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杏林之星》我身边的好医生 杨树杰:新生命的护航者
时间:2023-07-04 来源:记者 胡登 通讯员 管菊艳 柳斌 作者: 阅读量:70

人物简介:杨树杰,1992年7月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分配到孝感市中心医院,一直扎根于儿科临床和教学科研一线工作。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主任、省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母源性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第二届新生儿专业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理事;湖北省儿科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湖北省新生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专家成员,湖北省儿科医疗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围产中毒与救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北省生殖健康学会围产学组常务委员;孝感市第七届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孝感市新生儿专业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孝感市新生儿死亡评审组长。主持、参与16项科研课题,曾荣获孝感市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第二届湖北省预防医学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在《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临床儿科杂志》、《中国小儿急救医学》等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具有丰富的儿科临床经验和理论知识,擅长新生儿疾病诊治。

82a608e20a09893cc157cabac529297f.png

杨树杰说,有些新生儿肺发育成熟度不好,一出生就不能进行正常呼吸;还有些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好,一出生就不能正常的吃喝。新生儿科除了收治这些患病的新生儿外,早产儿是新生儿科的“常客”。杨树杰介绍,所谓的早产儿是指胎龄小于37周出生的新生儿。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主要与母体罹患疾病尤其是感染性疾病、多胎妊娠、胎儿自身畸形等因素有关,有些宫内感染的胎儿一生下来就出现感染或休克,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孕检显得尤为重要。”杨树杰手里拿着的一本《母源性疾病》书籍,详细介绍了妊娠期有些“特殊”母亲对胎儿的影响。

德艺双馨 成就千万幸福家庭

“我们对早产儿医疗护理一直提倡“绿色婴儿”理念,做到精准、精细化管理,模拟子宫内环境,尽量减少外界干扰,让早产儿获得发育支持性照护,往健康的方向发育成长。”杨树杰说。医院斥巨资配置了全世界最高端的呼吸机,用于改善和治疗有呼吸系统疾病的新生儿。杨树杰笑着说:“我们不仅要尽最大可能让每个温箱里的新生儿健康发育,还要他们成活后平均寿命和智商达到我们所期待的正常值范围。”

为了更好地照顾每个新生儿,新生儿科团队安排三个护理小组每天24小时连轴转,积极配合医疗团队做好精细化治疗——计算每个住院新生儿的液体出入量和热卡等,同时还要定时、个性化给每名新生儿做好配奶喂奶、换尿裤、皮肤护理等生活护理。

381f56750efd3579077678d517cf45f0.png

2014年1月22日是一个值得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难忘的日子,一个不到26周的最小宝宝康复出院了。

2013年11月12日,新生儿科迎来了迄今为止的一个极早早产儿宝宝,其母亲因羊水早破4天,由外院紧急转入孝感市中心医院产科。分娩后,经保暖、气道清理、人工正压通气抢救后急转新生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为迎接这个以往只是在专业文献上学习过的特殊“对象”,新生儿科医疗护理团队早已“严阵以待”,在稳定宝宝的病情的同时,随时与宝宝的亲属沟通病情和救治情况。

由于宝宝身体各系统器官发育极度不成熟,加上有宫内感染等系列高危因素,需要度过体温、呼吸、感染和营养等一系列难关,存活极为困难。新生儿科医疗护理团队面对极早早产儿的救治这一巨大挑战,以杨树杰为核心的医疗护理团队及时制定救治方案:首先,给宝宝模拟母亲宫内的舒适生存环境,放入医护人员准备好的早产儿专用保暖箱里的“鸟巢”,24小时监护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其次,由于宝宝呼吸系统发育不完善,肺功能差,出生后因肺透明膜病出现反复呼吸暂停甚至呼吸衰竭,经过进行呼吸机人工辅助呼吸治疗21天,在出生57天后彻底脱氧自由呼吸。然而最让医疗护理团队担心的,也是目前国内早产儿救治失败最常见的问题——感染关。由于宝宝免疫功能不完善,抵抗力低下,出生后查血提示有明显感染征象,期间出现严重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经过24天系统抗感染治疗和免疫支持治疗,宝宝多次从感染中“死里逃生”并转危为安。

b049f2bf4c33f34444f395b15a02afd3.png

在医疗护理团队的精心呵护下,宝宝度过了生命早期最为危险的两个月。看着温暖的包被中带着笑意的宝宝,宝宝父母激动得流下了喜悦的泪水,感激的话语数度哽咽,只能紧握医护人员的手表达浓浓的谢意。

教学相长 培养一流人才队伍

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疗专业的杨树杰,1992年分配到孝感市中心医院工作,一直扎根于儿科临床和教学科研一线。“当时的儿科新生儿病房就一单间,只有一、两台温箱,条件比较艰苦。由于新生儿对温度要求很高,所以那个时候新生儿非常容易因寒冷患上硬肿症。”杨树杰回忆说,当时为了达到保暖要求,只能利用烤箱或者白炽灯将房间环境温度升起来。“当时医疗技术有限,危重的新生儿溶血病和呼吸系统疾病只能转诊武汉,对我的触动很大。”

4fee0b3434db33b8300a1028f8e3c3cd.png

硬件设施的匮乏,并没有阻挡杨树杰的自我提升。2002年至2003年,杨树杰带着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科领导和同仁的期许,背上行囊前往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修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重点是新生儿呼吸机使用和换血治疗。学成归来后,杨树杰将所学知识迅速用于新生儿临床医疗工作,在科室主任和护士长的大力支持下,首例新生儿严重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取得圆满成功,新生儿呼吸支持的“序贯疗法”不断提升并且规范化,彻底实现了新生儿急危重症病例的本土化治疗。2005年7月,杨树杰主动报名参加卫生部“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作”,到孝昌县人民医院儿科工作一年,帮助孝昌县人民医院儿科取得了飞跃式发展。2007年,杨树杰到湖北省妇幼保健院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学习,进一步提高新生儿呼吸支持治疗水平和急危重症病例的抢救水平。

然而,最让杨树杰值得称道的是,他更注重新生儿临床医疗工作推广,毫不吝啬地、手把手地将经验传授给科室同仁,带出了一支经验丰富的新生儿队伍。同时,他经常下到县市区医院参与查房指导、讲课,尽量做到上下联通,保障新生儿安全和健康。近二十年来,杨树杰逐步将新生儿适宜医疗技术推广到各县市区医疗机构,极大地提升了孝感市基层新生儿治疗和护理水平。在他的亲自带领下,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不断发展壮大,开展了一系列临床新业务技术和科研、继教项目,培养新生儿科的专科医师和专科护理人才梯队,将新生儿科整体业务水平提升到省内先进行列,把新生儿科发展为孝感市中心医院最具特色的专科之一。令杨树杰欣慰的是,在2017年那一年,他以学科带头人的身份,以优异成绩带领新生儿科成功创建了省级临床重点新生儿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e68b64f5a2bc5458562ad285fa4e2245.png

杨树杰说,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只是看病,还要钻研学习最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理念,通过医、教、研等形式,激励着他不断地去提升自己。目前,杨树杰获聘武汉科技大学和锦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带教3名儿科专业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