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是指过敏性紫癜时肾实质受累而言,临床上在病程中(包括病程6个月以内)出现血尿和(或)蛋白尿.是过敏性紫癜(HSP)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儿童最常见的继发性肾脏疾病.肾脏损害程度直接影响着疾病的严重性及预后。作为儿科护士,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关注患儿的身体状况,以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更好地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
我科收治了一例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三级)的疑难危重患儿。该患儿入院时表现为明显的皮肤紫癜、关节疼痛以及肾功能异常,隐血3+,尿蛋白2+,尿红细胞227/uI,建议行24小时尿蛋白检查,尿蛋白检查示:24小时尿量 1500ml,24小时尿蛋白定量 1856.1mg。在治疗过程中,患儿的病情反复,多次出现血尿、蛋白尿等严重症状。需要行肾脏穿刺术进一步诊断。这给我们的治疗和护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针对这一病例,我们组织了此次疑难危重病例讨论。邀请了儿童重症医学科、儿科一、儿科二、儿童保健科及儿科专科护士参加。此次疑难危重讨论由儿科一徐晶晶主持。首先由徐晶晶详细介绍了该患儿的基本情况,针对患儿的病情特点,提出疑难问题,包括肾脏穿刺前后的准备,注意事项、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如何控制感染、调整饮食结构等方面。先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大家进行分组讨论,现场氛围活跃,大家各抒己见,说出自己的观点,最后由组长进行总结。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探讨,各位老师及专科护士纷纷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护理方面,肾穿术后应绝对卧床休息6-8小时, 24小时不下床,术后一周内禁止剧烈活动。平卧可使腰部处于静止状态,防穿刺点受体位影响牵拉出血。另外,体重压迫穿刺点可防止出血。心电监护24小时,注意检测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24小时后可下床及少量活动,但3天之内仍尽量减少活动,不可洗澡。多饮水,以尽快排出少量凝血块,留取第一次小便送检。我们密切关注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观察皮疹形态、数量、分布,是否反复出现。落实三短九洁,穿着宽松、柔软的衣服。皮肤若有痒感,应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和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
还加强了与患儿家属的沟通,向他们普及紫癜性肾炎的相关知识,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食欲。给予清淡易消化的低盐、优质蛋白饮食适当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摄入,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避免发生负氮平衡,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儿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皮肤紫癜逐渐消退,关节疼痛得到缓解,尿蛋白定量逐渐恢复正常。
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彰显了我们团队的专业水平和协作精神,也为今后类似病例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我们还需加强了患儿的心理护理,帮助患儿和家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应及时发现患者心理状态,作好思想转变工作向家属解释此病的起因和作用,认真细致的分析病情多做解释,树立乐观情绪及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减轻家属的心理负担,争取家属合作积极配合治疗。回顾这次疑难危重病例的讨论过程,我们深刻认识到护士在患儿康复过程中的重要性。作为儿科护士,我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还需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患儿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团队建设,提升护理服务质量。我们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护理理念和技术手段,为患儿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同时,我们还将积极开展科普宣传工作,提高家长对紫癜性肾炎等儿科疾病的认知水平,为患儿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 氛围。儿科护士在紫癜性肾炎等疑难危重病例的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积极参与疑难危重病例讨论、提高护理技能水平以及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我们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战胜疾病,重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