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17-10 06
卫生部今年将重点督查四项卫生工作     卫生部13日印发的《2006年国家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工作计划》指出,今年将对职业卫生、放射卫生、公共场所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等四项工作加强监督执法力度。    计划明确,职业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包括对煤炭、化工、冶金、制药、建材、电子等职业病多发行业的职业健康监护情况进行检查,特别是以上行业的中小企业职业人群健康监护情况;对辖区内用人单位2005年立项的所有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进行职业卫生审核、审查、验收情况的检查。    计划指出,公共场所卫生将重点监督检查宾馆饭店卫生管理情况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状况;游泳场(馆)池水水质卫生状况和卫生管理情况。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则以集中式供水和二次供水为重点,统计对违法单位的查处情况。    此外,卫生部还将医疗卫生机构和非医用辐射机构的放射卫生列为公共卫生重点监督检查对象。
2017-10 06
利普刀“变”神奇魔杖“三八节”为38岁女人解忧    对于38岁的牛女士来说,今年的“三八节”绝对是个非同寻常的日子。    牛女士是个忙碌的上班族,近几年来一直受白带增多的困扰,生活十分不便。最近,她忽然发现内裤上的分泌物不太正常,除了有异味,还伴有零星地出血。经市中心医院妇科检查后,发现她患有宫颈糜烂。当医生告知她得了慢性子宫炎时,牛女士顿时不知所措,想到会影响工作,有点难为情。副主任医师陈玉环了解情况后,立即为她做了相关的宫颈癌筛查排除了癌变,并于3月3日安排了利普(Leep)刀手术治疗,抢在"三八节"使牛女士顺利康复,重返工作岗位。    据妇科主任宋茜介绍,宫颈糜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宫颈炎症,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宫颈糜烂与子宫颈癌有一定的关系,患有宫颈糜烂的女性如果合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则易导致宫颈癌。宫颈糜烂除药物治疗外,主要是通过局部物理治疗,比如激光、电烙、微波等。而利普(Leep)刀技术的问世,则使物理疗法更加优化和人性化。同传统手术相比,利普(Leep)刀治疗的优势显而易见:治疗后创面光滑,不会产生炭化现象,出血少,时间短,效果更明显,同时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据悉,该院于2005年11月开展此项新技术,到目前为止,已治愈患者近60例,深受女性朋友的认可和欢迎。
2017-10 06
外科青年医生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市中心医院人材梯队建设喜见成效    近日,市中心医院五外科三名青年医师成功地为一位患有胰头浆液囊性瘤的60岁老妇施了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经过医院一周的精心治疗和护理,已日见好转,即将康复出院。    老人今年60岁,因一年前腹部发现的包块长期不消住院求诊,给术前严格的检查确诊为胰头浆液囊性瘤。经过外科专家联合讨论,综合考虑,为患者制定了缜密的治疗方案,由黄维江、李胜文和胡磊三位青年医生密切配合,于2月27日行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加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患者成功切除了位于胰头的直径呈10CM圆形肿块。整个手术过程顺利,术后病人恢复良好,无任何并发症。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一项常规的根治性手术,也是普外科领域除肝移植以外最大、最复杂的手术之一。以往对于6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因手术风险大而被视为青年医生的手术禁区。近几年,医院强化人才梯队建设,加快医疗技术骨干的进修培养,使一批青年医生脱颖而出。过去需高年资专家教授主持和指导的手术,现在他们已经能独立完成。    据悉,该手术的成功实施,标志着该院外科手术技术和综合治疗实力均达到了相当水平,为老年患者的治疗积累了经验。此例手术的顺利开展,将会挽救众多的胆管癌、胰头癌的患者。
2017-10 06
我市首例乙状结肠癌根治直肠代膀胱手术成功施行     2月,对于我市50岁的高老伯来说,是个特殊的月份———他在市中心医院手术室被成功地施行了乙状结肠癌根治术。    高老伯因下腹部隐痛,有大小便困难和大便带血的现象,慕名到医院外科求诊。经相关检查后,外科专家确诊为乙状结肠癌晚期,癌细胞已经侵犯到膀胱。针对病人和家属的震惊,管床医生黄维江详细地解释了该病的病理,普外科副主任胡汉华和泌尿科副主任马春清安排了可靠的治疗方案,从而缓解了他们的紧张心理。随后,由三位医生为其主刀进行乙状结肠癌根治、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术,手术进行得非常成功。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高老伯终于成功解决了大小便问题,从死亡线上挣扎出来,并很快康复出院。    据悉,一次性完成乙状结肠癌根治、全膀胱切除、直肠代膀胱术在我市泌尿外科尚属首例。
2017-10 06
节后医院首日就诊患者“井喷”--“节日综合症”患者占三成 正月十五刚过,来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病人骤然增多,出现节后看病的首个高峰。  医院工作报表显示,正月初一至初三,医院平均门诊量仅460人。初四至十五,门诊量约800人。昨日,医院门诊病人猛增至1250人,入院人数120人,留住院人数达到480人,已达到节前患者就诊人数。  笔者看到,在医院门诊大厅有不少市民正排起队挂号、交费和取药,各楼层的诊疗室门前也是座无虚席。其中因受颈椎病、胃肠疾病、生物钟紊乱等节日综合症困扰的患者占三成左右。另外,由于春节期间气温反复大,休息不充分,一些呼吸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也占了相当的比例。  据医院门办主任庞有松介绍,节后病人集中来院就诊,除与春节期间应酬多、休息不好、身体抵抗力降低有关外,也受到了“过年不看病、不住院”“正月不吃药、不手术”等旧习俗的影响。他建议市民,有病要及时就诊,以免延误病情。一些“节日病”患者应尽量停止各类应酬,抓紧时间自我调节,规律睡眠、饮食,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上做相应调整。
2017-10 06
春节期间病人扎堆感冒患者人最多     春节期间多变的天气,让孝感城区各大医院的呼吸道病人成为了春节期间医院的主要人群。    昨日,记者在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住院部看到,42个病床已经全部住满,因床位不够,一些病人只能在走廊里搭了病床。该科谢志斌医生说,春节期间多变的天气,使得患感冒的病人特别多,病床一度告急,这些病人以中老年人为主且症状比较重。市一医院的门诊医生也告诉记者,他们春节期间收治的感冒、发烧病人也显著增加。    谢医生告诉记者,天气多变,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的人很容易出现病情反复,与普通人感冒后只是轻微的症状相比,这些患者普遍发病急,严重者还导致肺部出现炎症。象初四他们就接诊了一位60多岁的病人,因感冒没有及时治疗,送来时病人已经感染成了重症肺炎,目前正在医院ICU病房进行抢救。之所以老年患者一下子增多,谢医生分析,与节日脱不了干系。春节期间,很多老年人好不容易有机会与子女团聚,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以致长时间呆在家里,又不注意开窗通气,造成呼吸道抵抗能力下降,再加上老年人反应差,当外面冷空气刺激时就容易受凉引起感冒。
2017-10 06
呼吸系疾病成为我市头号“春节病”    车祸外伤、酒精中毒和暴饮暴食导致的胃肠道不适是往年我市的三大主打“春节病”。近日,笔者从市中心医院了解到,呼吸系疾病已经取代上述病症,成为今年春节期间危害孝感市民健康的头号杀手。    70岁的游大爷是多年的老慢支患者,因为天冷受凉,感冒加重,春节前夕住进了医院。据了解,类似游大爷的患者还有不少,自去年年底到今年初十,以慢阻肺和肺心病为代表的呼吸系疾病患者骤然增多,相关科室病床使用率超过了百分之百,甚至还出现了加床的现象。    据该院呼吸内科彭清臻主任介绍,吸烟和气候变化是引起今年春节呼吸系疾病频发主要原因。
2017-10 06
除夕夜为病友精心准备年饭 除夕夜是万家团圆的时候,为了让病区400名医护人员、患者的也能过上一个温馨的新年,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余小明、院长樊立、副院长左祖俊、李卫民、邹永光,工会主席王耀先及职能科室负责人走进病房,为他们带去了新年的祝福。  傍晚时分,院领导一行就与食堂工作人员一起走进病区,将准备好的丰盛、可口年饭,亲自送到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医护人员、留院的病友及家属手中,并祝愿大家身体健康、新年快乐。  走进五外科病区,护士彭洪华连忙迎上前来,她深情地说:“医院为我们送的是年夜饭,带给我的更是感动!”家住广水的小彭今年29岁,因为春节要加班,她只能放弃与家人团聚。每逢佳节倍思亲,她说,自己刚打了电话回家乡,已经给父母拜了年,科室的病人春节更要得到照顾和帮助,两老也都非常理解自己的工作。  产科王雄夫妇从医院领导手中接过了年夜饭,陈英是在孝感打工的湖南籍人,今年因为妻子陈英待产不得不放弃回家。到了年关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看到送来的医院送来的年夜饭,他们都说了一句相同内容的话:“年夜饭让我在他乡感受到了温暖。  夜幕渐渐降临,病区的电视机也都开放了,病区的病友们一边吃着年饭、看着春节晚会,一起度过这特殊的的除夕之夜。  根悉,医院自1994年以来,始终坚持除夕夜晚为医护人员及病友送年饭,形成了良好传统,并结合正在开展的“医院管理年年”活动,在医疗服务的各项工作中形成讲细节,做好事,办实事的工作作风,把优质服务送到病人的心坎上,取得病人的广泛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