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为了医生神圣的职责 为了医生神圣的职责    ——记孝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师曾旭东  “从医是一项辛苦的行业,更是一项高尚的行业。医生职责是神圣的,它关系到千千万万家庭的欢乐和幸福。”自1974年以来,曾旭东已经在孝感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科辛勤耕耘31个年头了,每当看到病人那瘦弱的身体,那痛苦的神情,那无助的目光时,曾旭东真切地感受到医生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曾旭东曾先后到湖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上海医科大学眼耳鼻咽喉医院进修学习,1989年参加了援阿尔及利亚中国医疗队工作。过硬的医学知识、丰富的临床经验,曾旭东已经成为耳鼻咽喉科权威专家,在全省医学界享有极的威望,他现在同时担任中华医学会湖北分会委员、孝感市耳鼻咽喉科学会主任委员,同济医科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北省咸宁医学院兼职教授等多项职务。           关爱病人,对病人负责  曾旭东心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健康、人的生命。他常说:“我们要把病人当作亲人一样去照顾,多为他们着想。”周一是他的专家门诊时间,小小的门诊室里每次都挤满了慕名而来的病人。他总是仔细认真的诊治每一位病人,详细询问病情,分析病因进行治疗。不管什么时候,曾旭东总是认真诊治完最后一位病人后才回家休息。  有位姓方的病人咽部新生物,声带麻痹,四处求易问药,病情仍无好转。曾医生接诊后,通过手术为病人摘除了新生物。但是要想彻底根治,还必须做喉裂开手术,切除病灶。可病人家境贫寒,为了治病,家里早已一贫如洗,因此想放弃治疗。曾医生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你还年轻,身体是本钱,怎能不珍惜呢?你缺钱,我先帮你垫上,但病不能拖啊!”在曾医生的开导下,病人终于同意继续治疗。经曾医生的悉心诊治,病人很快康复出院。临走时,这位七尺男儿紧握曾医生的手,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曾医生,您真是个好人。您的大恩大德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然而,更能体现曾旭东尽心为民的是他的严谨作风,对待每个病情,他都一丝不苟,为了减轻患者不必要的痛苦,为其康复赢得宝贵时间,曾旭东往往会给患者的病情及时作出确断。市某公司一位老工人在外地医院被确诊为喉癌,老人以为将不久于人世,唤回了在外工作的儿女,一家人沉浸在生离死别的痛苦中。带着最后一线希望,老人找到了曾旭东。曾旭东详细询问了病史并对其进行全面检查后,肯定地告诉患者:“以我多年的临床经验,喉部这个肿物99%是良性的,是血管瘤感染所致。”经过曾医生的认真诊治,老人很快就康复出院了。  工作繁忙,他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由于平时经常饮食无规律,曾旭东患有胃溃疡。一次,他在给病人做手术时,突然胃部疼痛难忍,护士赶紧给他注射止痛药,让他休息一会儿也不肯,继续工作。他就这样为了病人,将自己的健康置之度外。在医院,曾旭东关爱病人、廉洁行医的风格早被传为佳话,许多病人家属在手术前给他送去红包,曾旭东理解病人的良苦用心,在推辞不掉的情况下,他关照护士长把钱收好,然后在病人手术后归还病人。他就是这样恪守医护人员无私奉献社会的操守。        执着追求,医术路上创佳绩  61岁的李某是市直某单位退休职工。1999年产值月在市中心医院进行全喉切除手术加发声功能重建术,当时国内医疗界发音功能重建方法是借助人工喉、电子喉等机械装置,需要二期手术在体外佩带或作为导物埋藏在体内,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负担和痛苦。针对这种情况,曾旭东对他的手术方案进行了认真分析并修改,将发音功能重建作为全喉切除的“配套工程”,手术中利用李某自身的组织,对其气管、食管瓣状进行造孔等。手术后第五天,李某就在医生的帮助下,利用经改造后进入咽腔的气流作为发音动力进行训练,出院时李某就能讲出清晰的话语,一年后,李某讲话已和正常人没两样。曾旭东运用这种“全喉切除后食管、气管瓣状造孔发音功能重建”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喉全切后发音、吞咽、呼吸三者之间的矛盾,发音效果非常理想,属省内首创。  在给患者临床治疗过程中,曾旭东发现传统冲洗液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其带来的副作用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经过长期的研究,他将中医的理念精华与西方的医学技术相结合,运用中草药研制出新的鼻腔鼻窦冲洗液,应用于临床治疗,取得了明显效果。今年2月,他主持的科研成果《鼻腔鼻窦冲洗液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被评为湖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  曾旭东常说:“医学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掌握新技术,才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他就像那些征服珠穆琅玛峰的登山运动员,向着目标,不屈不挠地攀登。他订阅了《临床耳鼻咽喉》、《中国耳鼻咽喉》等20多种关于耳鼻咽喉的杂志。他还不断学习英语、日语、法语,虽然年过半百,但他仍不断学习网络技术,利用网络资源了解当今的前沿医学动态,丰富自己的知识。他感到医学领域就像是一个风光旖旎的巨大花园,自己就像一只幸福的蜜蜂,在采集着知识的花粉。近十余年来,他积极开展各项科研项目,总结临床经验,先后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从1997年到2004年主持的科研成果中,《护胸支撑喉镜架的研制与临床应用》、《应用气囊取食管异物》等五项经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均获得科技成果奖。       团结协作,共谋科室发展  曾旭东是一位好医生,也是一位好领导。目前,耳鼻咽喉科有74名医师、13名护士,在他的带领下,形成了一个团结奋进、医患关系融洽、团结协作的先进集体。作为科室主任,曾旭东身先士卒,做好表率作用。他严格管理,在科室建立岗位责任制,每个病房都安排有专门的医生和护士负责。他要求医生和护士对所分管床位病人的病情了然于胸,并严格规范夜查房制度,及时解决病人突发病情,他自己也经常巡视病房,随时了解病人病情及时制定治疗方案。  曾旭东始终保持着善良、宽厚、热情的性格,他常常到病房和患者促膝谈心,嘘寒问暖。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有许多医生和护士在节假日放弃休息和病人一起度过。在这里住院的患者都享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同时进一步做好基层护理工作,优质高效地服务病人,积极改善病房环境,尽量满足病人的不同需求,给病人营造了一个安静、舒适的诊治环境。曾旭东清楚地知道,科室管理不仅仅是医护人员与病人之间的管理,医护人员之间的协调合作更是科室发展的重要动力。在科室里,当遇到病情复杂的病人,大家会坐在一起探讨病情,医护之间相互协商,尊重各自的意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医疗护理方案,正是医护人员之间的这种亲密无间的合作,使得科室即使人员配置不足时,也能将极其繁忙的日常工作进行得有条不紊,在此基础上,医疗质量稳步提升,医疗安全得到保障,医疗工作也获得病人和家属的肯定和好评。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科室的不断发展,曾旭东注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和重用人才。他将培养和发展有潜力的优秀人才作为科室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先后派曾金波、张清源、周洁、尹文华赴武汉、北京、上海等城市知名医院进修学习,同时鼓励严福波等有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攻读研究生,为科室大发展不断注入西的血液,增强科室的技术力量。  在曾旭东的带领下,医生和护士紧密配合,团结协作,耳鼻咽喉科连续5年被评为医院先进科室,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医院的各科室排名中居前列。  风,是空气对流形成的;曾旭东的作风,是感情对流形成的。医院关怀他,信任他;他热爱医院,对医学事业精益求精;患者感激他,尊敬他,他更认真负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曾旭东就像一棵茂盛的大树,在春风的吹拂下,结出满树红花;他也像一位生命的守护神,给患者带来生命的春风。
2017-10 06
透射激情的人生 透射激情的人生    ——记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夏伟          见证外科发展  1978年,23岁的夏伟从医学院毕业后来到了孝感市中心医院,选择了外科,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当时的外科是大外科,需负责病人从头到脚的一切手术,因此每天接诊的病人很多,工作量非常大,这给了刚出校门的夏伟极好的锻炼机会。经过几年的摸爬滚打,夏伟逐渐成长为外科的一名“全科医生”。  80年代初,由于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脑血管病人急剧增多,亟需颅脑神经专业医师。1985年,随着外伤病人的增多,外科开始细分,夏伟主动要求到武汉同济医科大学进修。一年后,年仅31的夏伟便单枪匹马挑起了医院神经外科的大梁。当年,作为省青年医生代表,夏伟有幸参加了全国神经外科学会的成立大会。  神经外科是一个发展前景好、技术难度高、手术风险大的高尖端学科,俗称脑外科,而脑外科医生都是“与死神打交道的人”。多年来,夏伟怀着“悬壶济世,仁者爱人”的思想,用自己精湛的医术从死神手里夺回了无数病人的生命。他曾为古稀老人切除脑部肿瘤,也曾替十岁孩童修补破碎的心脏、肺叶。2000年,中央电视台《现在播报》节目现场播报了夏医师的一次开颅手术:成功地把一枚在人脑里“生长”了20年、长达6.5厘米的铁钉取出来,并彻底根治了折腾病人20年之久的癫痫病。  现在的神经外科已成为医院的重点专科,也拥有一支学历层次高、作风过硬、团结善战的人才梯队。每年,夏伟都要选派科室里优秀青年骨干赴北京、上海、广州行地进修学习,还先后安排3名医生攻读在职研究生。在他的带领下,神经外科目前有4项科研成果达到国家领先水平,2项获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省科技进步奖;科室人员发表在国家级杂志上的论文、专著有30多篇(部)。            我们这代人  夏伟出生在干部家庭,一直接受党的传统教育,经历过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上过山下过乡。在那个特定的历史环境里,他磨练出与农民一样的吃苦精神,也有着那个年代人们所特有的执着个性。  在“孔雀东南飞”的年代,单位许多有点能耐的人纷纷“飞”走了。正处于35岁人生奉献峰值期的夏伟,却拒绝了广州、上海等地的高薪诱聘,毅然决然地固守在曾留下他奋斗足迹的中心医院。“我们50年代出生的人,特别容易满足精神方面的富有,喜欢那种温馨、和谐的团队生活,也离不开已经形成多年的彼此信赖的生活圈。”拒绝高薪工作,放弃优裕生活,虽然被许多人认为是“傻冒”,但夏伟却一笑而过。的确,因为留恋自己医学生涯中拼搏过的地方,因为满足于病人感激的眼光、问寒问暖的关爱,经济上仍不富足的夏伟始终无怨无悔。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年轻人,他们从小就拥有我们无法比拟的物质上的富足,又因为接受现代教育,文化基点高,思想前卫,跟现代社会非常容易沟通,这都是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永远都无法企及的。”说起现在的年轻人,夏伟谈兴甚浓。“但是他们最欠缺的就是艰苦环境的磨练!”见多了社会上屡见不鲜的离婚、自杀事件,夏伟对年轻一代的“脆弱”痛惜不已。            年轻心态玩“出位”  在夏伟狭小的办公室里,记者被办公桌玻璃板下一张张神采飞扬的照片所吸引。“这都是我带着科室人员到外面旅游时拍的照片。这张是我们科室篮球队的全家福。”夏伟指着一张张照片逐个介绍,照片上头戴旅行帽,身穿球衣的夏伟“混迹”于一群年轻人中间,周身散发出一股与年龄不相符的活力。夏伟笑言自己虽然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但心态还比较年轻,总喜欢“与年轻人为伍”。作为颅脑外科医生,在经受比常人更多的工作压力之余,夏伟十分注重自己的生活质量。外出旅游采风,周末垂钓休闲,闲暇唱歌跳舞……他总将自己的假日生活安排得丰富多彩。“人是需要有动力的,会玩的人才会工作,工作的情趣才高。”夏伟进一步解释道,“玩好比人生加油站、充电器,在这个过程中,视野开阔了,激情迸发了,脑子更新了,再投入工作生活,开拓创新劲便又有了。”夏伟对现在的年轻医生提出了要“会做、会说、会写、会玩”的“四会”要求。会做,就是指医生治病救人的技术要非常娴熟;会说,就是要让病人相信你,使其树立战胜病痛的勇气;会写,就是要善于将自己工作经验的闪光点总结升华出来,在社会上形成感召力;会玩,就是玩出同事间真挚的感情,也玩出工作中所需的激情。“其中会玩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倡导人性化的社会,我们更应该在玩中释放工作上的压力,在玩中蓄积更大的潜能。”夏伟对玩有着独到的理解。
2017-10 06
用瞬间来定格永恒 用瞬间来定格永恒      ——记市中心医院普外科主任沈雄山  每个人的生活中,也许都有几次关键性的转变,这些转变往往在不经意间改变你人生的方向。沈雄山便是这样一位。能够成为一名医生,并成长为一名外科骨干,源于两次“阴差阳错”。  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年少时的沈雄山心中充满了五彩斑斓的梦。上中学时,他对物理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梦想自己将来成为一名物理学工程师。但是事与愿违,17岁高考那年,他被同济医科大学医疗系录取。尽管心中十分不情愿,但上大学后一接触解剖学、胚胎组织学等专业课,沈雄山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内科方面的病情分析、推理更是深深地吸引了他,他再次从中找到了乐趣。医学专业课程多,实践性强,而且很多内容需要记忆,相比其他学工、学农的高中同学多姿多彩的大学生活,他感慨颇深的一句话便是“学医的学生最辛苦!”尽管五年的大学生活都被忙、累充斥着,但沈雄山心里却是清爽的。  想起第一次到武汉协和医院临床实习的情景,沈雄山至今仍记忆犹新。当时护士长要求非常严格,手术衣穿没穿好、手套戴得规不规范,都在考察之列。在一次观摩医生做胃、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时,沈雄山一紧张,竟然把手套给戴错了。这台手术从早上一直做到下午三、四点,沈雄山便一直站立在手术台前拉钩。“有时拉累了,手稍微一松劲,老师一钳子就敲过来了。”就是这样一次次的严要求、高标准,使得刚入行的沈雄山便对一丝不苟的医学态度有了深刻的理解。  1986年毕业后,沈雄山被分配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工作。这次又是阴差阳错,本来是想学内科的他,被分到了医院外科。也是一阵不情愿,无奈、委屈……但每当看到一次成功的手术,便可使患者转危为安时,沈雄山都被这种立竿见影的效果所震惊,这又让他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支点,从此他与外科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时外科病人非常多,而整个科室只有19位医生。初来乍到的沈雄山,白天就上手术台,晚上就在值班室“充电”,工作之余便是学习。张克尽、李幼池、樊立、夏伟等前辈的敬业精神和过硬技术,都让沈雄山领悟到作为一名外科医生无尽的责任感和无尚的成就感。在他们的影响和指导下,参加工作一两个月,沈雄山便做了100例阑尾手术。  1989年的大年三十,沈雄山回云梦和妻子吃完团圆饭后,第二天就急着赶回医院值班。当时天正飘着鹅毛大雪,尽管大雪封路,但他仍骑着一辆旧自行车前行,硬是行了近三个小时才赶到医院。虽然迟到了一小会儿,但严肃的主任仍用双眼瞪他。想到自己平时费力写的病例,稍不合格就被撕被扔,沈雄山便满心委屈。“正是因为前辈们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才让我逐渐成长起来。”话回当初,沈雄山对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感激不已。  一名外科医生的成长,一般需要5-7年时间才谈得上专攻。1987年,全省肿瘤治疗水平较低,发病趋势上升,看到一位位在病痛中挣扎的患者,一种责任感便油然而生,此时,沈雄山便立志将肿瘤外科作为自己的专攻方向。雄心壮志和强烈的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一天天的勤学苦练,一次次的外出取经,使得沈雄山对肿瘤知识有了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肿瘤治疗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有一个完整的科学方案,手术前的化疗、手术后的放疗、手术期间的切除,整个程序都要非常严谨、规范。”在肿瘤医治方面,他不断创新,致力于开展新技术、新业务。  针对胰腺炎发病率高、治疗费用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现状,沈雄山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经验,改变传统的引流、造路手术治疗模式,而且根据病人需要开展个体化规范治疗方案,采取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单纯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弊端。上世纪90年代末,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危重病人,基本上没有死亡病例。  将美容观念引进到甲状腺肿瘤手术中,采用腔镜甲状腺切除手术,术后完全无疤痕;对乳腺增生、慢性乳腺炎等症状,利用自己研制的中药进行内服外敷治疗,效果良好;在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引进双吻合器技术,提高了保肛比例……一系列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促进了科室的迅猛发展:科室治疗的胃癌病人术后的五年生存率达40%,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成功率达95%以上;开展的数十例复杂肠瘘病人治疗成功率为100%。  有过两年援外经验的他,在援助阿尔及利亚期间为非洲人民做的手术达到近千台,在他离别非洲时,一名叫穆哈迈德的农场主真切的说:“我们对中国医疗队员印象很深,你们的医疗技术真棒。”现在的沈雄山,着意培养年轻医生的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他对部室年轻人要求特别严。“我的成长得益于老师和前辈们当初的严格要求,未来在于年轻人的继承和创新,我一定要尽职尽责把这支接力棒传好!”他鼓励年轻医生学习进修,经常给他们创造动手的机会,帮他们制定专攻方向。一有时间,严肃的他还会带着部室年轻人打篮球、下围棋,以调剂生活,交流感情。目前,他正带着这帮干劲十足的伙伴朝着创建省级重点专科冲刺。
2017-10 06
市中心医院党员专家队赴孝感学院义诊 10月20日,市中心医院内科、外科、妇科和眼科六名党员组成的专家队来到孝感学院教学楼一楼,免费为该校教职工义诊。  尽管小雨不断,但专家们的热情丝毫不减。部分老师有高密度脂蛋白增高的现象,有的是单纯性增高,有的是伴随甘油三脂等其它指标增高,医院心血管内科的专家李睿一一做了解释,并叮嘱老师们平时要注意饮食。一位87岁的离退休老师特意带来了病历,他是多年的糖尿病患者,听说内分泌内科专家管晓峰来了,专程前来咨询。经过管医生耐心细致的解答,老人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神经外科的专家夏伟也没有闲着,为一位年青老师的外伤问题忙碌着。  据悉,两院已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将共同承担医学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
2017-10 06
医院副院长李卫民就22种药品的降价答记者问 10月10日起,孝感市中心医院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文件精神,率先在全市对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实行了降价。记者就有关问题采访了市中心医院副院长李卫民。  记者:李院长,市中心医院从10月10日起对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实行了降价,您能不能把这一情况介绍一下?  李卫民:可以的。根据国家发改委文件精神,各医疗机构要对部分药品实行降价,尽管此次医院并未接到正式通知,但为使群众尽快得到这次降价的好处,医院及时并率先在全市实行了药品降价。此次国家降价药品共22种,400多个剂型规格,平均降价幅度40%。在我院涉及到的降价药品有22种,64个品规,平均降价幅度在3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药品为替硝唑,降幅达80.07%。  记者:此次药品降价与以往的几次有什么不同吗?  李卫民:国家从1997年至2004年的数次药品降价,降幅最高的一次在去年,仅为30%。相比而言,今天起执行的这次药品降价,幅度一下子达到40%,降价的又都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大的高档头孢类抗生素等品种,如氧氟沙星、氟罗沙星、环丙沙星、头孢他啶、阿奇霉素……等,可以说此次让老百姓享受到的实惠更多。  记者:市中心医院为什么在药品降价上反应如此之快?  李卫民:这次药品降价是医院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率先在全市实行药品降价格。多年来,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我院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从而使我院得到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医院各项医疗设备先进而且齐全,卫生技术人才济济。我们全院职工非常感谢党和政府及全市人民多年来对我院的关心与支持。所以,率先在全市实行药品降价,既是党员先进性实质性的体现。也是我们医院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和取信以民,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医院的一种形式。  记者:实行药品降价后,医院会把药品降价的优惠费用转嫁到其它收费中收取吗?  李卫民:绝对不会。医院的各项收费都是经过物价部门严格控制和严格把关的。医院向病人收费时,各项费用都在发票上写得清清楚楚。在医院门诊、住院部都安置有电子触摸屏,病友如对各项医疗、药品价格不清楚的,可直接查询;凡住院的病友每日都可以到病区护士服务站计算机网络上查询自己每天的医疗费用情况;医保病人住院用到非医保药时,医生也会及时告知。参保病人出院时,住院收费室将向其提供住院期间的用药明细清单。同时,医院还设有投诉电话,各位病友如对医疗、药品收费有异意的,可及时向医院纪检部门反映。  记者:那此次药品降价会对医院收入有较大影响吗?药品降价后医疗质量能有保证吗?  李卫民:是的,降价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医院的收入,人民的利益高于医院的利益,医院的这点损失算不了什么。全院职工对于药品降价都是支持和拥护的,我们会以人民生命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来对待这一问题。孝感市中心医院有着140年建院历史,是全市规模最大的一所集医疗、预防、科研、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医院,医院靠的就是一流技术和一流服务。可以说,没有优质高效的诊疗技术,就没有孝感市中心医院今天的辉煌。现在,医院门诊的医生每天包括节假日都有高年资的医疗专家和技术骨干,医疗质量不会有任何问题。  记者:那对于药品降价造成的损失,医院准备采取哪些弥补措施?  李卫民:首先,我们将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结合目前正在开展的“党员先进性”活动,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爱岗敬业的热情;其二,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强医院的内涵建设,以制度治院,以法治院,增收节支,开源节流。其三,进一步改善服务态度,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病人,为了一切病人”的服务思想和服务观点,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努力塑造一个高效、优质的医院形象。其四,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狠抓新技术、新业务的开展,充分发挥我院在区域中的绝对技术优势,激励业务人员学技术、钻业务,以最精湛的医疗技术来拓展医疗辐射范围,服务于社会,造福于人民。  记者:谢谢李院长接受我们的采访。  李卫民:谢谢。
2017-10 06
细微之处体现人性化服务 10月16日,当云梦下辛店刘女士再次来到市中心医院心超室时发现,分散在各检查室门口的休息椅集中到了宽敞的休息区,过去连走廊里都站着焦急候检人群的情况没有了。这一改变让刘女士感到,医院的服务每一天都在转变。  随着医院门诊量的不断增加和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的下调,需要进行超声检查的病人大幅增多。由于走廊候诊椅的摆放分散导致每天上午就诊的高峰期,心超科各检查室门口尤为人多,候检的病友、取检查结果的家属都坐在一起,如遇到有集体体检病人时,更加显得有点混杂。心超科针对此问题,及时调整了布局,将分散的休息椅集中到宽敞的大厅,建立统一的候诊区,由专人负责排号和检查结果的发放。并在休息区安置电视和影碟机,为候检病友播放健康知识影碟,供应免费饮水,尽可能为来检查的病友们提供一个温馨的环境。  小小的改动却彰显了医院人性化服务,病友既可以安心坐着观看电视,又不用担心耽误了检查时间,细微之处体现出心超科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受到患者及家属欢迎。
2017-10 06
医院22种药品实行降价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出通知,决定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孝感市中心医院今日起实行降价。    孝感中心医院此次降价药品共22种,涉及64个品种规格,平均降价幅度30%左右,最大降价幅度药品为替硝唑,降幅达80.07%。为使群众真正得到这次降价的好处,医院将会认真落实有关政策。    据悉,国家发改委会同卫生部等相关部门在降价方案出台的同时,出台了相关配套措施。一是将医院销售22种降价药品的实际加成率严格限制在15%以内;二是暂停22种药品的集中招标采购;三是加强对医院合理用药的监管,要求各级各类医院销售降价药品不能因降价发生数量变化。
2017-10 06
黄金周医院看病热 “十一”黄金周是大家休闲度假的好日子,可孝感市中心医院由于实行“无假日门诊”,医生护士们反而比平常更忙。从医院统计的数据来看。医院“十一”期间,日均门诊接近1100人次,较9月份平均门诊人次和去年同期都有10%的增长;平均每天开展手术18台次.医院业务工作在黄金周期间是有增无减.           黄金周美容成时尚    “十一”期间,许多爱美的女性利用七天长假,好好地把自己的形象“修整”一番。市中心医院美容整形科在黄金周就迎来了整容高峰。“国庆期间平均手术量约是平时的三到五倍。”美容科的彭主任介绍说。来到该院求美者,选择的项目多为去眼袋、隆鼻、吸脂、除皱的,一些求美者甚至希望能够把自己打造成韩式人造美女。“其实每年长假时间来美容的人都比较多,这是因为一些美容手术需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做完美容手术之后,需要一段时间的休息才能恢复,因此许多女性选择长假进行整形也就不足为奇了。”彭主任分析说。           感冒、心脑血管成节日病    长假期间,感冒、心脑血管疾病、急性胃肠炎成了医院的“主打病”。市中心医院门诊部的彭主任介绍说,“十一”期间因患感冒而到市中心医院求诊以及住院的病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主要是国庆期间冷空气来袭,昼夜温差大,许多患者来不及适应”。另外急性胃肠炎的患者比平时也增加了两成左右,这主要是因为吃东西太杂,没有规律,而且生冷的较多引起的。而因为饮酒过量恶心、呕吐的患者则比平时至少多了一半。长假期间,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老年人也比平时明显增多。市一医院的神经内科专家汪医生说,这主要是因为过节家里聚会,老人情绪比较激动,而且又有些劳累。还有一些老年患者是因为平时吃饭很有规律,而节日期间因为和家人聚餐,晚餐吃得比较多,诱发心脏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