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居家隔离人员心理调适篇
时间:2022-10-03 来源:妇科二 作者:李美君 阅读量:18

目前,疫情防控已进入关键时期,为防止疫情扩散,仍有一部分居民处于居家隔离中。在居家隔离状态下,不满、孤独、恐惧等负面情绪很难避免,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会给我们的身心带来不利影响。

因此,学会在当下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保持健康的心态,对于每一个居家隔离者来说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1.合理宣泄负面情绪

面对突如其来的人身自由限制,暂时性的慌张、恐惧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压抑和否认反而会影响后续的抗压能力,我们要学会接纳和理解,并通过合理宣泄这些负面情绪。

那么,有哪些宣泄情绪的好方法呢?

● 当我们处在未知的环境中,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对未来的担忧,如工作状况、健康情况等等。对此,我们应当将注意力更多地转移到当下的生活上,例如:今天中午吃什么,下午想看哪一部电影,晚上可以进行哪些锻炼等具体的生活细节。 

 

● 于独居的隔离人员,孤独感是最常见的情绪问题。当我们感到孤独的时候,应该多和家人、朋友进行语音或视频通话,或者在小区微信群里和有相同境遇的邻居互相鼓励打气。人类是群居动物,抱团取暖能帮助我们走过最困难的时期。

 

● 有些居家隔离人员会对现状产生压力和愤怒,此时应当找一个合适的发泄方法,如击打沙袋、大量锻炼消耗体力、和朋友倾诉吐槽等等,这些行为都能有效缓解压力。

2.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

在隔离状态下,居家隔离人员应当学会保持健康有规律的生活作息,从而帮助自己拥有稳定的心理状态。

● 制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划分好工作、进餐、休息等时段,按时间表照做,给自己创造一个稳定可控的生活环境。

 

● 保持清淡饮食,尽量做到种类丰富。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肉蛋奶和豆类富含蛋白质,这些富有营养的食物有助于提高自身免疫力并保持心理健康。同时,我们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成年人每天需要7-8小时睡眠时间,儿童需要的时间更长,充足的睡眠能帮助我们保持充沛的精力,从而提高身体抵抗力。

 

● 每天给自己留出适度的运动和娱乐时间。伸展运动、健身操等室内运动能帮助我们释放压力;读书、听音乐、学习烹饪、看内容轻松的电视节目等娱乐活动可以放松精神,同时让我们收获生活的充实感。

3.坚定防疫胜利的信心

面对持续的疫情,一些居家隔离人员会失去对抗疫的信心,此时我们应该重塑心理防线,保持对国家,对政府的信任。

● 我国在多次抗疫行动中,积累了大量疫情防控的经验,疫苗接种覆盖率也很高。祖国的科研和医疗能力为抗疫胜利提供着强有力的支持,我们应当积极配合国家的防疫政策,拥有战胜疫情的信念。

● 我们应当从官方渠道获取防控信息,不过分关注负面报道,不信谣不传谣, 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疫情。

4.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当负面情绪堆积到一定程度,我们觉得光凭自己已经无法控制的时候,千万不能硬抗,一定要积极寻求周围专业人士的帮助。

● 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通过网站或者公众号平台预约心理咨询。

 

● 很多小区都有统一的微信群,当产生心理不适时,可以在群里发布信息,和有经验的人沟通交流,必要时及时寻求线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