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入口
员工通道
OA办公
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服务
科室导航
医院动态
医院党建
科研教学
公示公告
医院概况
湖北孝感,全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中等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医院介绍
历史沿革
医院文化
精英人才
医院荣誉
组织架构
医疗服务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预约挂号
来院导航
楼栋检索
停车导航
医保服务
体检预约
专家排班
专家简介
便民服务
互联网医院
科室导航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内科
外科
其他
品牌学科
医院动态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城市创建
微孝服务
清廉医院
医院新闻
医院党建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党建活动
医德医风
理论学习
科研教学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
健康科普
公示公告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招标公告
招聘公告
返回导览页 >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介绍
历史沿革
医院文化
精英人才
医院荣誉
医院荣誉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
医疗服务
预约挂号
来院导航
楼栋检索
后湖院区
仁济院区
东城院区
停车导航
医保服务
体检预约
专家排班
后湖院区
仁济院区
东城院区
专家简介
便民服务
互联网医院
科室导航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内科
肾病内科
精神卫生心理门诊
外科
普通外科
肛肠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骨科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整形烧伤外科
血管外科
其他
重症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中医科
老年病医学科
全科医疗科
皮肤科
临床营养科
儿科
传染科(感染性疾病科)
肿瘤科
疼痛科
急诊医学科
妇产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口腔科
麻醉科(手术室)
整形美容科
医学影像科
放射影像科
核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
中心实验室
输血科
病理科
药学部
体重管理门诊
品牌学科
放射影像科
病理科
康复医学科
临床护理
呼吸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外科
神经外科
急诊医学科
产科
麻醉科
医学检验科
心血管内科
骨科
妇科
新生儿科
耳鼻咽喉科
皮肤科
感染性疾病科
重症医学科
肿瘤科
输血科
血液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胸外科
肛门结直肠外科
小儿外科
口腔科
核医学科
医院动态
城市创建
微孝服务
清廉医院
医院新闻
医院党建
党建活动
医德医风
理论学习
科研教学
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
健康科普
公示公告
通知公告
招标公告
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
首页
>
医院动态
>
医院新闻
城市创建
微孝服务
清廉医院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5-10
07
从双手看健康:这些手部信号可能与癌症相关
在癌症的早期筛查和预警中,身体的一些细微变化往往容易被忽视,而我们的双手,作为日常活动最频繁的部位之一,其实隐藏着不少与健康甚至癌症相关的信号。下面为大家科普那些可能提示体内存在癌症隐患的手部表现。 一、杵状指:肺部疾病与癌症的“信号手” 杵状指表现为手指或脚趾末端增生、肥厚,呈杵状膨大。其发生机制与慢性缺氧、内分泌紊乱等有关。在癌症中,肺癌是导致杵状指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尤其是鳞癌和腺癌。当肺部发生癌变,肿瘤阻塞气道或影响肺的换气功能,导致长期缺氧,进而刺激手指末端组织增生。 除了肺癌,胃肠道癌症(如胃癌、肠癌)也可能引发杵状指,这可能与肿瘤分泌的一些生物活性物质影响肢体末端循环有关。如果发现自己或身边人出现不明原因的杵状指,务必及时到医院进行胸部CT、胃肠道镜等相关检查,以排除癌症风险。 二、指甲变化:甲下的健康“晴雨表” 指甲颜色异常:如果指甲出现持续性的发黑(排除外伤、灰指甲等常见原因),要警惕黑色素瘤的可能。黑色素瘤是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癌,可起源于指甲下的黑色素细胞。 指甲出现纵纹或斑点:虽然大多数指甲纵纹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但如果纵纹突然变宽、颜色加深,或出现不规则的斑点,需留意消化系统癌症(如肝癌、胰腺癌)的潜在风险。这可能与肿瘤影响身体的营养代谢、内分泌调节有关。 三、手掌红斑:肝掌与肝癌的关联 肝掌表现为手掌大拇指和小指根部的大小鱼际处皮肤出现片状充血,或红色斑点、斑块,加压后变成苍白色。肝掌的出现通常与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有关,而在肝脏疾病中,肝癌患者出现肝掌的概率较高。 当肝脏发生癌变,肝功能严重受损,雌激素代谢紊乱,从而导致手掌部位的血管扩张。如果发现手掌出现典型的肝掌表现,同时伴有乏力、消瘦、肝区疼痛等症状,应立即进行肝脏超声、甲胎蛋白(AFP)等检查,排查肝癌的可能。四、手部皮肤异常:警惕皮肤癌 手部皮肤出现异常肿物、溃疡:如果手部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结节、肿物,质地坚硬,或出现长期不愈合的溃疡,要警惕皮肤癌,如鳞状细胞癌、基底细胞癌等。这些病变可能与长期日晒、化学物质刺激、慢性炎症等因素有关。 - 色素痣的变化:手部的色素痣如果在短期内出现体积增大、颜色加深、形状不规则、表面破溃等情况,要高度怀疑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生。 总结: 需要强调的是,手部出现上述表现并不一定意味着患有癌症,很多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但这些表现为我们敲响了健康的警钟,提醒我们要重视身体的异常信号。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的关键。因此,当发现手部出现不明原因的异常变化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以便明确原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同时,保持定期体检、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均衡饮食、适量运动、避免过度日晒等),也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手段。
2025-10
07
血压高无感?心脏正受伤
很多人血压稍高却因“没感觉”忽视,但医生提醒:“无感”高血压最危险,心脏已在默默受损。 一、为何无感仍伤心脏? 心脏如“水泵”,血压长期偏高会给其额外压力: 心肌变厚:弹性变差,易出现喘、乏力(心衰早期信号)。 - 血管堵塞:高压磨伤血管,胆固醇沉积成斑块,可能引发心梗。 - 心脏“累垮”:长期超负荷致收缩力下降,出现躺不平、腿肿。 二、这几类人心脏更危险 年轻人:仗着身体好,忽视轻度高血压。 - 血压忽高忽低者:正常就停药,波动比持续高更伤心脏。 - 只关注“高压”者:认为低压高(90-100mmHg)没事,实则同样伤血管。 三、3步护好心脏 1.明确“安全线”:普通人群<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130/80mmHg,勿凭“感觉”判断。 2.遵医嘱+控饮食:降压药(如普利类、沙坦类)别擅自停;每日盐不超5克(约一啤酒盖),多吃蔬果。 3.定期检查:每年做心电图、心脏超声,早发现心肌变厚、血管斑块。 血压计数值比“感觉”更诚实,护心脏需从控制每次血压开始,别等胸痛、气短才重视。
2025-10
07
隐翅虫:带“毒”的空中“刺客”,这些知识你必须了解
近期,河南多地出现隐翅虫,其引发的皮炎患者接诊量大幅增长,甚至有4岁女童因不慎接触,脖子红肿溃烂20余天未痊愈。这种看似不起眼的小虫,究竟有何“厉害”之处?我们又该如何防范? 一、隐翅虫是什么? 隐翅虫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因翅膀隐藏在鞘翅下而得名。它们体型小巧,多数体长不足1厘米,体色多为黑、褐等色,外形有点像蚂蚁但又有翅膀的“雏形”。隐翅虫喜欢栖息在潮湿、植被丰富的环境中,比如草地、树林、农田,也会因灯光吸引进入人类居住的房屋。 二、隐翅虫为何“有毒”? 隐翅虫的“毒”源于其体内的强酸性毒液(pH值约1-2),这种毒液存在于虫体的体液中。当隐翅虫被拍打、碾压时,毒液会沾到皮肤上,引发强烈的隐翅虫皮炎。 皮炎的表现通常是:接触部位先出现红斑,随后发展为密集的丘疹、水疱,严重时会出现红肿、溃烂,伴有刺痛、瘙痒感,就像文中的女童那样,恢复过程可能较长。 三、遇到隐翅虫,千万不能做什么? 绝对不能拍打、碾压! 这是最关键的一点。很多人看到小虫会下意识拍打,可一旦这样做,隐翅虫的毒液就会大量沾染皮肤,加重损伤。 四、正确的应对方式是什么? 吹走或抖落:如果隐翅虫落在皮肤上,可用嘴轻轻吹走,或轻轻抖落衣物将其去除。 - 及时清洗:若不慎接触到毒液,应立即用肥皂水、小苏打水(弱碱性溶液) 清洗皮肤,中和酸性毒液,然后及时就医。 五、如何预防隐翅虫“袭击”? -环境防护:保持居住环境干燥整洁,及时清理积水、杂草,减少隐翅虫的滋生地。 - 物理隔离:夜晚尽量少开纱窗,或使用蚊帐,避免隐翅虫因灯光吸引进入室内。 - 个人防护:在隐翅虫活跃的区域(如草地、树林)活动时,尽量穿长袖衣物、长裤,减少皮肤暴露。 隐翅虫虽小,但其“杀伤力”不容小觑。只要掌握正确的认知和防范方法,就能有效避免被它“伤害”。记住:不拍打、及时处理、做好防护,就能和这位“带毒刺客”安全“共处”。
2025-10
07
“秋蜂”猛于虎!警惕马蜂蛰伤引发多器官衰竭
这个秋天,在我们收治的众多危重患者中,有一个群体的情况格外令人揪心——他们中不少是因在深山采蘑菇等户外活动时,不慎惊扰马蜂巢而遭遇群蜂攻击。 从九月底至今,我们科室已陆续从孝昌、安陆等地接收了多名这样的患者,其中4名因蜇伤处众多、毒素量大,出现了多器官功能衰竭。目睹这些情况,我们深感普及相关知识的紧迫性。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马蜂蜇伤的危险性,并介绍我们科室用于对抗毒素、守护生机的尖端技术。 第一部分:深山采菇,慎防“蜂”险——不起眼的蜂刺何以引发生命危机? 秋季是山野珍馐的收获季,也是马蜂活动频繁、性情凶猛的时期。在丛林环境中,蜂巢往往隐藏在灌木、枝头或土穴中,采菇、劳作或行走极易在无意中惊扰它们,招致群攻。 马蜂(又名胡蜂、黄蜂)的毒素威力巨大,其危险主要来自两方面: 1. 过敏反应: 这是最迅猛的危险。部分人群对蜂毒过敏,被蜇后几分钟内就可能出现喉头水肿、呼吸困难、血压骤降、全身荨麻疹,甚至休克、窒息死亡。这是需要争分夺秒抢救的急症! 2. 毒素中毒: 这是我们近期收治患者危重的根本原因。马蜂毒素中含有溶血毒素、神经毒素和酶类等大量有害物质。当被蜇伤次数过多,大量毒素进入人体,就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引发连锁反应: 首先,摧毁红细胞,导致急性溶血性贫血。进而攻击肾功能,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引发少尿、无尿,即急性肾衰竭。同时损害肝功能,导致转氨酶急剧升高。影响心肌,可能导致中毒性心肌炎、心律失常。破坏凝血系统,引发出血倾向。最终,这些损伤会共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 户外活动防蜂与现场急救“四要四不要”: 进入山林,请身着长袖衣裤,戴好帽子,观察周围环境,切勿拍打或惊扰蜂群。 1.要立即: 对蜇刺仍遗留在皮肤者,可拔除或胶布粘贴拔除(马蜂刺不留钩,也可刮除)。 2.要尽快: 马蜂毒液呈碱性,局部处理需用清水、生理盐水或者弱酸性液体(食醋)冲洗伤口。 3.要冷敷: 用冰袋冷敷伤口,以减轻肿痛和毒素吸收。 4.要送医: 一旦出现蜇伤处多(>10处)、或有头晕、胸闷、呼吸困难、皮疹、尿量明显减少等任何全身不适症状,必须立即、马上拨打120送往最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 1.不要用手直接挤压伤口,以免更多毒素进入体内。 2.不要用嘴吸吮毒液,以免救助者口腔黏膜中毒。 3.不要用土方、草药随意敷伤口,以免引发感染。 4.不要掉以轻心,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第二部分:守护生命的最后防线——急诊ICU的CRRT与血液灌流技术 面对因蜂毒导致多器官衰竭的危重患者,常规的内科治疗往往力不从心。此时,就需要我们ICU的“王牌”技术上场,为患者抢回宝贵的生机。 1. 血液灌流——精准的“毒素吸附剂” 您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在血液中巡逻的“清道夫”。我们将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使其流过一个充满高效吸附剂的灌流器。这个灌流器就像一块超级磁铁,能特异性地吸附并清除血液中的蜂毒毒素、炎症介质等有害物质。对于蜂蜇伤早期患者,及时进行血液灌流,能迅速降低体内毒素负荷,从根本上遏制病情的恶化。 2. CRRT(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强大的“生命支持系统” 当患者出现肾衰竭、无尿,体内水分和毒素无法自行排出时,CRRT就是他们的“人工肾脏”。它不同于普通的血液透析,是一种缓慢、连续、24小时不间断的治疗方式,更适用于血压不稳定的危重病人。 但是它的作用远不止“替代肾脏”。 首先,它能清除毒素: 持续清除因器官衰竭蓄积在体内的小分子毒素和代谢废物。其次,它可以稳定内环境: 精确调控患者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为受损器官的修复创造一个稳定的“内部环境”。 再次,它清除炎症因子: 在蜂蜇伤引发的“炎症风暴”中,CRRT能帮助清除过量的炎症因子,减轻对全身器官的攻击。 对于那几位从孝昌、安陆转来的患者,我们正是通过血液灌流联合CRRT的综合治疗模式,先由“清道夫”精准吸附大分子毒素,再由“生命支持系统”全面接管内环境稳定,双管齐下,为他们衰竭的器官争取宝贵的恢复时间。 结语 作为急诊ICU医护人员,我和我的团队再次恳请大家:请务必敬畏自然,户外活动时务必做好防护,了解急救知识。 您的谨慎,是对生命最好的守护。 请相信,在生命最危急的时刻,我们急诊ICU全体医护人员,必将运用最专业的技术、最精密的设备和最温暖的守护,为您筑起最坚实的一道生命防线。
2025-10
03
乳此安心,甲倍温暖——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手术室直播健康课堂
9月25日,孝感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手术室”创新推出手术室健康宣教线上直播活动。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的精准化与微创化已成为趋势,但患者对手术流程的陌生感、术前的焦虑情绪仍是影响就医体验的重要因素。通过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手术室开展的健康宣教线上直播活动,以创新形式打破传统宣教壁垒,将专业医学知识、人文关怀与数字化手段深度融合,显著提升了患者的术前认知水平和心理舒适度,成为改善医疗服务质量的典范。 传统手术室健康宣教受限于场地与时间,难以满足患者个性化需求。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手术室运用直播活动开展云端课堂:以围手术期护理要点及术后康复指导,通过PPT演示与实时讲解相结合的方式,将复杂的医学知识转化为患者易于理解的生活常识。从揭开手术麻醉室的神秘面纱,术前探秘到术后苏醒的奇妙旅程等简单易懂的方式来为线上听众提供手术室中的奥秘。 此次活动直播过程中设置的互动环节成为最大亮点。观众通过弹幕功能实时提问,医护团队可以直接线上给予专业解答。这种双向沟通模式不仅消除了患者的信息壁垒,更让医疗团队及时捕捉到患者的真实需求。突破了地理空间限制,即使不在身边也可以接受到专业指导;多位观众在反馈中表示:“只知道自己要做手术,通过这种方式才知道自己是怎么进行了一场手术治疗。并且希望能够继续参与这种活动学习到更专业的相关治疗知识。这种创新宣教模式对提升患者依从性产生积极影响。 甲状腺乳腺外科联合手术室的这次创新尝试证明,当5G技术遇见白衣天使的仁心,当PPT演示承载起生命的重量,医疗服务的温度与精度完全可以实现完美统一。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标准化宣教”到“个性化关怀”,甲状腺乳腺外科与手术室的联合直播宣教模式,既是护理信息化创新的缩影,更是“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生动实践。这一模式有望进一步缩短医患认知鸿沟,让专业护理与人文之光温暖更多手术患者的康复之路。
2025-10
03
以练筑防,守护生命——脊柱外科成功开展骨科术后肺栓塞应急演练
为持续夯实护理安全根基,全面提升护理团队对术后急危重症的应急响应与协同处置能力,2025年9月23日,脊柱外科成功组织了一场以“骨科术后患者突发肺栓塞”为背景的实战应急演练。本次演练在护理部彭洪华主任、涂红梅主任的亲切关怀与统一领导下,取得了圆满成功。 演练现场,脊柱外科付霞丽护士长担任总指挥,全程精准调度。在高俊副主任医师及高航住院医师的专业医疗配合与指导下,演练过程高度还原了真实的临床场景。面对模拟的突发状况,骨科护士朱冰怡、陈卫、郑媛媛、刘梅等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她们分工明确、反应敏捷、操作规范,从快速识别病情、紧急吸氧监护、建立静脉通路到准确执行医嘱、进行有效沟通,各个环节衔接紧密、配合流畅,充分展现了我科护理人员扎实的专业功底、冷静的心理素质及卓越的团队协作精神。 此次演练不仅是一次技术的操练,更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演练现场吸引了骨科片区全体护士到场观摩学习。通过这种直观、生动的形式,大家进一步巩固了肺栓塞的急救理论知识,熟悉了应急流程,强化了“时间就是生命”的急救意识,对提升整个骨科片区应对此类突发事件的能力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演练结束后,护理部及科室领导对演练效果给予评价及建议。本次演练有效检验了脊柱外科应急预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锤炼了医护团队的实战能力,为切实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筑牢医院安全防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脊柱外科全体医护人员将继续以严谨的态度和专业的技能,为患者的康复之路保驾护航。
2025-10
03
一键预约,护理到家:您的专属护士已“上线”
近日,患者杨某因患慢性疾病导致免疫力低下,体质虚弱,居住地址离医院较远,不便来回奔波,手臂上置有PICC导管,需要定期进行维护。患者家属听闻于孝感市中心医院开展了“互联网+护理”服务,便预约了护士上门维护PICC导管维护。 接到订单后,护理部根据患者情况及护理需求,立即选派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Ⅲ病区护士为其提供上门护理服务。护士长钟芳结合家属上传的相关资料及订单信息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后带领护士夏庆霞及蔡兰护士如约前往患者家中,携带专用维护包、护理操作用具,为杨某进行PICC维护。 上门服务期间,护士长钟芳细心询问杨某的身体及饮食状况,操作过程中护士夏庆霞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并且对患者PICC穿刺处皮肤进行全方位评估并测量臂围,操作后护士蔡兰并对PICC导管使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指导。不仅解决了PICC维护的难题,更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我院医护人员的温暖与关怀。 “没想到在家就能享受到这么专业的护理服务,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患者家属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互联网+护理服务”不仅让患者免去奔波之苦,更让家属倍感安心,真正实现了“护理服务零距离,温暖关怀送到家”。 目前,我院依托“互联网+护理服务”开展的胃管护理、导尿管护理、压疮护理、PICC维护、新生儿护理、自然分娩会阴伤口护理、泌尿造口护理、输液港护理等多项上门服务,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患者少跑路,护理服务送到家”的理念。 通过“互联网+护理服务”,整合医疗资源,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同时,线上线下资源的整合,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专业的护理触手可及。让优质的护理服务惠及更多群众。
2025-10
03
丹桂飘香映初心 双节同庆护安康
金秋的晨光里,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走廊飘着淡淡的桂花香。9月29日,距离国庆中秋双节还有两天,科室的示教室正举办一场特别的"迎双节·话健康"工休会。 一、国歌嘹亮:医患同心的红色共鸣 "我爱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随着钟芳、龚小艳、袁曼护士长带领下,医患围坐,歌声与笑声此起彼伏,这个呼吸科病房里的双节工休会,让健康教育与爱国情怀在温暖的对话中悄然流淌。“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中秋国庆双节前夕,一场特别的病友会上,白衣天使与患者们手执五星红旗,齐声高歌。歌声嘹亮中,不少患者眼中闪着泪光,他们中有的是年迈的肺炎老人,有的是正值壮年的哮喘患者,此刻却都化身为祖国最虔诚的歌唱者。全体一起歌唱《我爱我的祖国》响彻示教室。没有华丽的舞台,没有专业的指挥,但当旋律响起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自发聚焦在前方的小国旗上,每一面都系着写满祝福的红色丝带的国旗上。 "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每次听到国歌,腰板还是不自觉挺直!"82岁的李大爷曾是退伍军人,他特意让女儿帮自己换上干净的蓝布衫,跟着节奏用力挥动小国旗。坐在他旁边的张阿姨是肺癌术后患者,平时说话都轻声细语,此刻却跟着大家一起放声歌唱,眼角泛着泪光:"住院这段时间,总觉得自己和外界有点'隔',今天听着国歌,突然觉得特别踏实——我们的国家这么好,我们的医生护士这么用心,病一定会好起来的!" 二、健康课堂:藏在月饼里的科普温度 唱完国歌,示教室的大屏幕切换成了熟悉的画面——"呼吸健康小讲堂"。今天的主讲人是专科护士冯刊,进行了慢阻肺疾病知识的宣讲,患者代表刘叔叔。"我得慢阻肺十年了,去年国庆还因为急性加重住过院。原来,刘叔叔在冯护士的指导下,把平时记的"用药笔记""呼吸操要点"整理成了顺口溜:"秋分之后天转凉,出门口罩要戴上;吸入药物按时吸,痰多莫怕勤拍背;月饼虽甜要少吃,温水送服最对味......"台下的老人们听得连连点头,78岁的王奶奶举着手机录像:"我要录下来发给老伴儿,他也在家吃药呢!" 健康科普环节后,护士们端出了提前准备好的月饼,考虑到很多患者有糖尿病、高血脂,我们做了低糖莲蓉和五仁两种。"钟芳护士长指着月饼上的小花纹解释,"这是用模具压的'平安'和'健康',希望患者吃了,双节过得甜甜蜜蜜。"""李大爷咬了一口低糖莲蓉,连连夸赞。他的老伴儿悄悄告诉我:"老头子住院后总说'医院的东西没味道',今天这一口,我看他嘴角都翘起来了。" 三、双节同庆:守护是最长情的告白 工休会的最后,龚小艳护士长走到患者中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科室24小时都有医生值班,护士每时巡视一次;"她顿了顿,又笑着说:"当然,也希望大家能开开心心过节——和家人视频聊聊天,吃块月饼赏赏月,但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别劳累,健康才是给祖国最好的生日礼物!" 窗外的桂花正开得热烈,香气裹着月饼的甜、国歌的壮、医护与患者的笑,在这个即将迎来双节的日子里,织成了一张最温暖的网。而这,或许就是健康教育最美的模样——它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与心的靠近;不仅是疾病的守护,更是对生命最真挚的祝福。
1
2
3
4
5
6
...
327
328
跳至
页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线上挂号
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
选择科室
行政科室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内科
肾病内科
普通外科
肛肠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骨科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整形烧伤外科
重症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中医科
老年病医学科
全科医疗科
皮肤科
临床营养科
儿科
传染科(感染性疾病科)
肿瘤科
疼痛科
急诊医学科
妇产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口腔科
麻醉科(手术室)
医疗美容科
医学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
中心实验室
输血科
病理科
药学部
放射影像科
临床护理
呼吸内科
产科
麻醉科
妇科
新生儿科
感染性疾病科
风湿免疫科
胸外科
肛门结直肠外科
小儿外科
核医学科
投诉电话:
0712-2335185
投诉邮箱:
xgzxyytsb@tom.com
客服电话:
400-1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