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名平凡的护士,用饱满的热情、温暖的语言、真挚的眼神、娴熟的专业技术,为患者送去炙热的爱心;她是一名普通的专科护士,但以对工作、对病人严谨专业认真负责的行动,赢来了病人、家属及各级领导的赞誉。她就是“微笑天使”——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肖瑾。
用仁心对待每一位患者
“我老爸一定要肖瑾护士看伤口才行。”2022年12月17日,李某父子情绪激动地在急诊外科换药室门口说道。12月上旬,64岁的李某患病毒性肺炎,有心衰和糖尿病等基础性疾病,在患者骶尾部有压力性损伤创面,因病情需要长期卧床观察治疗。但因受疫情影响,医院收治病人需按患者病情调整,李某被收治其他病区,定期来会诊换药。当天正好科室专科护士肖瑾轮休,由其他值班医生换药,但由于患者对之前肖护士治疗效果满意,点名找肖护士换药。
得知这一情况,值班护士朱燕立即电话联系肖瑾:“肖老师,之前找您换药的病人,今天来了,点名找你换药,怎么办?”“你和病人说,让他在换药室休息一下,我马上到!”挂了电话后,肖瑾10分钟内赶到科室,一次“双向奔赴”的紧急出诊就此开始。
不到半个小时,在专科护士和患者的熟练配合下,便完成了一系列伤口治疗过程,李某的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看到伤口好转,现在放心很多了。”李某高兴地说道。其儿子同样表示,全家人终于心安了,非常感谢肖护士的用心帮助。
从2020年进修学习回来后,像这样点名要护士肖瑾伤口换药和紧急会诊的情况在科室很常见,科室其他同事会立即电话联系她,不管在上班还是休息,都会在第一时间回复,尽早为患者分忧解难。
勤于钻研强能力
在临床工作中,肖瑾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主持开展新技术新业务3项,专利2项,撰写专科论文数篇,同时开展科室伤口亚专科小组的工作,落实护理会诊、提升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的护理质量和团队护理能力。开展慢创患者延伸护理服务,推进护士之约系列活动,参与创面治疗患者住院全过程,协同医生开展业务,完成专科个案,推进院级压力性损伤示范病房工作开展,提高小组团队业务能力,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因为急诊外科病种多且复杂,为培养理论强、技术硬的护理队伍,肖瑾协助护士长根据本科疾病的特点,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科室工作计划,及时修订护理常规及工作流程,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有序的护理服务。组织护理疑难病例讨论及护理查房,参加并指导危重、抢救、特殊检查及重点患者的护理。对科室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组织分析,加强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医护、护护间配合与协作。
由于表现突出,肖瑾在工作期间连续被评为优秀护士、先进工作者、微笑天使、优秀带教老师等荣誉称号。然而这些荣誉并没有让她骄傲自满,而是成为鞭策她继续前进的动力。
舍小家顾大家勇担当
2022年疫情期间,肖瑾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经常加班加点地采核酸。常态化核酸、全员核酸,还有入户、追阳……需要担负的防疫任务一再加码。每当医院下达核酸采集任务,主任、护士长抽调人员的时候,她都主动报名,为了不影响当日科室医疗护理工作,她经常白天完成本职工作,晚上完成核酸采集任务,一路走来,表现突出,成绩有目共睹。
2022年12月4日,急诊外科接到通知作为封控病房,收治新冠病人,原本已经下夜班回家休息的肖瑾,听说这一消息后,毅然选择了舍小家顾大家,撇下家中6岁的儿子,主动向护士长请缨,进入封控病房,吃住都在科里应付,就是为了不影响科室整体工作的开展。她顶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耐心细致地做好在院患者的护理治疗和疫情封控工作,关注患者心理健康,现场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消除他们的恐慌心理。在护理人力不足的情况下,她放弃休息时间,主动加班加点,每天轮轴工作14个小时,因为许久没有回到家,一直住在科室里,她的儿子非常想念她,却只能通过视频电话见面,儿子在电话里说:“妈妈加油!早日战胜病毒,我想你早点回家。”听到儿子的声音,顷刻间,肖瑾双眼噙满幸福的泪水。
在疫情管理放开后,科室医护人员大多数人都“阳”了,肺炎病人数量也急剧增多,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可想而知。肖瑾护士在自己高热39.8℃的情况下,主动要求带病上岗。在随后的十多天里,为保证危重患者能在第一时间内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和治疗,她都是与病人零距离接触,病房随处都可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虽然没干出惊天动地的伟业,却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护士的天职。肖瑾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原则,实行“微笑”服务,真正做到了一切为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对本职工作都能够出色地完成,对领导部署的指令性任务更是能够一丝不苟地,不折不扣地完成,受到同事们的一致认同和称赞。
工作中的肖瑾是一个有“心”的护士,她认为当护士首先要具备和病人沟通的技巧,那就是“微笑”服务,微笑了,病人才能感受你的态度、你的亲近,否则,护患之间就会构成隔阂,很难融洽起来。工作中的她总是面带笑容,无论进病房,还是治疗时,亦或平日闲暇,只要应对病人,她都是以笑相迎,认真询问,耐心解答,并且做到百问不厌,百答不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