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词一 高速 高效
“第二批340人标本晚上10点钟可以送到医院,第三批预计凌晨1点左右……”
3月12日晚,湖北工程学院湛林体育馆内灯火通明,病案管理科科长甄玲正在核酸采集现场报送采集信息,而此时医院中心实验室付汉东主任正在焦急等待标本的到来。甄玲处理完后续事情回到医院已是凌晨2点,她稍作休息后,又打开电脑通过国家和省平台上报医院病案管理质控数据。
“我们24小时处于待命状态,接到任务随叫随到。”
护士长沈慧是核酸采集工作的“联络员”,她所在的门诊核酸检测处每天要接待1000人次左右的核酸采集。同时,她还要兼顾外出核酸采集任务。最忙的那段时间,沈慧中午接到任务后,晚上又接到出征指令,一直工作到凌晨3点。由于长时间穿防护服,又要不停地引导检测人员配合采集,导致她嗓子经常沙哑,摘下口罩,已是满脸压痕,脱去防护服,已是汗水淋漓……她却说:“庆幸自己是一名医护人员,能在关键时期贡献力量。”
关键词二 牺牲 不苦
“磊子,视频作业我不会传,你忙完了记得发给老师啊!”
3月16日下午,孝感市气象台发布了雷雨大风橙色预警信号,而当天湖北工程学院内30余名医务人员正在有序采集核酸。感控科张磊从上午8点到晚上11点还在核酸采集一线,当天一个人完成核酸采集信息录入4250人。晚上10点,他接到了母亲催促的电话,就读小学三年级孩子的视频作业等着他回家发给老师。
同样,在湖北工程学院同大公寓刚刚完成核酸采集信息录入工作的李勤学,才回家就接到任务要进行物表环境核酸测样。“雨太大了,你晚饭都没有吃,等下小一点再走吧……”顾不上家人的劝说,他穿上雨衣,冒着大雨去了现场按照要求圆满完成任务!
“我下夜班休息,可以参加核酸采集……”
湖北工程学院内设置了10余个采集小组,需要大量核酸采集人员,急诊科护士张鹏飞、中医科医生蔡泉、急诊ICU医生何鹏、消化内镜室护士江竹慧、手术室护士高玲、急诊儿科护士长李枫等医护人员主动加入核酸采集队伍 ,他们往往“才下夜班又上班”。得知外地返校学生到校时间不固定,晚上需要核酸录入人员支援,院办滕姗、沈阳、张月恒又主动前往采集点“值夜班”。
大学生人数众多,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采集,大家常常是累得手臂酸痛,抬一抬都困难。没人一个人叫苦叫累,咬咬牙,再坚持坚持!哪怕双手因长期佩戴手套导致肿胀,哪怕面屏上散落的水珠汇聚成流,防疫不能放松,感人的故事还将继续上演……小小的核酸采集台,是每一名医务人员不计个人得失、全力坚守的阵地,也映射出他们筑牢“防疫墙”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