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多学科联合演练筑起生命防线——孝感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复合性创伤应急救治实战演练
时间:2025-05-22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麻醉科(手术室) 钟小苇 陆颖 陈军 阅读量:75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孝感市中心医院于5月21日组织开展了一场以"脾破裂合并骨盆骨折及下肢开放性创伤"为背景的多学科联合应急救治演练。本次演练由护理部牵头,麻醉科(手术室)为主导联合院前急救、急诊科、普外科、骨科等核心科室,在医务部、护理部全程督导下进行,创新构建了"院前急救-院内评估-快速转运-精准手术"的全链条救治体系。

一、院前急救:生命接力争分夺秒

"120"指挥中心接警后,急救团队邹雪护士长迅速启动"黄金一小时"救治响应。救护车搭载着智能心电监护系统、便携式超声设备等先进装备,20分钟内抵达事故现场。面对腹腔大出血、骨盆不稳定及活动性出血等多重危机,急救小组立即建立两条静脉通路,骨盆固定及止血带应用,通过5G传输系统将患者生命体征实时回传医院指挥中心。现场医护人员同步启动接诊就诊诊疗程序,实现"上车即入院"的无缝衔接。

二、院内评估:多科协作精准诊断

患者送达急诊科后,"创伤救治快速反应团队"立即启动"五分钟评估"程序。急诊科医师何鹏主导急诊科护士长李萍、急诊科护士寇菲协作进行CRASH PLAN体格检查。在护理部督导下,护理团队同步完成血标本采集、备血输血准备及创伤评分系统录入。凭借MDT模式优势,普外科黄瞳医生、骨科聂涛医生通过院内会诊系统实时指导,确诊为脾破裂(Ⅲ级)、骨盆C型骨折伴动脉损伤、下肢胫腓骨骨折合并约10cm开放性伤口。整个评估过程严格遵循《创伤高级生命支持指南》标准流程,实现诊断准确率与效率双提升。

三、紧急转运:全链条安全保障

针对危重患者转运风险,制定"双人核对-生命支持维持-动态监测"三重保障机制。转运团队由急诊医师和急诊科护士及会诊医生共同组成,配备移动监护仪及急救药品箱。在移动CT检查过程中,团队采用"暂停-评估-再转运"策略,确保检查安全。与此同时,手术室已完成充分准备,包括自体血回输设备预充、特殊器械装配及多学科术前讨论,实现转运与手术的无缝对接。

四、手术救治:多学科精准施治

麻醉科(手术室)团队麻醉医生毛毅、巡回护士陆颖、洗手护士钟小苇、备班护士孙梦、在刘宏强主任和朱泉护士长的指导下,开启"创伤救治快速通道"分工合作,实施损伤控制性麻醉策略,通过肺保护性通气、目标导向液体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普外科团队行开腹探查明确诊疗后行脾切除术,骨科专家运用专业评估专科操作完成骨盆外固定架固定+下肢外伤清创缝合术为进一步诊疗提供优质条件。手术全程实施动态血气检测,通过实时凝血功能监测动态调整输血方案。术后患者转入ICU进行目标温度管理及器官功能支持,次日病情趋于稳定。

五、实战淬炼,彰显硬核担当

本次演练突破传统单一学科演练模式,创新性融入智能监测、信息共享及远程会诊等智慧医疗元素。医务科通过电子化应急预案管理系统实现全过程质控,护理部采用标准化评分表督导护理流程执行。演练共设置14项关键考核指标,其中急救响应时间缩短至18分钟,诊断准确率达100%,多学科协作效率提升40%,全面检验了医院创伤中心建设成效。

护理部副主任涂红梅针对此次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疏导,通过与各科负责人协商讨论后划分责任分工优化诊疗流程,对环节中出现的“难点”“痛点”进行针对性的处理,

医务科副主任庞一雄在总结时强调:此次演练充分展现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践行了国家卫健委关于"提升急危重症救治能力"的决策部署。我们将以演练为契机,持续优化创伤救治流程,强化智慧医疗应用,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构筑更加坚实的医疗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