现场气氛凝重又充满力量。 “最好的治疗是预防”——这句话贯穿会议始终。低盐低脂的饮食搭配、每日半小时的散步或太极拳、40岁后定期筛查颈动脉与血糖血脂……这些看似简单的行动,实则是抵御卒中风险的关键防线。 “许多患者康复期间因跌倒导致二次伤害,甚至前功尽弃。”护士长以真实案例提醒家属,卒中后肢体无力、平衡感下降、药物副作用(如头晕)等因素会显著增加跌倒风险。对患者进行跌倒的风险因素识别、跌倒的不良后果、跌倒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的宣教普及,对患者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发生跌倒的高危地点、助行器的选择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导,嘱患者提高预防跌倒的风险意识,正确认识预防跌倒的重要性。 患教会的最后,刘莎娜护士长深情总结:“医患本是战友,共同的目标是战胜疾病。今天的患教会,不仅传递了知识,更让我们看到彼此的信任与决心。”示教室里患者、家属及护士长沟通交流的声音此起彼伏,患者与家属纷纷表达感谢,言语间满是对刘莎娜护士长及护理团队的深切感谢和未来的期待。 这场患教会,如同一粒种子,在患者及家属心中生根发芽。它让医学知识褪去冰冷的外衣,化作温情的守护;让“预防卒中”从口号变为行动,从病房延伸至家庭。生命的质量,始于对健康的敬畏。愿您从今日起,少一份侥幸,多一份行动。未来,科室将继续以这样的桥梁,连接科学与关怀,与每一位患者并肩前行,共筑无“卒”人生。定期筛查、科学生活,让卒中远离,让幸福常驻!
2025-04 07
为爱呐“罕”!宝宝不怕热不怕痛 近段时间,儿童重症医学科收治一名一岁十月大有基础疾病——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孩子发热,腹泻,臀部皮肤因腹泻而破溃,双手大拇指被咬伤,他都不觉得痛,经过一周的治疗,孩子顺利出院。那么,什么是先天性无痛无汗症呢?你知道多少? 先天性无痛无汗症(congenital insensitivity to pain with anhidrosis,CIPA)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由NTRK1双等位基因变异导致,其发病率为1/1. 25 亿,出生即有发育缺陷,死亡率高。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根源在于遗传性感觉自律神经障碍,非常罕见。据文献记载,发病率是几百万分之一,全球仅有数十例患者。 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 无痛觉:为全身性,80%的患者痛觉完全丧失,温度觉减低或消失,易发生烫伤,触觉尚好。婴幼儿萌牙后有自残行为。 (2)无汗:全身无汗,皮肤干燥,手背及指(趾)端有细小皲裂,冬季为重。个别患者夏季仅鼻部两侧或后背有汗。 (3)发热:因为排汗功能障碍,患者出生后即有反复高热,表现为弛张热或不规则热,体温受环境温度的影响。约20%患儿在3岁前因高热死亡。 (4) 智力迟缓:发育落后,部分患儿视神经萎缩,双目不能视物。 (5)多发性骨折:因缺乏对疼痛的防卫反应,易发生骨折。 (6)关节囊松弛:全身关节囊松弛,各关节活动度超过正常范围,常发生关节脱位,浅表关节囊肿胀等。 (7)感染。因经常咬伤手指、舌、唇等,易引起感染,与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也有一定关系。 如何护理这类患儿? 按时预防接种 提高免疫力;尽量不去人多通风不佳的公共场合,实在避免不了可佩带医用防护口罩,避免呼吸道感染。 定时开窗通风、定时测体温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给患儿提供舒适安全、温湿度适宜的居住环境。先天性无痛无汗症患儿,汗腺无交感神经支配,不出汗,发热不容易被发现,应增加对患儿体温监测的频率,这样能够随时发现患儿高热,做到及时降温处理。 做好皮肤护理 由于无法排汗,患儿皮肤干燥皲裂,要做好皮肤护理,给予润肤品涂抹;特别是做好会阴护理,玥玥才1岁半就2次尿路感染了,家长一定要注意勤更换尿不湿,每次排尿排便后应清洗外阴部,如果戴尿不湿,应在洗后晾干后再戴。 做好积极的保护性措施 由于患儿对痛觉和温度觉的感知障碍,缺失保护性感受,容易发生自伤、外伤,甚至骨折等。家长应看护好孩子,加强安全教育,提高患儿自我保护意识,同时做好积极的保护性措施,如跑步时穿上护膝护腕,避免外伤;患儿骨折后不容易发现,需要家长更多的关注和观察,如有异常及时就诊,避免给患儿带来二次损伤。
2025-04 07
骨折患者必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攻略 骨折对于患者来说,不仅意味着身体上的伤痛,还伴随着一系列潜在的健康风险,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隐形杀手”。骨折后,由于肢体活动受限等多种因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显著增加。不过别担心,只要掌握正确的预防方法,我们就能有效降低风险。下面就为骨折患者们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预防措施。 一、充分认识血栓形成原因 骨折后,尤其是下肢骨折,肢体往往需要长时间固定制动,这使得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变得缓慢。同时,骨折创伤会引发身体的应激反应,导致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就像“助燃剂”一样,让血栓更容易形成。而且,骨折部位的血管损伤也会破坏血管内皮的完整性,进一步促使血栓的发生。了解这些原因,能让我们更加重视预防工作。 二、积极进行康复锻炼 虽然骨折后肢体活动受限,但并不意味着完全不能动。在医生的指导下,尽早开始康复锻炼非常关键。比如,在骨折早期,即使肢体被固定,也可以进行脚趾的屈伸活动、踝关节的背伸和跖屈运动(勾脚和绷脚),通过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随着骨折的逐渐愈合,可以增加一些简单的肌肉等长收缩练习,如股四头肌的收缩锻炼(大腿肌肉绷紧放松)。适当的康复锻炼不仅能预防血栓,还能防止肌肉萎缩,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三、借助辅助器具 对于一些无法自主进行足够活动的骨折患者,辅助器具能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医用弹力袜是常用的辅助工具,它能提供从脚踝到大腿不同程度的压力,帮助推动血液向上流动,减轻下肢静脉的压力。还有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通过周期性地对下肢进行充气和放气,模拟肌肉的挤压作用,促进血液循环。这些辅助器具在医生的指导下正确使用,能大大提高预防效果。 四、合理饮食助力预防 合理的饮食对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也有一定的作用。骨折患者应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00-2000毫升的水,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同时,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有助于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导致腹压增高,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另外,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控制体重,也对预防血栓有益。        五、谨遵医嘱用药 在某些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开具抗凝药物来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这些药物能够抑制血液的凝固过程,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患者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按时、按量服药,不要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同时,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如有无牙龈出血、皮肤瘀斑、黑便等异常情况,一旦发现及时告知医生。 骨折患者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积极主动地采取预防措施,不仅能降低血栓的发生风险,还能为骨折的顺利康复创造良好的条件。希望每一位骨折患者都能重视起来,早日恢复健康。
2025-04 07
放飞春天!带孩子踏青的安全防范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又到了带娃踏青赏花、感受大自然的好时节。徒步登山、野外烧烤、放风筝……不论选择什么活动都别忘了提醒孩子们注意安全!这份户外游玩安全提示请收好。 一、注意换季保暖 春天的天气变化不定,最好获取旅游目的地的天气信息,出游穿着也以轻便暖和为宜,注意增减衣物,防止受凉。 二、预防花粉过敏 春季应预防花粉过敏,所以出去游玩需提前做好防护,戴好口罩,可随身携带西替利嗪、扑尔敏等抗过敏药物。 三、防止蚊虫叮咬 春天万物复苏,各种昆虫也逐渐活跃起来,如果不慎被蜜蜂蜇伤,一定要注意观察,若情况严重及时就近就医,不可大意。出去玩耍时应穿合适的衣服(不要穿颜色鲜亮的衣服,可以穿一些户外活动的衣服、戴帽子、手套)。 四、做好防晒措施 宝宝的皮肤娇嫩,易被晒伤。出门前15 - 30分钟,给宝宝涂抹儿童专用防晒霜。尽量让宝宝待在树荫、遮阳伞下,减少阳光直射时间。 五、注意饮食安全 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食品,特别是野蘑菇、不明野菜野果等,以防食物中毒。不饮用生水,确保饮用水安全卫生。避免食用生冷食物,除非确定其来源安全可靠。 六、谨防走失 带娃出门的一定要注意防走失,不要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范围。 春日踏青是宝宝亲近自然、开阔视野的好机会 ,做好充分准备,注意各项细节,和宝宝一起享受美好的亲子时光,留下珍贵的春日回忆~
2025-04 07
肺部疾病后,警惕肺栓塞这个“沉默杀手” 肺部是我们人体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当肺部发生疾病后,身体内部的生理环境会发生一系列变化,这时候,一个危险的“敌人”——肺栓塞,可能正悄悄潜伏着,伺机而动。下面,我们就来深入了解一下,为什么肺部疾病后容易发生肺栓塞。 一、肺部疾病与血液高凝状态 许多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炎、肺癌等,会引发身体的炎症反应。炎症因子会刺激身体的凝血系统,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就像一锅原本流动顺畅的水,加入了一些特殊物质后变得更加浓稠,更容易凝结成块。以肺癌为例,肿瘤细胞会释放出一些促凝物质,影响血液的正常流动和凝血功能,大大增加了血栓形成的可能性。一旦血栓形成,就有可能脱落并随着血液循环到达肺部,堵塞肺动脉,引发肺栓塞。 二、肺部血管损伤与血栓形成 肺部疾病常常会导致肺部血管的损伤。比如,严重的肺炎可能会直接侵犯肺部血管壁,使其内皮细胞受损。血管内皮细胞就像是血管内壁的“守护者”,一旦受损,内皮下的胶原纤维暴露,会激活血小板和凝血因子,促使血栓形成。另外,长期的肺部疾病,如肺动脉高压,会增加肺部血管的压力,导致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也容易引发血栓。这些在肺部血管内形成的血栓,随时都有脱落造成肺栓塞的风险。 三、卧床与血流缓慢的影响 肺部疾病患者往往需要长时间卧床休息,尤其是病情较重的患者。长时间卧床会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减慢,瘀滞在血管内的血液更容易形成血栓,也就是下肢深静脉血栓。下肢深静脉血栓一旦脱落,会顺着血流方向流动,最终到达肺部,堵塞肺动脉。对于肺部疾病患者来说,由于本身肺部功能已经受损,再加上肺栓塞的发生,会进一步加重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四、如何预防肺栓塞 对于肺部疾病患者来说,预防肺栓塞至关重要。首先,要积极治疗原发的肺部疾病,控制炎症,减少对凝血系统的刺激。其次,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尽早进行活动,如在床上翻身、屈伸下肢等,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穿着医用弹力袜,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对于一些高风险患者,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抗凝药物进行预防,但用药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有无出血等不良反应。 肺部疾病后确实存在较高的肺栓塞发生风险。患者和家属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和预防措施。早期识别、及时干预,才能有效降低肺栓塞的发生几率,守护肺部健康和生命安全。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远离肺栓塞的威胁。
2025-04 07
春寒料峭莫大意,教你应对春季"过山车式"温差 从我院急诊科记录显示:每年3-4月接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增加50%,其中72%与不当应对温差有关。一名32岁程序员晨跑时仅穿单衣,遭遇倒春寒后引发重症肺炎,血氧饱和度一度降至85%。这类案例揭示:春季温差防护需科学指导。 一、春季温度"三宗罪"与健康危机 1. 昼夜温差>10℃:人体血管每日经历30次以上剧烈收缩/扩张 2. 湿度波动40%-80%:呼吸道黏膜防御功能下降35% 3. 过敏原浓度激增:花粉浓度达冬季的200倍,尘螨繁殖速度加快3倍 护士提醒:当温差连续3天>8℃时,需启动特别防护机制。 二、重点人群防护要点(护士宣教重点) 1. 呼吸系统脆弱者 晨间护理:外出前用生理盐水鼻腔冲洗(配比:0.9%氯化钠溶液) 穿衣公式:采用"26℃基准法"(如当日气温15℃,则穿相当于11℃的衣物) 关键防护:双层口罩策略(内层医用外科+外层纱布,过滤效率提升40%) 2. 心脑血管患者 服药管理:降压药服用时间随气温调整(气温骤降时延后1小时) 温差预警:室内外温差>7℃时,设置5分钟过渡区(如楼道停留) 监测重点:晨起后2小时内血压波动>20mmHg需立即就医 3. 过敏体质人群 居家防护:每天10:00-16:00关闭门窗(花粉浓度高峰期) 衣物处理:外出归来立即用55℃热水浸泡外衣(杀灭尘螨) 应急准备:随身携带"抗过敏急救包"(含氯雷他定片、冷敷贴、鼻用过滤器) 三、护士独创的"三级防护体系" 1. 环境调控技巧 湿度管理:使用温湿度计,维持45-55%RH最佳区间(湿度每超标10%,呼吸道感染风险增加12%) 梯度温差设置:卧室→客厅→玄关温差控制在3℃/区间 智能设备应用:佩戴可穿戴设备监测微环境变化(如某品牌体温贴可预警0.5℃异常波动) 2. 动态穿衣指南 洋葱式穿衣法: 内层:速干材质(排汗量减少60%) 中层:抓绒/薄羽绒(每克保暖效率提升3倍) 外层:防风防水面料(建议选择透气指数>5000g/m²/24h) 重点部位防护: 颈部围巾可降低感冒风险42% 腰部暖贴使核心温度提升1.5℃ 3. 饮食调节方案 早餐黄金搭配: 生姜红枣粥(生姜素增强体温调节能力) 水煮鸡蛋(卵磷脂维护血管弹性) 抗敏茶饮: 配方:紫苏叶3g+薄荷2g+甘草1g 功效:降低组胺释放量25% 四、护士宣教的"四个必须" 1. 必须示范操作:现场演示鼻腔冲洗、衣物穿脱顺序 2. 必须量化指导:给出具体数值(如洗澡水温38±1℃,时间<15分钟) 3. 必须场景模拟:制作温差应急卡片(如遭遇倒春寒时的5步处理法) 4. 必须持续跟进:建立患者健康档案,每周发送个性化防护提醒 五、应急处理流程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温差暴露后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意识模糊 立即启动BEST急救程序: 1. Balance(平衡温度):用毛毯包裹转移至22-24℃环境 2. Evaluate(评估生命体征):重点监测血氧、血压、心律 3. Stabilize(稳定状态):心梗患者嚼服300mg阿司匹林 4. Transfer(安全转运):保持平卧位,头部偏向一侧 春季温差防护不是简单的添衣减衣,而是系统的健康工程。作为临床护士,我们建议:从今天开始制作您的《个人温控手册》,让科学防护成为抵御春寒的铠甲。记住,每一次温度变化都是身体发出的预警信号,及时响应就是对生命最好的守护。
2025-04 07
毒蛇咬伤,抗蛇毒血清可救命 一、蛇喜欢在什么时候出没? 蛇是变温动物,在18度以上的气温下才活动;夏秋是高发季节;它喜欢在闷热雨后出洞。因此,要特别注意雨前、雨后和洪水过后。 二、如何预防被蛇咬? 1.在野外时要尽量用长裤、靴子包裹住下半身最好将长裤塞入靴子中,避免皮肤暴漏; 2.打草惊蛇:蛇对震动很敏感,在蛇出没的区域行动时,可踏动地面或拍打草丛树枝,可提前惊走蛇; 3.遇蛇后保持镇定,不要突然奔跑,可缓慢绕行或退后,一旦被蛇追逐,切勿直跑,要跑出“之”字型路线; 4.切勿逞英雄自行驱赶,请拨打119求助消防。 三、蛇伤现场自救知识 1.远离被蛇咬的地方,如蛇咬住不放,可使用棍棒等使其离开; 2.在安全范围内可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如蛇形、蛇头颜色等。但千万不要去捕捉或追打蛇,以免二次被咬; 3.去除受伤部位的各种受限物品,如戒指、手镯、较紧的衣/裤、鞋等,以免后续肿胀无法取出; 4.伤后保持冷静避免慌张、激动; 5.全身和伤肢制动,受伤部位保持在心脏以下,可用夹板固定伤肢并用门板、担架等将伤者送至正规医疗机构; 6.可用泡沫橡胶或织物折叠成约5cm*5cm*3cm,对咬伤处直接压迫(70mmgh),包扎时要注意暴露指或趾尖,以便观察肢体血供情况; 7.若无专业急救知识,请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救治,切勿迷信草药和其他不安全的急救措施; 8.打开“赛伦100小程序,可实时查找附近有抗蛇毒血清的医院,并呼叫120前往就诊; 9.有条件可给予对乙酰氨基酚或阿片类口服局部止痛,不要饮酒止痛。 四、被蛇咬伤后还能救吗?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蛇咬伤是可治愈疾病,减少院前延迟和早期足量联合使用抗蛇毒血清是实现零死亡、零致残的关键。 五、蛇咬伤后未及时治疗会有什么后果? 毒蛇咬伤的患者病情变化快,症状凶险复杂,若不及时正确处理,会造成危及生命、因伤致残、家庭经济负担。 六、哪里有蛇毒解毒剂? 孝感市中心医院
2025-04 07
春季过敏:别让喷嚏“封印”你的春天 当春日暖阳轻柔洒落,花草树木纷纷抽枝发芽,世界变得五彩斑斓。但对不少人来说,春天却被过敏蒙上阴影,接连不断的喷嚏、瘙痒的皮肤,让这个美好的季节失色不少。别让过敏阻碍你享受春天,一起来了解如何应对它。 过敏从何而来 过敏,本质上是免疫系统的“过度反应”。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会识别并抵御真正的有害病菌。可过敏体质的人,免疫系统会把一些无害物质,比如花粉、尘螨、霉菌等误判为敌人,发起攻击。春季气温回升、湿度增加,为过敏原的滋生与传播创造了绝佳条件。 花粉是春季过敏的“头号元凶”。春天百花齐放,风一吹,花粉在空气中肆意飘散,被过敏者吸入后,免疫系统迅速启动防御,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过敏症状。另外,冬天藏在被褥、沙发里的尘螨,随着春天温度升高开始大量繁殖,其排泄物等都是强过敏原,接触人体后容易引发皮肤或呼吸道过敏。 过敏有哪些症状 过敏反应主要体现在皮肤、呼吸道、眼部和消化道等部位。皮肤过敏时,常出现红斑、丘疹,伴随剧烈瘙痒,搔抓后可能出现破损、渗液。呼吸道过敏的典型表现是鼻痒、频繁打喷嚏、鼻塞、咳嗽,严重时引发哮喘,呼吸急促。眼部过敏者,眼睛会奇痒无比,还会红肿、流泪,影响视物。消化道过敏则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 。 如何预防和应对过敏 1.防护隔离:花粉传播高峰期,尽量少外出,如需外出,避开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出门戴口罩、眼镜,穿长袖衣物,减少过敏原接触。回家后及时洗脸、洗手、清洗鼻腔,更换衣物,防止花粉残留。 2.清洁环境:定期全面清扫房间,用湿布擦拭家具,减少灰尘堆积。勤换床单、被罩,使用除螨仪除螨,保持室内通风,降低过敏原浓度。 3.合理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草莓,维生素C可减轻过敏症状;适量摄入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如深海鱼,能抑制身体炎症反应。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及已知过敏食物。 4.药物治疗:症状严重时,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抗组胺药能有效缓解鼻痒、皮肤瘙痒;鼻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鼻腔炎症;眼部过敏可使用抗过敏眼药水。 春天不应被过敏“封印”。了解春季过敏知识,做好预防和应对措施,就能减少过敏困扰,尽情享受春天的鸟语花香,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自由呼吸、快乐生活。
123456...8788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