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下肢静脉曲张科普指南:原因、分级、预防与手术时机
时间:2025-03-1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血管外科 刘迪娜 盛丽萍 阅读量:279

一、什么是下肢静脉曲张?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因血液淤积、压力增高导致的血管扩张、迂曲,形如“蚯蚓”或“树瘤”。它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导致腿沉、疼痛、皮肤变色,甚至引发血栓或溃疡。

二、静脉为什么会曲张?

关键问题:静脉瓣膜失灵

静脉内有单向“阀门”(瓣膜),帮助血液对抗重力流回心脏。当瓣膜受损或关闭不全时,血液倒流淤积,静脉压力增大,最终撑大血管形成曲张。

⚠ 高危因素:

- 久站久坐(教师、司机、办公室人群)

- 家族遗传(父母患病,子女风险↑)

- 肥胖、怀孕(腹部压力压迫静脉)

- 年龄增长(血管弹性下降)

三、静脉曲张的分级:从“小问题”到“大麻烦”

国际上常用 CEAP临床分级,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分为6级:

分级

C1

C2

C3

C4

C5

C6

表现

毛细血管扩张(红血丝)或网状静脉

可见迂曲的静脉隆起(“蚯蚓状”)

腿部水肿(肿胀)

皮肤变色、湿疹或硬化

已愈合的静脉性溃疡

活动性溃疡(伤口不愈)

四、治疗方式及哪些情况需要手术?

(一)保守治疗(C0-C2适用):

✔ 医用弹力袜(二级压力)

✔ 药物:地奥司明、迈之灵

✔ 避免久站久坐

(二)手术治疗(C3-C6适用):

微创治疗(激光、射频消融):适合早期曲张(C2-C3),创伤小、恢复快。

传统剥脱术:严重曲张(C4-C6)或合并溃疡时采用。

⚠手术信号:以下情况建议积极治疗

1. C2级以上且有症状:如腿沉、疼痛、抽筋,影响生活。

2. C3级(水肿):保守治疗无效,或反复发作。

3. C4级以上:皮肤变色、硬化或溃疡,需防止感染和恶化。

4. 血栓风险高:超声显示深静脉功能不全。

五、预防静脉曲张:

5个日常护腿秘诀

1.动起来,别让血液“偷懒”

- 久坐族:每小时做“踩刹车”动作(勾脚尖10次)+ 走动2分钟。

- 久站族:踮脚-放松循环,或原地踏步。

2.穿对弹力袜

- 医用二级压力袜最有效,晨起穿、睡前脱。

3.抬高双腿

- 每天睡前抬腿15分钟(高于心脏),可用枕头垫高。

4.避免高温和紧身裤

- 热水泡脚、桑拿会加重血管扩张。

5.强化小腿肌肉

- 推荐运动:游泳、骑自行车、靠墙静蹲。

六、给患者及家属的贴心提示

- C1-C2级:以预防为主,穿弹力袜+调整生活习惯。

- C3级以上:尽早就医,避免拖到溃疡(C6级)才治疗!

- 术后护理:坚持穿弹力袜3-6个月,定期复查。

小结:静脉曲张是“慢性病”,早发现、早干预是关键!即使需要手术,微创技术也已成熟,无需过度焦虑。从今天起,关爱双腿,远离“蚯蚓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