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老护士的职场处境,一直颇受业内热议,有的说 40+的老护士就该被职场抛弃,因为干不动了:有的说 40+的老护士应该转岗去看大门,老了看大门最适合;也有的说 40+的老护士应该跟年轻护士一样熬夜班,直到退休……众说纷纭,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怎么说都对。对于没上40+的护士,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当然希望老护士被踢出科室,少一个竞争对手,那对于熬不动夜班的老护士来说,难道真的只能怨天尤人,坐以待毙吗?今天我们来聊一聊,40+的护士究竟该如何优雅又体面地渡完职场余生。
首先,正确认识自己,承认年老带来的体力下降
作为从护了半辈子的老护士,看遍了人间的生老病死,看透了世间的变幻无常,参与护理了不同病人的人生,那我们认识过自己吗?人体衰老是自然规律,活在世间的任何人都无法避免,既然如此,何必在职场这一亩三分地里斤斤计较,争个不停?认识自己,认识护理职业的现状,认识自己在科室中比不上年轻护士的精力和体力,认识自己的天赋和优势,从职场竞争的角色中解脱出来,规划余生,也许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老护士在病房,要心存感恩
作为从事了半生的老护士,40+仍在一线劳作,不要抱怨,要认真工作。虽然工作辛苦,甚至被人排挤,只要在病房的一天,就要认真坚守岗位,服务好每位病人。
影响世界的四大杰出女性特蕾沙修女曾说“人们经常是不讲道理的、没有逻辑的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不管怎样,你要原谅他们”。老护士在职场中鲜少有上升的机会,没有背景,也鲜少有调岗的机会,既然如此,改变别人不如改变自己,调整心态,多读书,拓宽眼界和格局,虽然不是每个老护士都如特蕾沙修女一样慈悲,但通过读书,我们会明白一个道理,护士职业虽是服务人的职业,但也是为自己积功累德的工作。老护士40+还能身康体健在病房为病人服务,能付出是福气,要心存感恩,上天让我们成为护士,我们要善用良能,通过穿越别人的生老病死,圆满自己的人格。
然后,要有向死而生的精神,深耕信仰
作为 40+的老护士,儿女已长大,身体渐衰老,离退休还剩10来年, ,向上又无望,离开奉献了半生的体制觉得可惜!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自己,也看透了护士职业,,对于40+的老护士,已是不惑的年纪,上有老,下有小,体能衰老,生活工作一地鸡毛,连狗都嫌的年纪,倒计时的职业生涯,那么我们就要有向死而生的精神,每一天都不空过。
在病房生死病死看多了,有没有发现,善终对一个人来说是福气。而信仰让我们放下内心的纷争,在残酷的职场生涯中有喘息的机会。老护士在职场余生,除了继续深耕技术,更要淡泊名利,深耕信仰,该让贤的让贤,该服管要服管,前路漫漫,当克己,当慎独,磨棱角,退优越,沉下心。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老护士在科室,如果领导同事尊重你,要感恩;领导同事嫌弃你,也无需抱怨,今日你白发被嫌弃,明日她自己依然要走同样的生老病死之路,彼此彼此,半斤八两,看淡了,向死而生,为自己优雅的退场作好准备
再有,开拓眼界,避免内耗
体制内老护士如果还在熬夜,记住,一定要好好爱自己这个衰老的身体,它如机器也需要 4S保养,保养好身体,才能渡完职场余生。人到中年,要去尝试,感受不同的生活。人生短暂,一辈子也只有一万多天,何必在科室的小生态里机关算尽,磋砣岁月?把用于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时间用来建立自己的循环生态圈,努力工作的同时,去尝试,去经历,去感受,去奔赴你喜欢的山海。
最后,四十而“立”,破茧新生。40岁不是护理生涯的终点,而是专业价值迸发的新起点。无论是深耕临床、跨界转型,还是投身管理教育,关键在于主动规划、持续学习。正如美国护理专家托尼娅·布雷米耶所言:“护理职业的灵活性让我们能在不同人生阶段找到新方向。” 中国医疗体系正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这为高年资护士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唯有打破思维定式,方能在这场职业革命中赢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