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国务院要求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 中新网5月30日电 国务院日前发出通知,批转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要求各地认真贯彻执行。纲要提出,中国将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和重要作用。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中西医、中西药并重,实现中西医药协调发展。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做好中医药继承和创新工作。制订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政府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全面实施名院、名科、名医和名厂、名店、名药的发展战略。  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快中医临床研究基地、重点中医 医院和县级中医医院建设,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充分发挥中医中药在重大疾病防治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重要作用;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积极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扩大中医药服务领域;切实做好中医药理论、文献、古典医籍及名老中医经验等的继承研究工作,贯彻实施《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不断提高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中药现代化及产业可持续发展;发展中医药教育事业,大力培养中医药继承和创新人才,全面加强中医药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广泛传播和弘扬中医药优秀 传统文化;大力加强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 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由中医药管理局另行制订)
2017-10 06
简讯20151120 今年第9个“世界糖尿病日”主题是“健康饮食与糖尿病”。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于11月14日上午在新门诊楼前(后湖公园北面)举办了大型义诊活动。活动期间,内分泌疾病防治、营养和运动专家为广大群众提供糖尿病防治咨询,免费测量血糖、血压,健康饮食讲解及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资料等。   11月5日下午,市中心医院体检中心组织医疗专家到湖北工程学院开展健康咨询活动,活动进行了2个多小时,大约50多名教职工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咨询。体检中心针对本年度学院教职工检后发现的实际问题,组织消化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心血管内科的专家到湖北工程学院举办一次健康咨询活动,与教职工面对面交流,解答教职工的疑问。(黄容)   肠道病毒感染进入高发季节。近日,市中心医院儿童康复科病区对住院患儿家长进行了一次以“推拿治疗小儿腹泻’为主题的讲课。儿童康复科技师说,推拿治疗婴儿腹泻的治疗原则是健脾利湿止泄。方法为:患儿仰卧位,医者在其左,以掌作逆时针揉脐,逆时针摩腹各200次。患儿俯卧位,医者在其左,依次按揉龟尾50次,推上七节骨300次。外加开天门100次,运太阳100次,推坎宫100次,揉外劳宫100次,揉一窝风100次。并现场示范正确的推拿治疗操作手法。通过小讲座,家长们明白了,原来推拿按摩是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治疗腹泻的方法。(张奇)
2017-10 06
卫生部撤销六种产品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中新网11月28日电 据中国卫生部网站消息,昨日,卫生部通知撤销六种产品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据悉,卫生部在监督检查中发现,广东名臣化妆品有限公司的“高新康效牌防脱育发洗发露”和“高新康效牌防脱黑发洗发露”;广州芭妍化妆品有限公司的“心洁防脱洗发露”;广州宝芝堂药品有限公司的“宝芝堂防脱洗发液”;广州市名露医疗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的“白美人脱发膏”和“白美人狐臭露”这六种产品在申请特殊用途化妆品卫生许可时,提交虚假检验报告,违反了《行政许可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以上情况已经相关检验机构确证。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六十九条的规定,现决定撤销上述两产品的化妆品卫生许可批准文号。
2017-10 06
孝感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在我院开展 2015年7月2日,全市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在我院仁济分院开展。根据要求,我院派出了消化内科、心内科、普外科、骨外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相关专家参加了此次鉴定工作。专家们严格按照《病残儿医学鉴定诊断标准及其父母再生育的指导原则》要求,对全市120个病残儿进行了医学鉴定。 为更好地做好此次病残儿医学鉴定工作,我院在鉴定现场设立服务台,在候诊厅和走廊临时增加座椅,在一楼大厅和诊室门口粘贴引导标识,对不能在分院做相关检查的病残儿特派专车和专人全程陪同到总院进行相关检查。同时安排医务科和仁济分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及保安进行分诊、引导、协调和维持现场秩序,确保了此次病残儿鉴定工作的顺利开展,此项工作得到了仁济分院领导的大力支持。   
2017-10 06
世卫组织称人类年增新传染病1至2类    翻开人类历史,传染病就像幽灵一样如影随形,并能以不知名的方式迅速蔓延,让一个个生命轰然倒地。8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了一份名为《2007年世界卫生报告———构建安全未来:21世纪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新传染病正以每年1—2种的“惊人速度”出现;与此同时,旧传染病也改头换面,卷土重来。过去5年,各类传染病暴发和流行已超过1100多起。  2003年是“非典”,2004年是禽流感;刚捕杀了果子狸没几年,就看着鸡鸭鹅发愁……死神总是随意地翻着手中的扑克牌。若干年后,我们还能捕杀什么,人类又将面临哪些传染病?  新传染病每年增1—2例  联合国禽与人流感项目高级协调员戴维曾说过,“总有一天,世界性的动物与人流感会暴发,但我们现在还不知道确切时间。”此次报告也提到,流感是一种“温和”的常见传染病,常见得让我们往往忽视其可怕的一面。而目前,全世界每年因流感致死的患者有25万人。流感病毒大约每20年变异成一种“更可怕的杀手”,人们熟悉的非典、禽流感仍有全球流行的可能性。预计一次性流感可能会感染15亿人,占全球总人口的25%。  直接参与此次报告撰写工作的汤姆森·普雷迪斯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自1967年以来,新传染病便以每年1—2例的“惊人速度”出现,如艾滋病、埃博拉和马尔堡出血热等。世卫总干事陈冯富珍表示,“新疾病的增长速度是前所未有的”。  新病种出现的同时,像霍乱、黄热病、疟疾、鼠疫、肺结核等旧病种也在20世纪末死灰复燃。8月27日印度广播电台报道称,印度东部奥里萨邦近期发生霍乱疫情,造成84人死亡。而专家预测到2100年,全球受疟疾影响的人口可能由现在的45%增至60%。  此外,还有些传染病持续扮演着“杀手“角色,登革热就是其中之一。2007年,由于雨季提早到来,登革热的势头更为凶猛。仅上半年,柬埔寨已有近2万人感染登革热,182人因此死亡;越南共发现3万多病例,34人死亡。     病毒侵袭发展中国家  “如果类似‘西班牙流感’那样的疫情再暴发,那么死亡总人数将达到6200万,且96%的死亡人数将集中在发展中国家。”汤姆森透露。其中很重要的一点要归因于发展中国家薄弱的公共卫生体系和人们对传染病的轻视。  “我们去一些贫困国家考察时发现,小诊所的注射器已经用了3年,发了黄,可还在用。很多地区至今还住着茅草房,人畜混居、饮水同源极易导致疾病蔓延。”汤姆森称。从禽流感统计数字上也不难看出,这一病毒尤其“偏爱”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地区。截至今年年初,267例患者中,中国、印尼、泰国和越南占总数的82%;在死亡病例中,印尼和越南之和占了总量的2/3。  从世界范围看,传染病扩散和当下便利的交通不无关系。报告称,每年超过20亿人次乘飞机去世界各地,这为传染病的跨大陆传播提供了“交通工具”。在某一地区暴发或传播的疾病,“短短几个小时后”极可能威胁另一地区的居民。(上接第一版)今年6月,美国一耐药性结核病患者就在一周内顺利搭乘飞机往来欧洲与美国,引起几国恐慌。  全球变暖也为疾病传播创造了机会。如高温和绵绵不绝的雨水会给蚊虫带来了极好的繁殖环境。只要温度升高1摄氏度,蚊子数量就会增加10倍;而登革热也恰恰会因此蔓延开来。在非洲海拔1700米的湿冷高地,因为蚊子的出现,甚至出现了新发疟疾病例。  此外,主流抗生素失效、食源性疾病扩散也成为各国面临的一道道难题。     狂犬病在中国最猖獗  传染病的阴云也笼罩着中国。卫生部日前公布的7月份全国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显示,全国共报告各类传染病542620例,死亡815人,肺结核和狂犬病分别列报告病例数和死亡数的首位。其中,报告发病数最高的仍为肺结核,共134695例,其余为乙肝、痢疾、梅毒、淋病。死亡人数最高的则是狂犬病,共276例。  狂犬病无疑成了“头号杀手”。据了解,中国属于人狂犬病严重流行的国家之一,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急诊科主任苏伯固表示,这是由于中国人对宠物咬伤的防范意识匮乏。“一般人只知道猫、狗咬人能传播狂犬病,其实其他动物如鼠、兔等,甚至鸟类,也可能传播狂犬病。”另外,注射过疫苗的狗能保证不被其他动物传染,但不能保证它不带病毒,不传染给人。所以,即使被看上去很正常的狗咬了,也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  与来势汹汹的狂犬病相比,肺结核则是分布最广的杀手。我国是世界上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家之一,现有患者约500万人,发病人数居世界第二位。此外,我国结核病治疗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初治患者治愈率高,但仍有不少患者未被发现,混迹于人群中,以致新病例不断出现;二是耐药患者有所增加。总的来说,结核病高发于贫困地区,且发病人数越多,治疗难度越大,出现耐药病例的几率更高。  卫生部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东明在今年4月举办的研讨会上称,目前中国部分传染病发病率仍居高不下,如病毒性肝炎、流行性出血热等;部分曾被控制的疾病又重新扩散,如肺结核、血吸虫病等。  传染病的自我防护  “无论一个国家多富有,或有多先进的技术,也无法独立应对所有的公共卫生威胁。”陈冯富珍称,在“地球村”生活,一定要加强与他国合作,共同分享信息。而从老百姓角度来说,同样该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为此,中外专家提出了以下建议:  一、每天开窗通风三次。世卫从事公共卫生防疫管理的克里斯蒂·伽诺博士告诉《生命时报》记者,致病微生物一般只有在空气中积聚到一定的浓度时,才有传染危险。所以要在早、中、晚各开窗通风3此,每次20分钟即可。如果紧挨马路,则选在车少时开窗。  同时避免长时间呆在密闭空间内,尤其是空调房。如必须长时间坐在空调房内,则要每隔两个月清洗一次隔尘网。  二、“管住口”、“勤洗手”、“打疫苗”。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呼吸科主任林江涛提醒,尽量别吃没有全熟的禽类制品,尤其是路边摊上的烧烤;要“勤洗手”并尽量少去人多的场所;当然,更有效的方法是接种流感疫苗。  三、被宠物咬伤后,马上清洗伤口。看见“疯狗”人们都知道躲着走,但对貌似健康的狗却往往放松警惕。调查显示,大约15%的表面健康犬携带狂犬病毒。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科主任吴昊提醒,必须给宠物按时接种疫苗。若不幸被猫狗咬伤,则要正确处理伤口,方法是:用肥皂水冲洗伤口,因为肥皂水为碱性,可以破坏狂犬病毒。如果没有肥皂水,也得用清水冲洗伤口,时间为10—20分钟。接着,在被咬伤24小时内,应到防疫站注射人用狂犬疫苗,然后在第3、7、14、28天各肌注疫苗1毫升,重度咬伤的各肌注2毫升。
2017-10 06
医院迎接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专班专项检查 7月27日下午,市卫生局、市卫生监督局领导一行对市中心医院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专项督导检查。医院院长助理刘晓安及医务科工作人员陪同。督查组一行先后实地查看了门诊妇科、住院药房、妇产科病房、产科病房、超声影像科等地,现场检查了出生实名制登记信息录入、中期及以上终止妊娠手术登记管理、超声孕检准入制度落实、终止妊娠药品管理情况等,仔细查阅了出生分娩、中期终止妊娠手术对象病历、超声检查、计生手术对象登记信息;并对医院计生专人专机专网情况进行了检查。通过检查,督查组一行对医院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医院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工作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希望医院今后进一步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强基础数据核实工作,确保相关信息数据完整、准确;进一步加强责任状的签订,继续与相关科室签订好责任状,与重点科室人员签订责任书;进一步加强“两非”(非法引产、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工作方面的宣传,在重点科室开辟宣传栏,并设立举报电话和信箱;进一步加强打击“两非”工作的制度建设,切实把医院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  
2017-10 06
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获评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力验证优秀实验室 在日前召开的全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力验证/室间职评会议上,市中心医院检验科微生物室被省临床检验中心、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评为2012~2013年度省临床微生物学检验能力验证优秀实验室,这是自2012年开展优秀实验室评定以来,微生物室第二次获此表彰。据悉,微生物室工作人员始终把检验质量首位,按照15189的标准,规范各项操作规程,建立了较完善的质量体系文件和标准化操作规程和记录文件,对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进行持续改进,确保检验质量。在历年参加的湖北省及卫计委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成绩均为优良。
2017-10 06
专家提醒夏季炎热应慎防红眼病      据新华社天津6月18日电 夏季到来,又到了“红眼病”的高发季节。近日从天津多家医院获悉,近一时期红眼病患者已开始呈现增多趋势。专家提醒,每年6月至8月是红眼病的高发时期,游泳和家庭内共用脸盆、毛巾等是红眼病传播的主要途径。  专家提示,炎热天气,人体抵抗力下降,病毒更易侵袭,如泳池消毒不充分,只要有一人患红眼病,其他人感染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因此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家人共用毛巾、脸盆,并选择卫生条件好的游泳场所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