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室导航 >其他 >输血科 >医疗特色
临床治疗---血液治疗性单采技术
时间:2024-12-24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本站编辑 阅读量:43

一、定义:

治疗性血液成分单采技术(therapeutichemapheresis)是指通过设置血细胞分离机相关程序,采集患者血液后,进行病理成分分离、去除或置换,同时对患者进行正常血液成分的回输和适当补充血液制剂或替代溶液,去除或减少血液中病理性成分对患者的致病作用,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目的的临床治疗技术。

二、分类及标准:

1、治疗性红细胞单采技术:该项技术单采量,依据患者单采前的血细胞比容(hematocrit,HCT),以及单采后拟达到的目标HCT确定,目标HCT可降至≤正常参考值;自抗凝全血中,每去除200mL下沉红细胞,可使患者的血红蛋白值下降10g/L。治疗性红细胞单采过程中,依据患者疾病变化或耐受情况,可补充30%~100%单采量的生理盐水或白蛋白溶液。治疗性红细胞单采的治疗周期,可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及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制定。

2、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技术:每次治疗性白细胞单采治疗,可以去除患者体内30%~60%白细胞,其治疗频率为1次/d,或根据患者白细胞计数进行调整,直至患者白细胞增多相关症状缓解。患者接受该项技术治疗过程中,可适当补充晶体溶液、白蛋白溶液或血浆。

3、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技术:每次治疗性血小板单采治疗,可以去除患者体内30%~60%血小板。采取该项技术的治疗频率为1次/d,或根据患者病情进行个体化调整,直至患者的血小板计数达到目标水平。

4、治疗性红细胞置换技术:该项技术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疾病严重程度及HCT,以及临床耐受情况,调整红细胞置换量。置换液为交叉配血相合的去白细胞红细胞。1次治疗性红细胞置换,即为1个疗程。

三、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枸橼酸盐中毒、血容量失衡、变态反应、低蛋白血症、感染、反跳现象、凝血功能障碍、静脉穿刺血肿、机械损伤性溶血、低体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