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心随“电”动,悟践成长——武汉儿童医院神经电生理室进修三月记
时间:2025-10-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儿科一 盛瑾 阅读量:34

当最后一次在脑电图仪上标注完波形数据,窗外武汉的梧桐叶已悄然染上秋意。三个月前,我带着对神经电生理领域的懵懂与向往走进湖北省武汉儿童医院,如今回望这段进修时光,那些跳动的电波、严谨的讨论与温暖的瞬间,早已沉淀为我从医路上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初入科室,神经电生理室的“精准”二字便给我上了第一课。在这里,每一次脑电图监测都像一场“无声的对话”——我们要从杂乱的电波中捕捉癫痫放电的蛛丝马迹,从细微的波形变化里判断神经损伤的程度。记得第一次独立操作儿童视频脑电图时,患儿的哭闹让我手忙脚乱,是带教老师轻轻按住我的手说:“孩子的神经信号更敏感,咱们慢一点,稳一点,才能让数据‘说话’。”后来我才明白,儿童神经电生理检查不仅是技术活,更是“走心活”:为了让幼儿配合,我们会提前准备卡通贴纸;为了减少患儿恐惧,操作时会用温柔的话语分散注意力。这种“以患儿为中心”的细节,让我读懂了“医者仁心”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每一个操作步骤的温度。

在技术精进的路上,科室浓厚的学习氛围推着我不断向前。每周的病例讨论会是我最期待的时刻:从疑难癫痫的脑电图分析,到复杂的脑电图诊断,老师们会把复杂的理论拆解成通俗的案例,还会鼓励我们提出不同观点。有一次,我们遇到一例反复抽搐但脑电图未见典型放电的患儿,大家围绕“是否存在非惊厥性发作”展开激烈讨论,最终通过动态脑电图监测和临床症状结合,明确了诊断方向。这种“多学科思维+临床实证”的模式,让我跳出了“只看数据”的局限,学会了将电生理结果与患儿病史、体征深度融合,真正做到“以数据为依据,以病情为核心”。

三个月的进修,收获的不仅是技术的提升,更是对“责任”二字的深刻理解。神经电生理检查是很多疾病诊断的“金标准”,一张报告可能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制定。有一次,我在审核一份新生儿脑电图报告时,差点漏掉一个细微的异常波形,幸好带教老师及时发现并指出:“新生儿的大脑还在发育,任何一个小异常都可能关乎未来,咱们多一分细心,孩子就多一分保障。”这句话至今仍刻在我心里——在神经电生理领域,没有“差不多”,只有“精准无误”;没有“没关系”,只有“责任在肩”。

离别之际,再看科室墙上“用心守护每一次电波”的标语,我心中满是不舍与坚定。这段进修时光,武汉儿童医院神经电生理室不仅教会了我过硬的技术,更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既要拥有“明察秋毫”的专业能力,也要怀揣“温暖守护”的医者情怀。未来,我会带着这里的所学所悟,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深耕,用精准的“电波语言”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不负这段难忘的成长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