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Ⅱ病区的护士胡玉1:00巡视时,发现患者夏某呼吸频率明显加快,胸口剧烈起伏,监护仪显示心率飙升至160次/分以上,血氧饱和度虽维持在98%(吸氧2L/min),但喉咙里发出嘶哑的喘息声。
胡玉立即呼叫值班医生快来查看患者。医生听诊患者双肺有密集的哮鸣音,胡玉建议医生复查一下动脉血气,结果显示乳酸值高达10.6mmol/L(正常值<2.0),提示严重组织缺氧和循环衰竭。
“快!甲泼尼龙琥珀酸钠静滴,联系心内科和RICU!”在医生紧急下达的医嘱中,医护紧密合作,展开了争分夺秒的抢救。护士遵医嘱进行“新活素”强心治疗时,又发现心电监护显示“快室率房颤”。医护抢救处置后,于3:15分将患者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
这场深夜的抢救,首当其冲依赖护士的敏锐巡视、医生的果决、医护的协作,跨科室的配合,更离不开对复杂病情的抽丝剥茧,当机立断的处理。
患者夏某的故事未完待续,我们作为一名护士,一名合格的护士,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必须练就扎实的基本功,强化护理专业,在任何时候面临生死时速时才不会临危不乱。毕竟,生命只有一次,所以,一线护士的敏锐观察与专业应对显得弥足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