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5-03 11
一抹黄色,全程安心,儿童康复的贴心守护 在儿童保健康复科,每一个小患者都是折翼的天使,需要我们格外的呵护。今天,科室里悄然出现的一抹黄色,正为孩子们的康复之旅带来满满安全感。 为了更精准地守护这些孩子,我们给小患者穿上了黄马甲。这可不是一件普通的衣服,它胸前有着精心设计的“小秘密”——可粘贴的腕带。传统腕带对好动的孩子们来说易脱落、佩戴不适,而现在,腕带稳稳地贴在黄马甲上,清晰展示着孩子的信息,让医护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核对患儿身份,使患儿能更专注地投入康复训练,对提升康复效果。 在儿童保健康复科,当我们为孩子们穿上这一抹亮眼的 “黄马甲” 时,醒目的黄色使医护人员无论在病房、康复治疗区,医护人员的目光都能迅速定位、及时响应,给予最贴心的照顾。 这小小的创新举措,凝聚着儿童保健康复科全体医护人员满满的爱与智慧,是人文关怀与科学护理的完美融合。一抹黄色,全程安心,它是我们为孩子们精心构筑的安全堡垒,也是陪伴他们踏上康复之路的温暖伙伴,见证着每一个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长,守护每一位孩子的健康!  
2025-03 11
襄阳专家齐聚孝感,共绘儿童健康蓝图 3月9日上午10点,孝感市中心医院10楼会议室,一场聚焦儿童保健康复专业前沿的学术交流活动正在进行。这场由孝感市中心医院主办的儿童保健康复专业交流会议,以专业姿态迎接各地同仁,共襄学术盛举。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儿童康复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康复医学会2025年度学术活动计划,此次会议旨在促进儿童保健康复专业的交流与发展,提高医疗水平,为儿童健康保驾护航。 杨树杰主任首先致辞,他对各位专家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强调了儿童保健康复工作的重要性以及此次会议的意义。其言辞恳切,展现出对儿童健康事业的深情关怀和坚定决心,为会议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议的高潮阶段,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鲍春带来了“ASD和ADHD专家共识解读”。鲍春主任是儿科学硕士、主任医师,身兼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优生优育专业委员会理事、妇幼健康研究会孤独症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等多项职务,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在分享中,鲍春主任深入剖析了ASD(孤独症谱系障碍)与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诊疗前沿理论。她以丰富的临床案例为依托,详细阐述了病症的诊断要点和干预策略。她指出ASD与ADHD的诊疗,绝非孤立病症的攻克,而是对孩子成长全维度的守护。 在讨论答疑环节,参会人员积极提问,围绕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鲍春主任展开深入探讨。鲍春主任凭借其丰富的经验和渊博的知识,为同事们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而在科室参观交流环节,大家在儿童保健康复科主任钟新和副主任刘静的带领下,参观了孝感市中心医院儿保康复科的各个区域,深入了解其科学的科室布局和高效的诊疗流程。医护人员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素养,以及对各项职责以最严肃认真的态度对待,给参观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此次会议,为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它不仅是一次专业知识的交流,更是两地专家情感交融、智慧碰撞的舞台。可以预见,在未来征程里,借着这样深度交流合作的势能,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保健康复科将不断汲取新知识,应用新成果,为更多儿童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
2025-03 11
“卡通人物病房”进儿科,患儿就医更轻松! 为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营造温馨、关爱、贴心的就医环境,儿童保健康复科近日推出了一项创新护理服务——“卡通人物进病房”。这一举措旨在为住院的小患儿提供更加轻松、愉快的就医体验,缓解他们在医院中的紧张情绪。 对于住院的小患儿来说,传统的病房环境往往显得单调且陌生,孩子们容易感到迷茫和不安。为此,我院儿科特别设计了“卡通人物病房”,每间病房门口都张贴了不同的卡通人物形象,如可爱的米老鼠、活泼的草莓熊等。这些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不仅帮助患儿轻松记住自己的病房位置,还为整个病区增添了童趣与活力。 每个卡通人物形象都承载着对患儿的美好祝愿。例如,米老鼠象征着快乐与陪伴,草莓熊则传递着乐观与积极的态度。这些卡通形象不仅让孩子们感到亲切,还能在潜移默化中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 “卡通人物病房”不仅提升了患儿的就医体验,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我们通过这一创新举措,让患儿在治疗过程中感受到更多的关怀与温暖。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护理服务模式,以满满热忱,为孩子健康童年、美好未来,筑牢坚实后盾,在医疗护理征途上坚定前行,不辜负每一份信任与托付。  
2025-03 11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门诊成功举办“认识慢阻肺,远离慢阻肺”健康科普 为提升公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的认知,助力患者科学防治,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门诊于3月5日在医技楼4楼举办了主题为“认识慢阻肺,远离慢阻肺”的健康科普。现场气氛热烈,反响积极。 权威科普,传递防治要点 科普开始,呼吸护理门诊专科护士蔡兰通过生动的图文,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慢阻肺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及高危因素。她强调:“吸烟、空气污染、职业粉尘暴露是慢阻肺的三大诱因,早筛早诊和规范治疗可显著延缓疾病进展。” 科普还针对患者关心的“如何正确使用吸入装置”“肺功能锻炼方法”“急性加重的家庭应对”等问题进行实操演示,帮助患者掌握居家管理技能。 袁曼护士长作为一名健康营养管理师,针对慢阻肺患者如何吃?怎么吃?给大家做了一个详细的科普。 患者现身说法,传递康复信心 袁护士长和大家分享了自己父亲的诊疗经过,他通过戒烟、规范用药和坚持呼吸康复训练,肺功能得到明显改善。她说道:“只要科学管理,慢阻肺并不可怕!”成功的案例故事让现场观众备受鼓舞。 互动环节 活动最后,呼吸护理门诊专科护士蔡兰带领大家一起学习呼吸操,现场气氛活跃。 呼吁早筛早治,守护呼吸健康 据数据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超1亿,但诊断率不足30%。本次科普通过发放科普手册、播放宣教视频等形式,呼吁高危人群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护士长袁曼介绍:“未来我们将持续开展社区筛查和线上答疑,为更多患者提供支持。” 此次科普是孝感市中心医院践行“健康中国”行动的重要举措,通过医患携手,助力慢阻肺患者实现“早发现、早干预、高质量生活”。后续呼吸门诊还将推出系列主题科普活动,详情请关注医院公众号。
2025-03 11
春风十里不如你 孝感市中心医院-优质化护理服务:以专业守护生命,用温情点亮希望。妇科二病区提能力,上水平,优服务,不仅是口号,更是融入每一处细节的行动准则。妇科二护理团队以“患者需求为核心”,打造有温度、有品质的护理品牌,让护理更有温度,让康复更具信心。 暖心长廊,亲切问候-让患者感觉舒心 在病区走廊的一角,这片不大的空间,护士们精心设计和布置,有茶几、有书架、有围棋,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了一个放松休息和畅心交流的舒适空间。晨间护理热情问候:早上好,婆婆!早上好,阿姨!之类问候语,将护理团队饱满的精神状态传递给患者,让患者感受到舒心。 今日手术,加油鸭!让患者感觉安心 但凡提及手术”二字,不论手术大小及疾病严重程度,都会让患者感到恐慌,为了缓解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树立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妇科二病区会在今日手术患者床头放置加油牌,同时,对患者说,我在病房等您回来,加油哟!让患者内心倍感温暖。 加油鸭!早行动,助康复。护士协助患者下床,让患者感觉放心 针对术后下床活动的患者,护士辅助其下床活动,同时还要为患者讲解起床三部曲等注意事项,告知患者预防跌倒的重要性,让患者感觉放心。 流质起步稳,营养逐步增!让患者感觉贴心 别担心,咱们慢慢来!流质饮食是康复的第一步,米汤、面汤备好,让您的胃肠蠕动起来。“您不是一个人在努力!家属的爱心汤我们帮把关,科学搭配才能事半功倍,放心喝!” 小小微信群,满满都是爱,让患者感到暖心 妇科二病区创造出院随访交流微信群,护理人员在出院时,让患者及家属加入该群,微信群除了解决患者及家属问题以外,程黎护士长还会不定时往群里发送疾病科普内容及视频,让爱延续到家。 孝感市中心医院妇科二病区坚持以关怀为基,以爱心为魂,服务患者,主动帮助每一位患者,让患者恢复健康,患者出院时每次护送患者至电梯,感谢,再见,是我们最爱看到的场景。
2025-03 11
急救女将的“硬核浪漫” 春风拂面,战鼓未歇。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妇女节到来之际,孝感市中心医院院前急救科的“生命赛道”上,这群总是步履匆匆的“急救女将”们,迎来了一场专属于她们的暖心惊喜。 礼物背后,是并肩作战的“懂得” “她们需要的不只是赞美,更是实实在在的关怀。”作为院前急救科护士长,邹雪深知姐妹们穿梭在急救车、急诊室与生死边缘的日常:凌乱的发丝常被汗水浸透,口罩在脸上压出深痕,错过饭点时胃里空空的焦灼……这一次,她将关切化作三份“急救箱式”礼物—— - 「护发素」:洗去风雨兼程的疲惫,愿每一次出诊归来,发梢都能留住温柔; - 「面膜」:给被防护装备“封印”的脸庞一次深呼吸,15分钟“充电”亦是战场间歇的疗愈; - 「乐事薯片」:塞进急救包侧袋的“快乐补给”,让抢救间隙的咔嚓脆响,成为紧绷神经的甜蜜缓冲。 仪式感,是急救人特有的浪漫 没有鲜花红毯,急救车的警笛是她们节日的背景音;没有精致下午茶,争分夺秒的间隙里,一包薯片、一句“姐妹辛苦了”便是最暖的仪式感。“礼物不贵重,但每一份都‘对症下药’!”接过礼物的护士曾宝丽眼眶微红,“原来那些狼狈的细节,都有人默默心疼。” 她们是战士,也是人间烟火里的女孩 报道当天,镜头记录下这些“反差萌”瞬间—— - 夜班刚完成车祸现场抢救的曾护士,在值班室敷面膜,笑称“见患者前要先‘修复’颜值”; - 连续出车8小时的许医生,撕开薯片塞给低血糖的队友:“急救人先救自己,这是医嘱!” 这些画面,让“女超人”标签下鲜活可爱的模样悄然绽放。 致敬“她力量”,致敬每一份托举 节日里,科室男同胞们主动扛起夜班重任:“今天换我们守护‘守护者’!”这群平日与她们并肩冲锋的“战友”,用行动书写着最长情的节日祝福。 在院前急救的战场上,她们用专业与死神博弈,用细腻为生命护航。今天,让我们对这群“提灯女神”说声:辛苦了!愿你们永远被温柔以待,心有猛虎,细嗅蔷薇。
2025-03 11
芳华绽新生——"春日信使"献礼三八妇女节 当春风拂过医院的长廊,在第115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这群"白衣天使"以独创的"春日信使"行动,为早到人间的"小天使"家庭送去别样温暖。 花的诞生——医护们的「点亮微光」 不同于以往,这里的“信使”不是鸿雁,而是一朵朵用扭扭棒精心制作的手工花束。在新生儿科的角落,医护们用灵巧的双手将扭扭棒编织成一朵朵绚丽的花。这些花不仅是手工艺品,更是他们用爱心与耐心点燃的微光。每一片花瓣都凝聚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祝福,仿佛在寂静的病房中点亮了一盏盏希望的灯。 花的守护——温箱旁的「无声陪伴」 这些色彩缤纷、形态各异的花朵,承载着新生儿科全体护士的祝福与关爱,它被轻轻放置在温箱旁,成为脆弱生命的守护者。护士或家属在迷你祝福卡上写下温暖的话语,粘挂在花枝上。卡片上的字句,或许是鼓励,或许是祈祷,无声地陪伴着每一个小小的生命,传递着爱与力量。 花的远征——出院日的「成长接力」 当患儿迎来出院的日子,护士将这束花递给家长,轻声说道:“这是用48小时坚守扭成的祝福,请替我们陪宝宝看看外面的春天。”家长可以自由选择是否拍照或留言,而这些照片将被打印出来,贴在宣传栏上,成为更多人见证希望与成长的印记。 “每一朵花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我们的每一个小宝贝。”新生儿科护士长张萍介绍道,“我们希望用这些亲手制作的花朵,传递我们对孩子们健康成长的祝福,也希望能给经历磨难的患儿家庭带去一丝温暖和力量。” “春日信使”行动是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的缩影。近年来,科室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从优化护理流程到开展个性化护理,从加强健康宣教到注重心理疏导,科室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质护理”的内涵。 一朵花的旅行,从指尖到心间,传递着爱与希望。孝感市中心医院新生儿科的“春日信使”行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改善护理服务的承诺,用爱心和责任心守护着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也为这个春天增添了一抹温暖的色彩。
2025-03 11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神经外科"五小发明"点亮生命温度 当监护仪的警报声撞响凌晨三点的钟摆,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正用护理创新与死神争分夺秒:一把刻度精确至0.5毫米的瞳孔尺,让脑疝识别提速60%;一组金属套管适配器,使气道并发症下降35%;多项源自临床的护理创新,硬生生将危重患者平均康复周期压缩21%。在国家"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的蓝图上,这群白衣天使以病床为实验室,把抢救间隙的零碎时间锻造成改写生命结局的密钥,正如李云霞护士长所说:“每一次护理创新都应精准对标患者早一秒脱机、早一日下床、早一周回家的目标。”以仁心为针,创新为线,孝感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护理团队精心编织"五重守护网",让危重患者感受有温度的医疗照护。 【精准之眼】瞳孔测量尺 当生命体征化作毫米间的刻度,吴星星主管护师设计的瞳孔测量尺犹如"生命放大镜"。这把神奇的尺子正面镌刻精准刻度,背面嵌入GLS评分系统,让瞳孔监测从"雾里看花"变为"明察秋毫",临床误判率直降40%。 【呼吸之道】气道湿化"金钥匙" 面对金属套管与湿化管路"难以牵手"的难题,喻珍子主管护师巧用雾化器零件打造"万能适配器"。让温润气流如春风化雨,气道并发症发生率锐减35%,让每一次呼吸都浸润温暖。 【拔管秘钥】渐进式堵管术 谈红丽主管护师创新的"呼吸训练三步法":以输液调节器为阀门,用吸痰管作导管,让患者如同婴儿学步般循序渐进脱离呼吸依赖。临床数据显示平均带管时间缩短5.2天,拔管成功率提升至92%。 【暖心护盾】U型护理被 陈秀君护师一针一线缝制的U型被,既如母亲环抱般守护患者肩颈,又如智能感应装置般精准避开气管切口。这个"会呼吸的保暖神器"让冬季病房投诉率归零,患者满意度达99.8%。 【皮肤卫士】压力性损伤评估尺 当慢性伤口遇见"会说话的标尺",陈秀君护师设计的可视化评估工具让护理人员秒变"读图专家"。结合分级图示与测量刻度,压力性损伤识别准确率提升60%。 多项护理创新的背后,是白衣天使们永不停歇的思考。从毫米级的精准到人性化的温暖,神经外科护理团队正用智慧与温情重新定义优质护理——让专业更有温度,让关怀更具力量,我们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