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节约型机关孝感市中心医院用实干说话
时间:2017-10-06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徐晓塘孙小伟
阅读量:20
分享到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战略决策。孝感市中心医院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努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要求,科学管理,干部职工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各项节能降耗措施效果明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
建设节约型机关,关键在建设节约型干部,没有节约型干部,就没有节约型机关。因此,领导干部的节约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为使节约意识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院常委书记余小明、院长樊立等院领导充分认识党政机关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面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他们明确提出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一系列措施,要求从节约用水用电、降低车辆消耗、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减少办公用品浪费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做出表率。
做任何事情,院领导都以“节”字当头,时时想到节约,事事做到节约,处处体现节约。主管副院长左祖俊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能源活动,教育、引导和规范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的良好习惯。
基建办公室十分重视从观念到细节上的节约,始终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有一次,由于基建的需要,医院要搭建一个临时性的楼梯。为创节约,大家利用工地上现有的废旧材料造了个楼梯,避免了浪费。
2006年3月18日,手术室急需安装一台44千瓦的消毒锅,按常规工期,此项工作至少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不仅影响病人的手术,而且还增加医院的开支。医院总务科的出谋划策,紧急召开现场办工会,连夜与医院总务科的同志出谋划策,加班加点,只用了二天的便解决了问题,为患者节省了时间,为医院减免了经费。
有了这些好领导,全院上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想节约、个个讲节约的良好风气。
二
节约型机关建设,效果最明显的还是两次大型的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
一次是医院水、电网改造。医院总务科采用新材料,应用新技术进行水、电网改造,实现了节水节电双效益。以往医院用水都是自来水,水网改造后,将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天然水,大大节省了自来水的消耗。据统计,2004年医院水费达42万元,2005年则降到28万元,到了2006年预计只需花17万元。用电方面,则听取来自基层的好的意见和建议,把原来已经严重老化的电力管线重新更换,安装了节能照明灯具,基本杜绝了电资源的不合理损耗现象。
另一次是污水处理站和电梯维修改造工程。医院基建科通过招标的方式,从多名竞标单位中选出最佳建设者投资建设,花费资金少,施工效果也非常理想。两项改造,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证质量。经过反复论证,多次协商,寻找小窍门、小发明,进行革新创造,分门别类,逐项落实,最终节约近万元,同时又提升了医疗部门的品味和档次。
三
节约体现美德,节约体现文明。开展节约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深入人心,树立长效的节约意识,还要将节约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为确保各项节约措施的落实,医院把水、电、电话、纸张、车辆燃料维修等可控指标量化分解,一并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年终总算账,并与评先树优相挂钩,调动了科室和个人自觉抓节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抓”为“我要抓”。
从普普通通的废品回收工作,就可以看出医院促进节约行为养成的决心。医院所有的废品原由各科室自主处理。自医院成立废品回收中心后,由工作组进行分门别类逐项处理,这项节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走进中心医院的办公场所,你会发现这里有了一些与往日不同的变化:每间办公室的照明灯都是“有限使用”、隔盏开灯;进出房间的工作人员随手关门、下班前及时关闭电源;办公区域的空调推迟了开机时间 ;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各部门的打印纸大都是两面使用;机关内部发送材料尽量使用旧文件夹......
通过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医院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为民服务观念更加主动,中心医院已经真正成为务实、高效、勤勉的节约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