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命永不言弃
时间:2017-10-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晓塘孙小伟
阅读量:12
分享到
一名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因家境困难和病情危重,家属二次想放弃治疗。本着对生命珍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克服了困难,施仁心仁术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对生命永不言弃
通迅员:徐晓塘 孙小伟
5月16日,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到一名从外院转入的产后大出血病人。入院时,产妇全身出血不止,呈休克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专家组抢救,抽血检查发现,产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大幅度下降,确诊为产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专家组马上采取输血、止血、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终于使病人度过了危险期。
困难一:持续作战
24小时连续工作不休息,在重症监护室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忙碌的医护人员中,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叫苦。有的人来不及向爱人请假,有的人来不及向孩子解释,更多的人来不及赶回家吃饭,饿着肚子工作。
从病人身体下面抽出垫子时,强烈的血腥味弥漫整个病室,熏得主管护士王道霞连连作呕。因为大小便失禁,病人的尿液溅到了口罩和衣服上,她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继续用手上的毛巾轻轻地帮病人擦洗身上的血迹。病人病情反复得历害,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治疗,重症监护室主任彭清臻不顾疲劳不辞辛苦地为病人研究并实施治疗方案,眼睛几乎没有合过。请来会诊的产科和血液内科的专家,本来只要提出诊治建议即尽到责任了,可是他们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困难二:说服家属
第二天清早,病人来了一批家属,共六、七个人,商量着要带病人回去。一位年龄最大、自称是夫家大伯的人对彭清臻主任说:“你不了解情况,她当家的出门打工才几个月,没赚到多少钱呀!家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娃,这个媳妇长年生病,生活都成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治疗,只怕会落得人财两空。就让我们拖回去,死也要死在家里。”
彭主任听完家属的话,想了一会儿,镇定地说:“你们讲的的确是事实,我们知道你们很为难,可是话又说回来,谁又没有难处呢,关键是要看怎么战胜困难。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不能耽搁病人哪,她只有三十四岁,这么年轻,你们拖回去,她丈夫回来后怎么想,孩子又怎么办?我们医生肯定是一条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说完这些话,家属们都不作声了。 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继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说服他们,嗓子都说哑了,好不容易打消带回家的念头。
困难三:再次说服家属
到了中午,病人血压又开始不稳定了,血还是少量在出。听说了病情后,家属们又堵在了病房外面,再次提出放弃治疗的要求,并解释说不是不相信医院,埋怨医务人员不尽职,实在是因为经济困难经不起折腾。
一时,哭泣声、惋惜声充斥着整个走廊。护士长吴克艳再次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她说:“我在妇产科工作了十年,对妇产科的病人最有感情,类似这样的情况,也看到过不少,能在医院救活的也不是少数。现在的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患者还是有希望的,只要你们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救助病人。”
沉默过后,还是沉默。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终于有一位家属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希望你们能让病人坚持到她爱人回来。”这样平淡的一句话,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是信任医生同意治疗,还是怀疑医生施加压力呢?不管怎样,还是要救病人!止血、输血、输血浆、输冷沉淀、查血凝三项、查血常规......一切仍然按程序进行。 苍天不负有心人,医护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18日,病人终于意识清醒了,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20日,从山东匆忙赶回的病人丈夫,一进病房便听说了这个好消息,他紧紧地拉着医生和护士的手,激动地说:“非常谢谢你们,是你们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照顾使我爱人获得了新生,创造了医疗新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