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段宝贵而充实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III病区实习期间,我作为一名护理实习生,不仅见证了医学知识的深邃与广博,更亲身体验了医护工作的艰辛与伟大。从初入科室的忐忑不安,到如今能够熟练应对日常护理工作,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成长。
在实习前,通过学校的系统学习,我对呼吸系统的解剖生理、常见疾病有了一定的了解。然而,理论知识往往显得抽象而难以捉摸。进入呼吸科后,这些理论知识仿佛被赋予了生命,每一次的临床实践都让我对它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我满怀期待地踏入了呼吸科实习的第一天,心中既有紧张也有兴奋,我跟着带教老师文梦婷做了晨间护理,为患者整理床铺桌椅,了解了科室环境,仪器设备及药物的摆放位置,每一处都显得井然有序,并设有明显的标识,以便我们能够精准拿取,真不愧是“5s”示范病区。
实习期间,我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技能的追求。每周一下午的培训课程我都会积极参与,认真倾听并做好笔记,不懂的知识我会向老师们请教,在挂药时,有好多患者会询问药物的作用,我一下就愣住了,只好回答说我是实习生还不太了解,我去问一下老师,之后我的带教老师耐心的教会了我科室常见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科室慢病患者居多,很多患者都长期使用吸入剂,文梦婷老师重点和我讲解了吸入剂的重要性,并且教会我使用方法,我现在可以单独给患者指导了。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繁琐而细致,从基础的生命体征监测、氧气吸入、雾化吸入,到复杂的呼吸机使用等,每一项操作都需要我们护士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和操作技能。在文老师的耐心指导下,我逐渐掌握了这些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此外,我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和感受,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和安慰。
记得我刚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老师教我打刚针,虽然我打进了,但老师告诉我进针角度有点高,皮肤也得绷紧,于是我记住老师的话,盼着下一个能打针的机会,最终,我终于做到了,心里是又紧张又激动的,文老师表扬了我的进步,指出来了我的不足,让我在打针输液上有了更强的信心。同时,我发现部分患者在得知将由实习生进行操作时,会表现出明显的担忧、疑虑甚至拒绝。他们担心实习生的技术不够熟练,害怕打不进或打漏,疼痛加剧;所以,有过硬的技术才是赢得患者信任的关键。因此,我也在不断练习扎针,确保动作熟练、准确,并且,也要向患者耐心细致的解释,让患者更加信任实习生,可以给实习生打针的机会。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患者往往因为病情的困扰而情绪低落、焦虑不安。作为护士,我们不仅是治疗的执行者,更是患者心灵的慰藉者。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对于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增强治疗信心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实习期间,我跟着文老师穿梭在病房里,看着老师做宣教,做护理,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温和的语气、关切的眼神和耐心的倾听来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让他们在病痛中感受到温暖与希望。除了专业的护理操作外,还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无论是为行动不便的患者整理床铺、调整输液速度,还是为焦虑不安的患者提供心理疏导、鼓励他们积极配合治疗,我都尽我所能地为他们提供贴心的服务。我相信,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对于患者来说却是莫大的安慰与支持。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这个大家庭中,我也深刻感受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医生、护士、等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共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回顾这段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实习经历,我深感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用的操作技能,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有效沟通、如何体现人文关怀、如何在团队协作中发挥自己的作用。这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将伴随我走过未来的职业生涯之路。我深知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知识需要学习、很多的技能需要掌握。但我相信只要我保持对医学事业的热爱和追求、不断学习和进步、就一定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护士为患者的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