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平凡之中显伟大
时间:2017-10-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宣传科 阅读量:9
         平凡之中显伟大
  --记孝感市中心医院三内科主任钟敏华

  挽救生命刻不容缓
  2005年7月22日中午12时30分,一场没有硝烟的与死神之战在市中心医院三内科紧张而有序地展开,而组织指挥抢救工作的就是三内科主任、呼吸内科学科带头人钟敏华。这天,中心医院收治了7名来自孝南区陡岗镇误食毒鼠强的病人,其中57岁的钟年堂老人是中毒最深的一个,送到医院时呼吸几乎停止,常规急救方法无法奏效,在这生死关头,钟主任当即立断,决定实行呼吸机支持下血液灌流抢救。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由于抢救及时,钟年堂老人终于脱离了危险,而一直守候在病人身旁的钟敏华感到莫大的欣慰,却无暇顾及休息,凭着对职业的坚定信念和高度责任感继续组织指导中毒病人的救治,直至凌晨两点,这时她才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家中,稍作安顿休息仅数小时后又披星戴月赶到病房对中毒病人进行复查。
  1985年,钟敏华从咸宁医学院毕业后就来到了孝感市中心医院,选择了内科,这二十年里,时间对于钟敏华来说总是不够用,呼吸系统疾病危重的病人多,医疗救治的缓急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死,今年8月3日,孝南区新铺镇一个15岁小男孩呼吸出现困难,不能平卧只能坐着呼吸,曾多次在当地医院就诊但无好转,被家人送到医院后,钟敏华对其进行了全面检查,诊断为气管内肿瘤阻塞气道,需要进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微波热凝治疗,但是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加上肿瘤离声门较近,局部麻醉风险难度都较大,因此她决定对其实行全身麻醉,在全麻状态下先给予组织活检明确诊断,然后进行微波热疗16次,经过手术小孩气管中肿块明显缩小,呼吸困难的症状明显缓解。
  “挽救生命刻不容缓”钟敏华如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愧对家人,服务孝感”
  钟敏华出身在干部家庭,小时候由于身体不好经常饱受病魔的困扰。小小的她就立志长大成为一名医生与病魔作斗争,在求学时她经历了许多艰辛,也正是这些艰辛磨炼出她钢铁般坚强的意志,“医生”是个神圣而特殊的职业,病魔不会因为你医生下班而休息”二十余年来她照顾病人时间远远多于陪伴家人,正因为这样钟敏华心中总觉得愧对家人,特别是儿子,在2003年非典到来的时候,钟敏华是省、市两级专家组成员,不仅要参加全市的会诊,到各地去检查病情,而且还要照顾医院的病人,根本无暇顾及家庭。在医院的隔离病房她曾三个星期没有回趟家,已经上高中的儿子每次想妈妈也只能打电话来问候。今年儿子参加了高考,但即使这个时候钟敏华也没有过多的精力去关心儿子的学习,“他今年高考考得不理想”话语间钟敏华眼角流露出深深的愧意。
  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许多医生选择跳槽向更好的地方发展,钟敏华则拒绝了许多“好心人”的建议,始终坚守在自己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同时她也表示对孝感人才外流现象感到十分惋惜。“我是孝感人,理应为自己家乡的人民服务,孝感还不富裕,就更应该把人才留住来促进孝感医疗事业的发展。”
             知识是科室发展之源
  三内科是1993年正式成立的,包括呼吸和消化两个专业。工作二十余年的钟敏华从一名普通的医师到如今分管三内科大大小小事务的的主任,她见证了三内科的每个发展历程。为了使科室得到更好的发展,医疗技术得到更大的提高,她曾在不到四天半的时间里跑了一千多公里路。到荆州、宜昌等地考察学习,交流医术。2003年她参加了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班的学习,在一年半时间里,她不仅了解了国内外同行业的先进治疗方法,同时使自已的业务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年不进步就退步两年,两年不进步就退步四年……”钟敏华是以这样的信念去督促自己,要求科室成员的。在她的安排下,科室先后派优秀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医院进修学习,同时她经常组织科室成员学习业务知识,并要求他们掌握好一门外语,整个科室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不变的的真理,在不断的医学实践中得出的深层理论更是钟敏华的巨大财富,多年来,她共撰写论文10余篇,并在国内外各级医学专业杂志上公开发表,现今她依然笔耕不缀,更值得一提的是,她在参与和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中有3项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如今已是中年的钟敏华看上去还比较年轻,尽管工作繁重且生活无规律,但是只要有空闲时间她都会去打网球、跑步或做各种健身运动。她说:“身体好工作才有保障,身体不好是禁受不住的”。看书也是她的一大爱好,书房是家里配置最齐,最好的一个地方。
  一行大雁排列有序地翱翔碧霄,恰如一支雄壮有力的队伍,整整齐齐地行进在漫漫征途中……人生长征,长征人生,这就是钟敏华主任和她的同行人生的写照。无论在什么场所,钟敏华都极力推崇团队精神,她始终认为医疗成果的取得,科室的不断发展都是合作的结晶,这种高尚的团队精神,穿越云和雾,跨越了山和水,即将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