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生命之重,铸医者匠心。为充分发挥名医典型引领作用,集中展示名医风采,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孝感晚报联合孝感市中心医院开设“杏林之星——我身边的好医生”栏目,陆续推出口碑相传、德艺双馨的“杏林之星”。
人物简介:武汉大学医学院硕士研究生,现为神经内科专业学科带头人。现任武汉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常委、第一届湖北省预防与控制学会委员、武汉市神经免疫学会委员、孝感市内科学会委员;曾任湖北省神经康复学会青年委员。
大脑这个神经中枢以及绵延到人的脊椎、腰椎等身体各处的神经系统,结构复杂而精细,稍有损伤,轻则功能缺失,重则危及生命,因此被称为“生命禁区”。神经内科是大脑中枢神经、周围神经和肌肉疾病的内科治疗,因而也是最具挑战、最高难度的医学领域之一。
30年医路向前,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学科主任李庭毅带领团队在这片生命的禁区里攻坚克难,笃行不倦。
最朴素的愿望 为人解除病痛
李庭毅清楚地记得童年时期“眼镜爹爹”饱受疾病折磨的情形,那正是疼爱他的外公。“眼镜爹爹”的心愿是能住一次院,得到好的治疗,可因 家境贫寒未能如愿。后来李庭毅高考后填报志愿,母亲坚决要求他学医,“我也希望自己能为人解除病痛,医学在我心里很神圣,治病救人可以积德。”李庭毅始终相信一句老话:“能不近仙,德不近佛,不能为医。”在他看来,所谓医德最重要的是医疗技术“,病看不好,说再多也没有用”。
李庭毅出生于1971年6月,1993年成为一名医生。他从神经内科干起,后来辗转到急诊科、发热门诊,非典时期他正是发热门诊主任,2013年他又回到神经内科,担任学科主任兼神经内科二病区主任。在2020年疫情中,他作为医院隔离区负责人坚守数月有余。
在孝感市中心医院,李庭毅是门诊接诊量最多的专家之一,网约号通常提前三四天被抢光,他的患者来自省内各地甚至包括武汉。
患者的信任是对医生精湛医术的有力证明,精湛的医术又从哪里来?李庭毅的回答是:“在于学习,我每一天都在学习,没有哪一天放弃过学习。”20年前,他就把孝感市中心医院图书馆的书都翻遍了,医路生涯里更是遍访名师,他和武汉同济、协和、省人民医院、中南医院的神经内科领域专家都是朋友。
热爱学习的他先后到北京、上海、武汉、郑州等国内知名医院进修5次,每次进修他都会带回一项国内领先的顶尖技术,填补孝感区域空白。2016年,他从上海同济医院进修回来,开展了全脑血管造影神经介入,彼时这项技术在省内顶尖医院也没有全覆盖,而在孝感区域内,四年后神经介入才兴起。2019年,他从郑大一附院进修回来,开展了孝感区域内第一例急性脑梗死取栓,该项技术被称为目前全球最先进的脑梗死治疗技术。此外,他还带领团队在孝感区域内率先开展了肌电图、诱发电位检查、第一例全脑血管造影、第一例颈动脉支架植入、第一例脑动脉瘤弹簧填塞术、第一例急性脑梗死支架取栓术、神经心理学评估与治疗、眩晕的规范化治疗等。
从医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而一个热爱学习的医生,顺其自然成就了精湛的医术,也实现了他曾经最朴素的梦想:为人解除病痛。
最可贵的坚持 把病看准看透
神经内科有“三多”:疑难杂症多,危重病人多,高难度手术多。这个科室的四级手术(手术等级通常可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级手术指的是手术过程复杂、风险度大的各种手术)率近九成,排全内科第一。这个领域的疾病对人们来说负担极重,其中脑卒中因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残疾率高、复发率高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作为一位“神经系统工程师”,李庭毅经历过许多故事,有感动、有欣慰,也有温暖。
今年初,一位正在备战高考的女孩因突发眼睑下垂前来就诊。此前女孩出现过该症状,在外地某医院以激素治疗,虽解决了眼睑下垂的问题,却导致身体肥胖、失眠困扰。此次复发,导致家长情绪崩溃,女孩也万分焦虑。李庭毅仔细问诊,诊断为重症肌无力。病情凶险,若不及时处理,将致全身肌肉无力,最终因呼吸无力导致呼吸衰竭。李庭毅团队采用国内前沿技术,运用基本临床治疗加神经免疫治疗,十余天后奇迹出现,患者症状完全消失,身材苗条了,睡眠也好了。
一位五旬大叔,不明原因无法起床,在某省级医院住院一月有余不见 好转,家属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找到李庭毅。仅仅花了三分钟时间,临床经 验丰富的李庭毅抽丝剥茧揪出了“元凶”,诊断为帕金森疾病。经药物治 疗,患者五天就下床走路了。李庭毅解释说“:帕金森的显著特征是身体震颤,但少数时候并无震颤,就算是有经验的医生可能也很难分辨。”
一位高校教师,起初出现头昏症状时没有重视,直到有一天昏倒在地,四肢瘫痪,瞳孔变大,送到医院时接近死亡。李庭毅迅速评估检查,诊断为急性脑血栓。用上最先进的取栓技术,患者很快清醒过来,未留下任何后遗症,如今过上了吹拉弹唱的悠闲生活。他总说,是李庭毅为他抢回了一条命。
还有一位在武汉名牌大学读书的男孩,因持续性心慌,心脏彩超做了 20多次,心电图单子厚厚一摞,甚至做过心脏手术,然而问题一直没得到解决,以致无法继续学业,濒临退学。家长慕名找到李庭毅,诊断为神经心理性疾病。经过药物治疗,患者症状很快消失,顺利复学,毕业后进入国内知名企业,后到加拿大留学。每年李庭毅都会收到男孩发来的明信片和感谢短信。
“把病看准看透,就是对患者高度负责。”这样妙手回春的故事很多,李庭毅讲述起来没有什么豪言壮语,游走在生命禁区护航生命,浇灌下的汗水与心血,他比别人更懂得其中的滋味。
最赤诚的护航是医者,亦师者
时光荏苒,弹指之间。在挥汗于诊室,穿梭于病房的路上,李庭毅总是步履匆匆。一路走来,他见证了医院的华丽蜕变,也为医院付出了人生中最宝贵的年华。经过10年的发展,神经内科从40张病床发展到170张病床,从1个病区发展到3个病区、40多名医生,创建了省重点专科、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国家级脑卒中筛查基地,加入了省卒中联盟。
年过半百的他,将传道授业视为和治病救人一样重要的责任。他在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咸宁医学院带了15年的课,无论有多忙,坚持每周去给学生们上课。在学生无记名评课中,他的成绩一直保持着全院最优水平。
提起神经内科的团队,他的目光是温情的,引以为豪的。他们医术精湛,雷厉风行,其中大王丽医生曾到爱尔兰精神卫生中心进修,小王丽医生入列“湖北省十大金牌取栓师”。
“快乐生活,用心工作。”这是他对团队的嘱咐。家庭琐事他常常帮忙,但业务上容不得丝毫马虎。他还时常请来省内神经内科领域最优秀的专家来医院讲课、查房,为大家提供学习机会。神经学博大精深,有很多亚专业,他给每个医生定专业,鼓励他们对口进修。上海瑞金医院、北京天坛医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宣武医院,这些被称为国内“神经内科终极治疗机构”的医院,都有他的团队医生进修的身影。这个团队积极进取、友爱互助,一位在此实习过的武汉大学研究生,毕业时只投出一份简历,称自己认准的就是这个团队的氛围。
“李主任非常擅长和患者沟通。”神内二病区住院医师阳玉洁说,科室里让大家感觉很难沟通的患者都由李庭毅亲自上场,他会站在患者的角度,用非常生活化的形象语言去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往往令人心悦诚服。
是医者,亦师者,一面是治病救人,一面是传承医术,不同的身份,相同的使命。心怀敬畏,保持热爱,始终把医学看得很神圣,这是李庭毅坚守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