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5-07 23
“糖友活力坊”:降糖操教学与健康讲座,让控糖更轻松 “屈膝、摆臂,跟着节奏慢慢舒展……”近日,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Ⅱ病区在内科楼11楼示教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糖友活力坊”糖尿病健康讲座活动。在护士长的带领下,这场活动打破传统讲座模式,不仅有专业护理人员的知识分享,更融入了生动有趣的“降糖操”教学,让到场的糖尿病患者在轻松互动中收获了实用的控糖干货。 破解误区,科学控糖不盲目 讲座伊始,护士何婷围绕“糖尿病的日常管理”展开讲解。她结合丰富的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饮食控制、血糖监测、药物使用等核心问题,帮助患者构建科学的控糖认知。护士郭一菲则重点纠正了“过度节食能降糖”“血糖稳定就停药”等常见误区,她强调:“控糖不是‘苦行僧’式的生活,而是要在科学指导下找到平衡。”这番话让在场患者频频点头,不少人拿出手机拍照记录要点,生怕错过关键信息。        降糖操教学,让运动控糖更“接地气” 理论讲解结束后,活动进入热闹的互动环节。何婷与郭一菲两位护士带领大家做起了专为糖尿病患者设计的降糖操。这套操动作舒缓柔和,融合了肢体拉伸与核心训练,既能促进血液循环,又能帮助调节代谢,且对场地和体力要求不高,非常适合日常练习。 “原来动动胳膊腿也能帮着降糖,比闷在家里好多了!”74岁的张阿姨跟着节奏认真比划,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现场患者们互相鼓励、彼此配合,原本略显严肃的氛围瞬间变得活跃起来。何婷护士一边示范标准动作,一边贴心提醒:“动作不用追求完美标准,量力而行最重要,关键是要养成规律运动的习惯。”        一对一咨询,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米” 活动最后,周付华护士长为患者们提供了一对一咨询服务,针对每个人的血糖情况给出个性化的控糖建议。不少患者表示,这样的讲座“听得懂、用得上”,尤其是降糖操的教学,让大家对“运动控糖”有了更具体、更直观的认识。 未来,孝感市中心医院内分泌Ⅱ病区将持续开展此类健康活动,通过“知识+实践”的形式,帮助糖尿病患者树立科学的生活理念,让控糖之路走得更轻松、更有信心。此次活动不仅传递了专业的健康知识,更用温暖的互动拉近了医患距离,让“主动健康”的理念深入人心。
2025-07 22
移位机里的暖意:一场双向奔赴的生命感恩
2025-07 22
孝感中心医院酷暑送清凉:安宁疗护暖流注入困难癌患家庭
2025-07 17
七月火热里的“守护结”:乳腺外科护理团队用爱编织康复之路 七月流火,热浪席卷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在医院乳腺外科的活动室里,却涌动着一股比盛夏更炽热的暖流。今天下午,这里一场特别的活动正在进行——护理团队携手社工,与乳腺癌患友们围坐在一起,在科普知识的传递中,用彩线编织出一个个寓意深远的福结,也编织出对抗疾病的信心与力量。 “来,大家看这里,编织福结时要注意绳结的松紧,就像我们保护患肢一样,既要用心呵护,又要掌握恰当的力度。”活动现场,护士长一边示范着编织步骤,一边结合动作讲解患肢保护的要点。科普授课环节里,护士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淋巴水肿的成因、预防方法和日常护理技巧,那些曾经让患友们倍感困惑的医学知识,在轻松的互动中变得清晰可及。 “以前总担心手术后患肢出问题,心里老像压着块石头。”患友李阿姨手里的彩线在指尖翻飞,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今天不仅学到了实用的知识,亲手编这个福结,感觉像是给手臂系上了一道‘护身符’,心里踏实多了。”社工则在一旁细心陪伴,倾听着大家的心声,用温暖的话语化解着她们的焦虑,让活动室里的笑声越来越多。 这些由红色丝线编织而成的福结,被患友们小心翼翼地佩戴在患肢上。它们不仅是美观的装饰,更是一份沉甸甸的寄托——红色象征着生命力与希望,每一个绳结的缠绕,都凝聚着护理团队的专业关怀;每一次佩戴的触碰,都在提醒着患友们:保护自己,就是走向康复的第一步。 “医学不仅是治疗,更是‘疗心’。”张小莉护士长说,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患友们在接受专业治疗的同时,感受到人文关怀的温度。福结虽小,却像一座桥梁,连接起医护与患者的心意,也让大家在集体的温暖中明白,对抗疾病从来不是一个人的战斗。 活动结束时,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每个人的笑脸上,患友们互相展示着自己的作品,分享着编织时的心得与对未来的期许。那些佩戴在患肢上的福结,在七月的光线下闪耀着,不仅是预防淋巴水肿的“提醒符”,更是医患同心、共抗病魔的“守护结”。 在这条漫长的康复路上,有专业的医学护航,有温暖的陪伴同行,这些小小的福结,终将串联成一段段充满希望的故事,在岁月里静静流淌,见证着生命的坚韧与美好。
2025-07 17
细微处见初心:一例儿童喘息发作的护理攻坚 护士长:余彩霞 安全之星:黄珍珍 时间:2025年6月5日15:00 故事:儿科Ⅱ护士黄珍珍巡视时发现25床患儿哭闹不止,家属安抚无效。家属特别说明患儿“平时不这样哭”,且当时未输液。黄珍珍观察到患儿声嘶、颜面潮红、喘息状呼吸,立即通知医生。医生两次听诊未闻及哮鸣音,考虑环境因素导致。黄珍珍未放弃疑虑,录制患儿状态视频报告护士长。护士长在视频中发现患儿呼气延长,二人请主任会诊。主任初诊时患儿哭闹,听诊无异常,建议观察。黄珍珍与护士长指导家属竖抱慢走。约1分钟后患儿安静,主任再听诊闻及清晰哮鸣音,伴声嘶、呼气延长、吸凹征。团队立即予抗炎、扩支、雾化并监测生命体征,积极治疗后患儿好转。 总结:本案例中,护士捕捉关键信息“平时不这样哭”和异常体征(声嘶、潮红、喘息),在哭闹干扰听诊时录像记录并坚持沟通。协助医生在患儿安静后确诊喘息发作,及时救治。体现了护士细致观察、专业判断和坚守职责在识别隐匿病情中的重要性,以及医护协作的核心价值。
2025-07 14
畅快呼吸、共创温暖——呼吸科病房里的“中医智慧” 在呼吸科病房,咳嗽、喘息、疼痛、失眠等症状常常困扰着患者,尤其是像肺癌这样的重症患者,身体与心理的双重负担更让他们备受煎熬。如今,随着中西医结合理念的深入,中医科护士走进呼吸科病房,将中医适宜技术与西医常规护理相结合,为患者带来了更具温度和针对性的照护,40床与48床患者的经历便是生动的例证。 镇痛有方:中医技术为癌痛患者“减负” 40床的肺癌患者正经历着剧烈的癌痛,常规镇痛治疗虽有效果,但患者仍时常因疼痛辗转难眠。中医科专科护士文梦婷评估后,为患者实施了中医特色镇痛方案:在合谷、内关、足三里等穴位进行温和的艾灸,通过温热刺激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同时配合耳穴压豆,选取神门、皮质下等穴位,利用王不留行籽的持续按压发挥镇静止痛作用。 冯刊护士及时为患者评价镇痛后的效果,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下降,夜间睡眠时间延长。这种中西医结合的镇痛方式,不仅减少了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还降低了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让患者在更舒适的状态下接受治疗。 调畅身心:中医外治改善睡眠与疼痛 48床患者因肺部疾病长期受失眠困扰,夜间入睡困难、易醒,白天精神萎靡,还伴有头部隐痛。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了个性化的中医干预方案,穴位贴敷促睡眠:选取涌泉、三阴交、神门等穴位,将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中药膏剂贴敷其上。药物通过皮肤渗透,配合穴位刺激,起到养心安神、调节睡眠节律的作用。 头部刮痧解头痛:用牛角刮板在患者头部沿经络走向轻轻刮拭,从百会穴向两侧颞部、从头顶向枕部梳理。这种手法能促进头部血液循环,缓解脑血管痉挛,减轻头痛症状,同时帮助患者放松身心,为睡眠“铺路”。经过一周的干预,患者的睡眠时长从每晚3-4小时延长至6小时以上,头痛发作频率也明显减少,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 中西医结合:为呼吸科患者打开“新窗口” 呼吸科疾病常伴有疼痛、失眠、乏力等伴随症状,这些问题虽非原发疾病,却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信心。中医科护士走进呼吸科,将艾灸、穴位贴敷、刮痧、耳穴压豆等中医适宜技术融入日常护理,为解决这些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近期科室患者睡眠障碍、疼痛,都是通过这些中医技术操作,患者接受度高,既能辅助西医治疗增强疗效,又能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身心状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未来,随着中西医结合的不断深化,更多中医智慧将在呼吸科病房绽放光彩,为患者带来更全面、更优质的照护。
2025-07 14
孝感市中心医院仁济院区儿童生长发育义诊活动温情开启!
2025-07 11
40例手术覆盖5大科室!孝感市中心医院机器人手术开启精准医疗新纪元
123456...314315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