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守护呼吸的每一道防线——支气管镜室及肺功能室护理学习心得
时间:2025-05-09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呼吸Ⅰ病区 汤智慧 肺功能室 陈杨 阅读量:36

在呼吸科病房的护理岗位上辛勤耕耘多时,4月7日,我带着一颗既忐忑又充满期待的心,迈入了肺功能室与气管镜室的门槛,开始了从病房护士到诊疗参与者的精彩蜕变。

从零起步:初识气管镜的迷茫与探索

踏入气管镜室之初,金曼老师亲自引领我熟悉周遭环境,并细致演示了气管镜的清洗、测漏与消毒流程。她告诫:“清洗时,若刷子遭遇阻力,切不可盲目施力,以免损伤镜体。随后在酶液中浸泡十分钟,再行测漏与消毒,测漏这一步骤即便在忙碌中也不可省略,不然等使用时发现气管镜损坏,不仅会延误医生与患者的宝贵时间,更可能动摇患者对医院的信任。”我边观察边铭记于心,深知护士是院感防控的重要关卡,不容有失。一周后,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与医生协同完成气管镜操作,术前评估与信息核对,准备所需物品,指导患者体位,局部麻醉,术中监测生命体征,适时追加麻药,协助肺段灌洗,传递细胞刷,并留取标本,术后安抚患者,并指导其禁食两小时,避免剧烈咳嗽。黄凤姨老师指出,我在操作中需更多体现人文关怀,因为患者在气管镜检查中会感到不适,此时需要我们的安慰与鼓励。

第三周,在陈杨老师的指导下,我参与完成了一例胸腔镜手术。老师反复强调无菌操作的重要性,并指出使用活检钳时应保持其夹闭状态,直至镜下确认其伸出后再打开。上周,与金曼老师协作完成了一起EBUS-TBNA手术,术中患者突发出血,我们迅速使用去甲肾上腺素止血,但出血并未立刻停止。老师果断指示采取患侧卧位,用冰盐水灌洗止血,最终在团队的努力下,成功止血,手术得以顺利完成。她解释说,这样的做法是为了防止血液流入健侧肺,减少窒息风险,并且强调了冰盐水的重要性。

如今,我已能够独立配合医生完成普通气管镜的检查以及气管镜的清洗消毒工作。

渐入佳境:在实践中突破操作瓶颈

尽管曾在呼吸科病房工作,面对肺功能室的各项参数与图形,我仍感生疏。因此,我利用下班时间学习相关知识,逐渐掌握了如何解读肺功能报告,判断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及其分级。在教导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我意识到护士不仅是操作者,更是患者的“教练”。需要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指导患者配合呼吸动作,通过手势、示范和鼓励,帮助他们完成检查。面对常因呼吸困难而焦虑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或术前评估患者,我学会了如何以耐心和同理心赢得他们的信任与合作。曾有一位慢阻肺患者因反复喘息而对检查抱有排斥心理,拒绝配合。在老师的耐心安抚和引导下,这位老爷爷最终完成了检查,并在离开时感激地说:“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正因为你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细致入微的引导我配合,我才能这么顺利的完成检查,减少了我的痛苦和恐惧”。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在技术之外,耐心与同理心是打开患者心扉的钥匙。

心手相应:职业价值与自我突破的双重体悟

气管镜室和肺功能室的学习经历,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透过“呼吸”这一窗口,看到了护理工作的更宽广维度。在这里,严谨的科学数据与温暖的人文关怀交织,个体化的操作与系统性的思维并存。未来,无论我重返临床病房还是深入专科领域,这段经历都将提醒我:护理的价值不仅在于专业守护患者的每一次呼吸,更在于用真挚的关怀照亮他们的康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