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耳鼻喉就医与手术指南
时间:2025-10-0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耳鼻喉科Ⅰ病区 岳畅 阅读量:2

耳部症状及就医建议

当出现以下耳部症状时需要就医。一是耳鸣,即耳内出现持续或间歇性的嗡嗡声、鸣声等异常声音,这可能是耳部神经或血液循环问题的信号。二是听力下降,无论是突然发生还是逐渐出现,都可能是中耳炎、耳硬化症等疾病引起。三是耳部疼痛,可能是外耳道炎、中耳炎等炎症刺激。四是耳道流脓或出血,这表明耳部存在感染或其他损伤。五是耳内闷胀感,常见于咽鼓管功能障碍等情况。

鼻部症状及就医建议

鼻部有以下情况需看医生。长期鼻塞,可能是鼻炎、鼻息肉等问题。流涕不止,特别是脓涕,往往是鼻窦炎的表现。鼻出血频繁发作,可能与鼻腔黏膜干燥、鼻部血管异常等有关。嗅觉减退或丧失,可能是鼻腔阻塞或嗅神经受损。鼻内疼痛,可能是鼻前庭炎等炎症。

咽喉症状及就医建议

咽喉若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就医。咽喉疼痛持续不缓解,可能是咽炎、扁桃体炎加重或其他咽喉疾病。吞咽困难,可能是咽喉部肿物、炎症肿胀严重等情况。声音嘶哑持续较长时间,可能是声带息肉、喉炎等。喉部异物感,长期存在可能是喉部病变。长期咳嗽,尤其是干咳或伴有少量黏痰,可能与咽喉部的刺激有关。

就医前要准备什么?

1.详细症状记录

记录症状出现的时间、频率、严重程度变化情况。例如,耳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天出现几次,每次持续多久;鼻出血的量大概有多少,是单侧还是双侧等。

2.病史资料

携带过往病历、检查报告(如听力检查、鼻内镜检查、喉镜检查结果等),告知医生是否有过耳部、鼻部、咽喉部相关疾病史,以及全身性疾病史(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因为这些可能与耳鼻喉症状相关。

3.用药情况

向医生准确说明正在服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保健品等),因为某些药物可能会引起耳鼻喉相关的副作用,或者与后续治疗药物产生相互作用。

就医时可能会进行哪些检查?

1.耳部检查

常见的有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外耳道和鼓膜情况;听力测试,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评估听力损失程度和类型;对于一些疑难病例,可能还需要进行耳部 CT 或 MRI 检查,以查看耳部内部结构。

2.鼻部检查

前鼻镜检查可初步观察鼻腔前部情况;鼻内镜检查能更清晰地看到鼻腔深部、鼻窦开口等;鼻窦 CT 扫描有助于诊断鼻窦炎、鼻息肉等鼻窦疾病;对于鼻出血患者,可能还会进行血液检查,排查凝血功能等异常。

3.咽喉检查

间接喉镜检查可查看咽喉部大体情况;纤维喉镜或电子喉镜检查能更详细地观察声带、会厌、梨状窝等部位;对于怀疑有咽喉部肿物或其他病变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颈部 CT 或 MRI 检查。

术前注意事项

手术前,患者要向医生详细告知自己的过往病史,包括是否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感冒、发热,过敏史,包括药物、食物过敏情况。同时,准确说明正在服用的药物。要保持身体清洁,在规定时间内禁食禁水,这能减少手术中呕吐、误吸的风险。此外,调整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因为紧张情绪可能影响血压等生理指标。

术后好转时间

耳部的一些小型手术,如鼓膜穿刺术,一般在数天内不适感就会明显减轻;中耳乳突根治术等复杂手术可能需要数周才能初步恢复。鼻部手术中,鼻中隔矫正术一般在 1 - 2 周后鼻腔通气等情况会逐步改善;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完全恢复可能需要 2 - 3 个月。咽喉部手术,如扁桃体切除术,疼痛和吞咽不适在 1 - 2 周内逐渐缓解,而喉部肿物切除术后恢复发声功能可能需要数周。

术后效果

耳部手术可有效改善听力、消除耳部感染源,缓解耳部不适症状。鼻部手术能恢复鼻腔正常通气、嗅觉功能,减少流涕、鼻塞等问题。咽喉部手术可减轻咽喉疼痛、恢复正常吞咽和发声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术后注意事项

耳部手术后要防止耳部进水,避免感染。不要用力擤鼻,以防影响耳部恢复。睡觉时可适当垫高头部、患耳朝上。鼻部手术要避免用力打喷嚏、擤鼻,按医嘱进行鼻腔冲洗,保持鼻腔湿润和清洁,防止鼻腔粘连。咽喉部手术后要减少说话,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防止咳嗽,以免影响创口愈合。

温馨提示

复诊时间:复诊时间为出院1周,1个月。

复诊地点:门诊10楼耳鼻咽喉科

耳鼻咽喉科Ⅰ病区住院部电话:0712-2778053;门诊电话:0712-2348684

祝您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