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热浪席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在医院乳腺外科的活动室里,却涌动着一股比盛夏更炽热的暖流。今天下午,这里一场特别的活动正在进行——护理团队携手社工,与乳腺癌患友们围坐在一起,在科普知识的传递中,用彩线编织出一个个寓意深远的福结,也编织出对抗疾病的信心与力量。
“来,大家看这里,编织福结时要注意绳结的松紧,就像我们保护患肢一样,既要用心呵护,又要掌握恰当的力度。”活动现场,护士长一边示范着编织步骤,一边结合动作讲解患肢保护的要点。科普授课环节里,护士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淋巴水肿的成因、预防方法和日常护理技巧,那些曾经让患友们倍感困惑的医学知识,在轻松的互动中变得清晰可及。
“以前总担心手术后患肢出问题,心里老像压着块石头。”患友李阿姨手里的彩线在指尖翻飞,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今天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亲手编这个福结,感觉像是给手臂系上了一道‘护身符’,心里踏实多了。”社工则在一旁细心陪伴,倾听着大家的心声,用温暖的话语化解着她们的焦虑,让活动室里的笑声越来越多。
这些由红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福结,被患友们小心翼翼地佩戴在患肢上。它们不仅是美观的装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寄托——红色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每一个绳结的缠绕,都凝聚着护理团队的专业关怀;每一次佩戴的触碰,都在提醒着患友们:保护自己,就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医学不仅是治疗,更是‘疗心’。”张小莉护士长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患友们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度。福结虽小,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医护与患者的心意,也让大家在集体的温暖中明白,对抗疾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活动结束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患友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分享着编织时的心得与对未来的期许。那些佩戴在患肢上的福结,在七月的光线下闪耀着,不仅是预防淋巴水肿的“提醒符”,更是医患同心、共抗病魔的“守护结”。
在这条漫长的康复路上,有专业的医学护航,有温暖的陪伴同行,这些小小的福结,终将串联成一段段充满希望的故事,在岁月里静静流淌,见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