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生活,合理用药
时间:2025-10-21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急诊外科 张梓萱 刘艳 阅读量:11

为了实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的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医护人员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实施健康知识普及行动,提高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同时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合理用药能力,我们要合理用药。

一、首先什么是合理用药呢?

在了解疾病和药物的基础上,安全、有效、适时、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 晓医护

二、合理用药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呢?

用药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大多数患者认为打针比吃药效果好,从药物起作用的速度来看,打针确实比口服药物见效快,但不是所有的疾病治疗都是这样,比如一些消化道疾病,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胃肠道局部药物高,治疗效果反而会更好。

关于针剂药物能不能口服的问题,答案当然是:不能。为什么呢?患者可能觉得反正药都是到我身体里了呀?

1.药物之所以制作成针剂,是因为某些药物在消化道内不稳定,容易被破坏失效或者吸收不好而影响治疗效果;

2.有些针剂的溶媒不是注射用水,而是乙醇、甘油、丙二醇、聚乙二醇或者其他化学溶剂,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不能口服;

3.有些药物口服与注射给药的作用完全不同,所以切不可互换;

4.有些针剂注射时需要做皮试,如随意口服可能会引起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所以,为了确保药物疗效和治疗效果,我们一定要遵照医嘱合理用药,切不可随意将针剂药物改成口服使用。

三、用药的常见六大误区您知道么?

1.时间错位:大多数人服药都安排在白天而忽视夜间。根据药理,有些药往往在就餐时或睡前服用效果更好;

2.药量过大:通常治疗量可获得良好效果,若超量可引起中毒,适得其反;

3.药量偏小:为了预防疾病或害怕药物毒副作用,认为小剂量比较安全。反而效果较差,反而贻误病情;

4.时断时续:药物发挥疗效主要取决于它在血液中恒定的浓度。如不按时服药,达不到有效浓度,就无法控制疾病发展;

5.疗程不足:药物治疗需要一定的时间,症状有所缓解就停药,可能引发慢性感染:

6.突然停药:许多慢性病需长期坚持用药控制病情,稳固疗效,如突然停药会旧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

安全用药要知道,科学知识要记牢,合理用药疗效好,安全第一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