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定期体检难以满足家长要求署假孩子"查体"忙     放署假了,到市中心医院做健康查体的孩子骤增,尽管多数孩子之前都在学校或幼儿园接受过定期体检,但家长却不满意,他们都想通过更为仔细的检查来了解孩子的营养、智力发育等情况。     笔者发现,近日到市中心医院做健康查体的儿童较往常骤增,不少家长称,目前虽然各中小学都定期给孩子进行健康查体,但查体项目多为视力、肺活量、身体发育状况等常规项目,并不能准确地了解孩子的健康状况,而要求学校给孩子做全面的体检显然并不现实。     据市中心医院保健科专家介绍,前来体检的孩子主要检查的项目有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检查、智力检测等。有的孩子平时食欲较差、体质不好、爱生病,在通过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检查后发现,孩子的血色素低,为轻度贫血,且血钙偏低。之后,医生根据查体结果开出处方并详细告诉家长正确的服药方法,并对孩子的饮食、生活照顾和家庭锻炼进行指导。     医生建议,虽然学校和幼儿园目前都给孩子安排了定期体检,但家长最好还是每半年安排孩子到医院进行一次更为详细的检查,这样可以连续掌握孩子成长的动态情况。
2017-10 06
中心医院引“外援”增实力    外援,对于一个国家足球水平的提高,有着弥足轻重的作用。同样,要使一家医院的医疗水平在短时期内发生质的飞跃,也必须引进“外援”。    6月24日,市中心医院血液内科特邀武汉协和医院知名专家坐诊,针对各种白血病、淋巴瘤、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溶血性贫血及多种难治性贫血进行诊断和治疗,使我市患者不用再像过去那样为治病要远赴省城,在本地即可得到国内著名专家和领先设备的诊断和治疗,既解除了身心痛苦,又减少了经济损失。
2017-10 06
农工党在市中心医院等单位建立党小组     2006年6月1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孝感市委员会市直支部在湖北职院召开了农工党党小组成立大会。大会宣布了在中心医院、湖北职院、综合单位分别组建三个农工党党小组,并选举产生了三名党小组组长,农工党中心医院党小组组长由整形外科副主任彭友林同志担任。    农工党党小组的成立是农工党孝感市委员会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充分调动了农工党成员的工作积极性,为逐步提高他们的建言献策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证。
2017-10 06
构建节约型机关孝感市中心医院用实干说话    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和长远发展,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要的战略决策。孝感市中心医院结合实际,着眼长远,努力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严格要求,科学管理,干部职工节约意识明显增强,各项节能降耗措施效果明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    建设节约型机关,关键在建设节约型干部,没有节约型干部,就没有节约型机关。因此,领导干部的节约具有重要的导向和示范作用。为使节约意识变成大家的自觉行动,院党委和院行政领导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    院常委书记余小明、院长樊立等院领导充分认识党政机关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发挥表率作用的重要意义,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面树立节约意识,建设节约文化,倡导节约文明,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风尚。他们明确提出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一系列措施,要求从节约用水用电、降低车辆消耗、加强基础设施维护、减少办公用品浪费等各个方面加强管理,从点滴做起,从自身做起,在节约型机关建设中做出表率。    做任何事情,院领导都以“节”字当头,时时想到节约,事事做到节约,处处体现节约。主管副院长左祖俊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节约资源能源活动,教育、引导和规范医院全体工作人员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做起,自觉养成节约一度电、一杯水、一张纸、一滴油的良好习惯。    基建办公室十分重视从观念到细节上的节约,始终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有一次,由于基建的需要,医院要搭建一个临时性的楼梯。为创节约,大家利用工地上现有的废旧材料造了个楼梯,避免了浪费。    2006年3月18日,手术室急需安装一台44千瓦的消毒锅,按常规工期,此项工作至少要花费三、四天的时间,不仅影响病人的手术,而且还增加医院的开支。医院总务科的出谋划策,紧急召开现场办工会,连夜与医院总务科的同志出谋划策,加班加点,只用了二天的便解决了问题,为患者节省了时间,为医院减免了经费。    有了这些好领导,全院上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形成了人人想节约、个个讲节约的良好风气。     二     节约型机关建设,效果最明显的还是两次大型的基础设施维修改造工程。    一次是医院水、电网改造。医院总务科采用新材料,应用新技术进行水、电网改造,实现了节水节电双效益。以往医院用水都是自来水,水网改造后,将充分利用地下水和天然水,大大节省了自来水的消耗。据统计,2004年医院水费达42万元,2005年则降到28万元,到了2006年预计只需花17万元。用电方面,则听取来自基层的好的意见和建议,把原来已经严重老化的电力管线重新更换,安装了节能照明灯具,基本杜绝了电资源的不合理损耗现象。    另一次是污水处理站和电梯维修改造工程。医院基建科通过招标的方式,从多名竞标单位中选出最佳建设者投资建设,花费资金少,施工效果也非常理想。两项改造,既要降低成本,又要保证质量。经过反复论证,多次协商,寻找小窍门、小发明,进行革新创造,分门别类,逐项落实,最终节约近万元,同时又提升了医疗部门的品味和档次。    三     节约体现美德,节约体现文明。开展节约活动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深入人心,树立长效的节约意识,还要将节约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之中,贯彻到日常生活的细节之中。     为确保各项节约措施的落实,医院把水、电、电话、纸张、车辆燃料维修等可控指标量化分解,一并纳入单位的绩效考核,奖惩分明,年终总算账,并与评先树优相挂钩,调动了科室和个人自觉抓节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变“要我抓”为“我要抓”。    从普普通通的废品回收工作,就可以看出医院促进节约行为养成的决心。医院所有的废品原由各科室自主处理。自医院成立废品回收中心后,由工作组进行分门别类逐项处理,这项节约取得了明显成效。    走进中心医院的办公场所,你会发现这里有了一些与往日不同的变化:每间办公室的照明灯都是“有限使用”、隔盏开灯;进出房间的工作人员随手关门、下班前及时关闭电源;办公区域的空调推迟了开机时间 ;空调最低温度不低于26摄氏度;各部门的打印纸大都是两面使用;机关内部发送材料尽量使用旧文件夹......    通过建设节约型机关活动,医院工作效率得到进一步提升,工作作风更加扎实,为民服务观念更加主动,中心医院已经真正成为务实、高效、勤勉的节约型机关。
2017-10 06
6月6日全国“爱眼日”市民今天可免费看眼病
2017-10 06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了市民看病便宜了   医疗服务价格一直是孝感市民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看病难、看病贵”一直都是老百姓们心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前不久,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要求,今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准再自行设立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全国要实行统一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名称和服务内容。要求下发后,孝感的医疗服务价格有着怎样的调整呢?这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给市民们看病减轻了哪些负担呢?近期,记者来到了孝感唯一的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进行了采访。        为什么要进行价格调整呢?  记者近期从市中心医院了解到,根据孝感市物价局的要求,该医院现已对医疗服务价格进行全面调整,对护理费、手术费等进行了提价;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则大幅下降。市中心医院5月8日起已在产科、儿科、门诊、普通外科和心血管内科五个科室进行了试运行,5月15起开始在全院推行。  据了解,我市现行的医疗服务价格是8年前制定的,由于近几年煤、水、电等基础能源的价格不断上涨,医疗服务价格及体系已经适应不了当前的形势。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这次规范和调整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是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按照国家改革医疗服务项目和价格的要求,规范对接医疗服务项目,使我市准备制定的医疗服务项目名称、项目内涵与全国、全省“项目规范”对接,并实现项目编码管理,力求从制度上堵住重复收费、分解收费、自立项目收费等不规范的收费行为,使群众能够明明白白看病,清清楚楚交费;二是根据现在居民收入的增长情况和医疗服务成本的提高等因素,适当提高当前的非营利性医疗服务价格。  这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是按照市物价局、卫生部门制定的《孝感市医疗服务项目指导价格》来执行的,涉及到中心医院的共有2547个项目,挂号费、护理费、手术费、诊查费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有所提高,提高的项目占15.1%。但对大众化的日常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降幅明显加大,降低的项目占37%。调整后,医疗服务的内容和价格将更透明,可以减少患者一些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费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有哪些常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了呢?  记者在中心医院了解到了一些常见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情况,并对调整后的价格和调整前的价格作了比较, 可以看出,挂号费、护理费、手术费、诊查费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的确有所提高,大众化的日常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降幅比较明显。其中,特殊仪器使用费降幅较大的是腹腔镜做阑尾、胆囊切除术,均下降了一千多元钱,这么大的降价让人欣喜。一位患者家属告诉记者:“听说以前切阑尾要两千多块,现在好了,只要几百块钱就能做。真好!降价了,我们老百姓当然高兴。”    顺产、难产和剖腹产的手术价格在表格上看起来下降了,可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手术费是要提高的,为什么看起来似乎是下降了呢?原来,医院以前在收取费用时都是将手术费和材料费分开收,而现在规范了收费项目,单手术费中就已经包含了材料费。这么一来,医生的技术含量费提高了,材料消耗费用降低了,所以手术费和材料费的总费用略为下降。  另外,像支架、起搏器、钢板、关节、输液管、尿片等等这些一次性耗材的价格,现在也有了明确的规定:原材料在1000元以下的,医院另外收取8%;原材料在1000-5000元的,医院另外收取5%;原材料在5000元以上的,医院另外收取3%。以前,医院没有这么明细的收费标准,所有规格都是按照15%另外收费。    调整后的医疗服务价格真的让利于民了吗?   住院部价格调整情况如何?  5月10日,针对此次医疗价格调整的情况,记者就近来到了市中心医院一楼的试点科室之一的儿科住院部进行了采访。  记者见到了儿科住院部的护士长,她告诉记者,因为今天刚接到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通知,所以许多项目的收费调整都还没有开始实施,电脑收费系统还没有来得及调整。当记者问到“对此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有什么看法?”时,护士长说:“以前儿科的绝大部分收费项目都没有做明确规定,我们都是参照成人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但是给孩子打针又比给成人打针难度要大得多。比如:我们给成人做静脉输液只需要几分钟的时间就能完成,可是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可能就得花上几十分钟甚至更长的时间。这对我们儿科的护士来说,体现不出护士的服务技术含量。另外,给成人做静脉输液,只用几条胶布就行,可是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就要给孩子绑上好几圈胶布,还要用纸盒等材料进行固定,如果孩子不小心挪动了针头,我们还得重新再来。所以,儿科的材料损耗是非常大的,而以前我们给孩子做头皮静脉输液都是免费的。这次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提高了护士的服务技术含量的收费标准,现在给每个孩子做小儿头皮静脉输液要另外收取10元一组(包括:药剂、溶剂、胶布、输液管等)的输液费,每加一组再加收7块,提高的收费标准肯定了护士的技术价值。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好事,但是对患者来说可能就加重了他们的经济负担,有的孩子一天要做上七、八组的头皮静脉输液,那么相对于以前来讲就要多交几十块钱的输液费。不知道新的收费标准出来以后,情况怎么样。患者会不会接受的了?这也是我所担忧的。”  “儿科是这次医疗价格调整的试点科室,有没有已经开始实施的项目?”记者问道。“已经开始实施的有‘吸痰’这个项目,以前的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次7元,可这次却调整成了1元,这让护士们都不太理解。‘吸痰’护理在春季、秋季做的比较多,这是一种抢救性操作,如果患者长期无力咳出痰,就会造成窒息死亡,那么就需要来医院进行‘吸痰’护理。在‘吸痰’护理过程中,护士们要对患者进行叩背、翻身、吸痰等一系列的技术性操作,还要对床单、枕套等消耗品进行清洗等处理,每次只收取1元的收费标准实在是体现不出我们的劳动价值啊!”护士长面露难色。“当然,收费便宜了,对患者来说是好事,减轻了患者家长的经济负担,我们也为此非常高兴。毕竟我们自己在医院看病也便宜了。”她补充道。“现在调整了服务价格,项目更细、更规范了,比如:以前我们的二级护理和三级护理都是免费的。现在价格调整后,二级护理是4元/天,三级护理是3元/天。在这一点上,还是体现出了护士的劳动价值。”  交谈中,护士长还提到了已经开始实施的“抢救”这个项目,“以前每给孩子抢救一次收费50元,可现在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中将‘抢救’的每天最高收费限额定为150元。也就是说,不管抢救多少次,最多只能收取150元。前不久,儿科住院部接收了一对患有重症肺炎的双胞胎,其中一个孩子还另外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孩子不能自主呼吸,每隔半个小时都要抢救一次。整个儿科住院部包括主任医师在内的16名医务人员奋战了一天一夜。遗憾的是,这对农村家长已经为这对刚出生的双胞胎耗去了家中所有的积蓄,无钱医治的情况下,决定只保住其中一个孩子。虽然16名医务人员连夜抢救只收取150元费用,但是只要能救活孩子,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我们也感到欣慰。”  18日,新的医疗价格调整已经实施了好几天了,当记者再次来到儿科住院部时,看到好几个病房都是空的,只有几个孩子在打针。经询问得知,因为这些天的天气比较好,没有大幅度的降雨降温天气,又加上正是农忙时期,所以这天的病人并不多。  记者再次找到护士长,询问病人对“加收输液费用”有何意见时,护士长说:“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病人反映加收10元输液费用的事情。因为收费项目价格有升有降,输液费用的上调,病人基本上能够接受。”记者接着询问了“医疗价格调整后,儿科住院部的总体收费值有何变化?”“这几天我们估算了一下,现在每个孩子每天收取床位费12元、诊疗费8元、护理费4元,合计24元,比以前每个孩子每天少收10.50元。”护士长说道。  记者来到儿科住院部的病房,看到一位躺在床上的女孩,护士正在教孩子的母亲给孩子的双腿按摩,病床边的桌子上还放有孩子的小学语文书、文具盒。女孩有8岁了,5月11日母亲带着她从孝昌赶来看病,家中还有两个孩子,孩子的父亲留守在家中种田。女孩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这是一种免疫系统疾病,刚来的时候她下肢不能动弹,不能翻身,也不能坐立。孩子的母亲说:“刚生病的时候,医生说病情非常严重,孩子急得直哭。经过这些天的治疗,她已经能翻身、坐立了。”说着,母亲让女孩自行翻身、坐立。当记者问到“知道这次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事情吗?”母亲满脸笑容,“我知道这个事,现在看病的确便宜多了。我还知道孩子打的针叫做‘丙种球蛋白’,以前是306元钱一瓶,现在是232元一瓶,便宜了很多,到现在为止已经打了23瓶了。”  女孩的病房里还另外有一位刚来不久的母亲,她抱着婴儿在做头皮静脉输液。孩子的母亲告诉记者,孩子患有新生儿黄疸。记者询问道:“知道这次的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吗?”孩子的母亲说:“不太清楚。”记者补充道:“您的孩子现在做的头皮静脉输液要加收10元钱的输液费,您觉得能接受吗?”她说:“这个我还没太注意。但也没觉得贵呀!还行吧!能接受。”       大型器械检查情况如何?  记者18日来到了中心医院医技大楼,对彩超、B超、心电图检查情况作了一些调查。记者询问了彩超、B超、心电图收费窗口的工作人员,“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大型器械检查费用大幅下降了,这几天来检查的病人流量怎样?”他说:“因为调价才只有几天的时间,我们还不能做系统的对比。这几天病人的确多一些,特别是黑白B超降价幅度大,来检查的病人也多了,这也许和调价有关系吧!但主要还是和病人的病情需要有关。”  记者在彩超室门口的等候、休息区见到了一对老年夫妇,经询问得知,老婆婆是来陪老大爷来做身体常规检查的,每年都会来医院对全身进行一次检查,现在正在排队等待做彩超检查。因为每年都做检查,所以老大爷对调价的事情感触颇深:“降价了,我当然高兴了。这次的大型医疗器械价格调整中B超降的比较厉害,彩超去年好像就降过一次,但我觉得彩超还是贵了点。”  在彩超室,记者针对大型器械检查费用降价问题,对正在给病人做检查的李医生做了采访,他对记者说:“因为执行只有短短几天时间,我感觉这几天来做彩超的病人流量和以前来比,相对持平吧!这和调价的关系应该不大,还是和病情需要有关。”  在放射科,记者见到了一位以前受过脑外伤的病人,他每年都会来医院复查一次。他对这次大型医疗器械检查费用下调感到非常高兴,“磁共振降价了,我非常高兴,我每年都来复查一次,用掉了许多的检查费用,现在检查费用能省去一半了。”他欣喜地说道。  以上采访只是从几个侧面反映出了这次的医疗价格调整的情况。记者在这次的采访中发现,在大众化的日常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和大型医疗设备检查价格大幅度下调的情况下,挂号费、护理费、手术费、诊查费等体现医务人员劳务技术价值的服务项目价格提升,老百姓对这样的价格变化并没有太大的感觉,许多病人还都不知道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事情。据中心医院负责人透露,国家发改委现在正在酝酿第18次药品降价。如此好的医疗改革政策正在朝着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方向进行。希望我们能早日脱离“看病难、看病贵”的困境。 1
2017-10 06
对生命永不言弃    一名产后大出血的病人,因家境困难和病情危重,家属二次想放弃治疗。本着对生命珍爱和高度负责的精神,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克服了困难,施仁心仁术把产妇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    对生命永不言弃    通迅员:徐晓塘 孙小伟    5月16日,市中心医院重症监护室收到一名从外院转入的产后大出血病人。入院时,产妇全身出血不止,呈休克状态,随时都有生命危险。医院非常重视,立即组织专家组抢救,抽血检查发现,产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血小板大幅度下降,确诊为产科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专家组马上采取输血、止血、抗休克、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终于使病人度过了危险期。    困难一:持续作战    24小时连续工作不休息,在重症监护室已经成为普遍现象。    忙碌的医护人员中,没有一个人喊累,没有一个人叫苦。有的人来不及向爱人请假,有的人来不及向孩子解释,更多的人来不及赶回家吃饭,饿着肚子工作。    从病人身体下面抽出垫子时,强烈的血腥味弥漫整个病室,熏得主管护士王道霞连连作呕。因为大小便失禁,病人的尿液溅到了口罩和衣服上,她眉头都没有皱一下,继续用手上的毛巾轻轻地帮病人擦洗身上的血迹。病人病情反复得历害,需要长期不间断的治疗,重症监护室主任彭清臻不顾疲劳不辞辛苦地为病人研究并实施治疗方案,眼睛几乎没有合过。请来会诊的产科和血液内科的专家,本来只要提出诊治建议即尽到责任了,可是他们还是坚持留了下来。        困难二:说服家属    第二天清早,病人来了一批家属,共六、七个人,商量着要带病人回去。一位年龄最大、自称是夫家大伯的人对彭清臻主任说:“你不了解情况,她当家的出门打工才几个月,没赚到多少钱呀!家里还有一个十几岁的娃,这个媳妇长年生病,生活都成问题,再做进一步的治疗,只怕会落得人财两空。就让我们拖回去,死也要死在家里。”    彭主任听完家属的话,想了一会儿,镇定地说:“你们讲的的确是事实,我们知道你们很为难,可是话又说回来,谁又没有难处呢,关键是要看怎么战胜困难。我们要仔细想一想,不能耽搁病人哪,她只有三十四岁,这么年轻,你们拖回去,她丈夫回来后怎么想,孩子又怎么办?我们医生肯定是一条心,只要有一丝希望,我们绝不放弃。”说完这些话,家属们都不作声了。    重症监护室的医护人员继续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地说服他们,嗓子都说哑了,好不容易打消带回家的念头。    困难三:再次说服家属    到了中午,病人血压又开始不稳定了,血还是少量在出。听说了病情后,家属们又堵在了病房外面,再次提出放弃治疗的要求,并解释说不是不相信医院,埋怨医务人员不尽职,实在是因为经济困难经不起折腾。    一时,哭泣声、惋惜声充斥着整个走廊。护士长吴克艳再次耐心地做起了思想工作,她说:“我在妇产科工作了十年,对妇产科的病人最有感情,类似这样的情况,也看到过不少,能在医院救活的也不是少数。现在的医疗条件比以前好多了,患者还是有希望的,只要你们给我们一点时间,我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尽全力救助病人。”    沉默过后,还是沉默。五分钟,十分钟,半个小时,终于有一位家属站出来说了一句话:“希望你们能让病人坚持到她爱人回来。”这样平淡的一句话,却有着极其复杂的含义,是信任医生同意治疗,还是怀疑医生施加压力呢?不管怎样,还是要救病人!止血、输血、输血浆、输冷沉淀、查血凝三项、查血常规......一切仍然按程序进行。    苍天不负有心人,医护人员的努力没有白费,18日,病人终于意识清醒了,生命体征也逐渐恢复正常。20日,从山东匆忙赶回的病人丈夫,一进病房便听说了这个好消息,他紧紧地拉着医生和护士的手,激动地说:“非常谢谢你们,是你们精心的治疗和细心的照顾使我爱人获得了新生,创造了医疗新奇迹。”
2017-10 06
医务工作者“享受”与众不同的热闹    “五一”黄金周,哪里都是人潮涌动,哪里都是热闹非凡,与这份休闲的热闹相比,仍不辞辛苦一心扑在工作岗位上的医务工作者们却被另一种热闹围绕着,面对假日里前来求医的众多患者,市中心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表示,虽然不能休假,但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都是值得的。    5月1日上午,笔者赶到市中心医院时,这里已是人声鼎沸。儿科门诊内,家长领着等待就诊的小孩排起了长队,与平日相比,“五一”看病的人增加了很多,很多医生、护士放弃了休假时间,接待来诊的患儿。在内科、外科专家门诊室,教授们被患者们团团围住,桌上的病历本已堆起厚厚的一叠,刚认真诊治完一个患者,下一个又马上接了上来;有时甚至正准备伸手去拿下一个患者的病历本时,上几个患者做完其他检查又进来。对此,医生们忙而不乱,总能很好的解答患者的问题。    据了解,“五一”黄金周7天,主动请战连续上班5天以上的医务工作者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