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微孝服务
微孝 服务
2023-12 06
温暖的职工之家 有一首歌大家都很熟悉一“咱们工人有力量”,目前我国职工总数有4.02亿人左右,亿万职工勇担重任、拼搏实干,作出了巨大贡献,而工会正是大家身后温暖的“职工之家”。有一种温暖,叫工会懂得你的付出。广大职工中从不缺少埋头苦干、久久为功的奉献者,也不缺少潜心钻研、练就高超技艺的大国工匠。这些年来,各级工会以崇高礼遇褒奖、致敬先进,让劳动模范的名字和动人故事被更多人知道。有一种安心,叫工会在你身边。近年来,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增多,为了加大这些人群的权益保障力度,全国总工会专门印发了相关文件。再说到平时,从加大城市
2023-12 06
骨科工作心得体会 一晃眼,我已经来脊柱骨科四个月了,对于从来没有接触外科的人来说,尤其是脊柱外科专业性这么强的科室,那是我之前完全不了解的领域,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陌生的具有挑战性的科室。记得刚到骨科时我还不适应,为了搞好工作,服从领导安排,我不怕麻烦,向老师请教,向同事学习,自己摸索,在短时间内便比较熟悉了骨科的工作。了解了各班的职责,明确了工作的程序,方向,提高了工作能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形成了一个清楚的工作思路,能够顺利的开展工作并熟练圆满地完成本职工作。来骨科住院的病人大部分是因为骨折、疼痛而来,我们要在最短的时间里
2023-12 06
目有繁星 沐光而行——宣武医院进修有感 随着漫天飞扬的第一场雪落下,为期三个月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进修即将落下帷幕。回想三个月前,在孝感市中心医院院领导、护理部、科室主任、护士长及科室老师的大力支持下,我有幸获得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护理老师齐聚北京,憧憬着进修生活的开始,满怀热情,满怀期待。第一次走进宣武医院,标志性的球形建筑映入眼帘,后来才知道宣武人都亲切的称之为“大脑袋”。报道当天,穿行在宣武医院的各个角落里面,感受着宣武医院的气息。由于对地形位置的不熟悉,我们三三两两,成群结伴,穿行在院区内,遇到不知道的地方就沿途询问
2023-12 06
体验“火龙罐” 国庆节前,我因走路不慎,扭伤了膝盖,腿肿得十分厉害,有幸到我院门诊十楼中医门诊治疗室接受了一次火龙罐的治疗。火龙罐是集推拿、刮痧、艾灸于一体,结合揉、碾、推、按、点、摇、闪、震、烫、熨十种手法的中医特殊治疗工具。在有孔的罐子里,固定点燃的艾柱,放于相应的穴位,可以起到温经散寒、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功效。特别适用于腰背部肌肉损伤、胃肠类疾病、风寒湿所致的痹症。小潘护士很认真,严格执行操作步骤,手法娴熟,轻声询问患者是否感觉烫,有没有不舒服,在她的工作状态里能感受到敬业和责任。罐在手里翻飞,似在手又似不在手;
2023-11 27
学会“患”位思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患者维权意识增强,护患关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过去更加复杂,更加紧张。这就需要我们护理人员学会换位思考,多尊重、理解、关心患者。早上,一个刚刚入科进修的护士,在未取得任何人允许的情况下,打开了尚未发给患者的价值四百元的口服药的外包装,拿出其中的说明书学习。发药护士并未注意到此药已经开封,将药物发到了患者的手中,患者发现外包装已拆,拒绝收药,认为药已开封,不能确定药物的完整性。后来,经过护士长的协商处理之后,更换了一盒新药才解决了问题。乍一听这个事情,会觉得这个病人也太难沟通了,
2023-11 21
痛风石经久不愈,医护暖心服务获认可 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II/风湿免疫科收治了一位多处痛风石、痛风性肾病患者,因“间断多关节肿痛15年余,再发加重1月余”入院,因平素未规律饮食,亦未将尿酸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患者双足、双手、双膝关节多处可见数十个痛风石,最大直径可达4cm,最重要的是半年前患者右手食指在外院予以切开排尿酸治疗,现手指迁延不愈,形成窦道,食指表面可见分泌物流出,食指表面皮肤色素沉着。据患者本人描述,自从多关节形成痛风石,患者生活起居、日常活动受到严重限制,穿鞋、站立、行走、拿东西都特别受影响。护士长在了解到相关病情后,第一
2023-11 13
护士变患者?角色互换,只为更懂你 为进一步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大力提升护理服务能力,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与神经内科III病区组织开展了角色换位体验活动。由护士扮演患者,感受作为一名患者,需要怎样的护理沟通及护理服务,在提升护士同理心、共情能力及责任意识的同时发现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加以优化,达到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目的。神经外科此次体验活动选取科室最常用护理操作:留置胃管。“虽然这项操作我已做了无数遍,但当看到胃管慢慢向自己靠近的时候还是会很紧张,当胃管送入鼻腔的一瞬间,我感觉右侧的鼻腔一下子被堵住了,呼吸也不
2023-11 13
入户,让温暖得以延续 入户工作是医院提升医疗服务的一部分,是将我们优质的医疗服务面向社区,走进患者家庭的一种延伸,是确保患者在院内,院外都能得到更好的服务。很多这样的病人,她们在院中得到了治疗,在院外仍需要我们定期为她们护理。在神经内科II病区有一位刘婆婆,她是一名脑梗死患者,长期卧床在家。家属日夜照顾着,病区每个月都要去她家一次,为其更换胃管、尿管以及健康宣教。每次去,家属都会一直说“谢谢,谢谢”,一直到医护人员走出她家,家属说:“我现在都会做的很好了,你们每次来,我每次都有学习,感觉我都快成一名医生了。”通过一次次的入户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