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市中心医院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开通救命“高速公路”
时间:2018-06-21 来源: 作者:肖晓玲 阅读量:18

 

 

市中心医院积极推进胸痛中心建设 开通救命高速公路

肖晓玲

近年来,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日益增多,多数心血管急症病人的主要症状是胸痛。这些疾病发病快、变化快,急性胸痛患者发病初期90分钟的救治时间尤其宝贵。快速、准确的决策和处理将直接影响病人的预后。“胸痛中心”是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以急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的危急重症患者提供的快速诊疗通道,是以心内科、急诊科为依托,与其他相关科室和周边各级医疗机构紧密配合形成的区域协同救治体系。

孝感市中心医院于今年3月22日正式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胸痛中心自成立以来,在孝感市120急救中心、医联体签约单位等的大力支持下,医院相关部门与科室积极推进、认真落实各项创建工作具体事项,现已取得实质性进展。

医院领导高度重视胸痛中心建设工作,将其列入医院重要议事日程,与医院年度重点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在软硬件建设、体制机制上大力重点支持,确保工作机构、机制、人员、经费等保障到位。多次派相关科室人员外出参观学习,了解胸痛中心建设过程、关键环节,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严格按照胸痛中心建设规划和时间节点科学组织实施。通过强化多学科紧密合作,整合心内科、急诊科、胸心血管外科、呼吸内科、放射科、检验科、超声科、心电图科、信息科等相关学科优质资源,加强急救体制制度建设、明确职责分工、创新区域协同救治机制、快速转运机制、优化救治流程,不断完善整个工作涉及的多学科合作、培训、保障工作,改善临床路径,持续质量分析与改进等途径,确保胸痛中心建设工作有序开展,不断提高急性胸痛患者早期救治的能力。

目前,胸痛中心已建立了一整套与胸痛诊治相关的规范工作制度和诊治抢救流程,就诊、入院、手术、出院环环相扣,提供24小时连续不间断的专业处置。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借助微信等信息化技术,在患者到达医院之前将病患信息传输至院内,做到“患者未到,信息先行”,为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等急性胸痛患者患者提供一站式绿色通道服务,实现了从患者发病、120转运到入院后影像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的无缝对接。着力加强从患者首次医疗接触开始的规范化流程管理和时间节点管理,在分诊、就诊、检验、收费、发药等环节实行“急性胸痛优先”原则,确保救命“高速公路”畅通无阻,以最大程度节省环节流程、缩短救治时间。尤其是对急性心肌梗死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实行“先诊治,后挂号;先抢救,后补交费用 ;先手术,后补办住院手续;先手术,后补交费用”的原则。对于那些高危胸痛患者,胸痛中心实行专人负责、专家把关,对于确诊需要介入治疗的患者可直接进入导管室实施介入急救,确保争分夺秒在黄金救护时间内得到快速救治,显著降低了胸痛确诊时间,降低了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时间,缩短了STEMI住院时间。

 

据介绍,市中心医院作为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是孝感市的急救、医疗、教学、科研、康复和保健中心。该院心血管内科、重症医学科是孝感市临床重点专科,目前医院心内科已常规开展各类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每年收治大量心血管疾病危重患者,年开展心脏介入手术近千例,多年来在心血管介入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院负责人表示,市中心医院有责任有能力将胸痛中心建设成标准版的区域胸痛中心。胸痛中心运行2个多月以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共诊治80余例急性胸痛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手术患者32例,均得到有效救治。

目前,胸痛中心各项工作机制仍在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中。下一步,医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市120急救指挥中心的院前衔接,进一步优化院内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的急救流程,高效整合院前院内衔接,实现快速诊断,及时诊疗的目标。同时加强与医联体协作医院的联系,加大对医务人员的培训与教育及对大众的宣传力度,提升大众对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意识与识别能力,保障基层医院转诊顺畅,进一步缩短早期救治时间,从而进一步提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症(ACS)救治成功率,为全市人民的身心健康提供更优质和科学的保障,为广大老百姓带来更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