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弯身病” 基孔肯雅热,花斑蚊为祸!发热关节痛别忽视
时间:2025-07-23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心内一 李洁 何慧 赵庆 阅读量:17

最近,广东顺德报告的基孔肯雅热病例引发关注。这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因“剧烈关节痛”被称为“弯身病”,正随着夏季蚊媒活跃进入高发期。今天就来看看这个“会让关节‘罢工’的热病”!

一、什么是基孔肯雅热?

基孔肯雅热由基孔肯雅病毒引起,名字源自斯瓦希里语“chikungunya”,意为“身体弯曲”——因患者常因关节剧痛被迫弯腰蜷曲而得名。

传播“元凶”:花斑蚊

和登革热“同属”蚊媒传染病,传播者是白纹伊蚊(花斑蚊)和埃及伊蚊,这两种蚊子偏爱白天活动,尤其在清晨、傍晚疯狂“作案”,叮完感染病毒的人,再叮健康人,病毒就这么扩散了。

二、和登革热“撞脸”,但关节痛更“致命”

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症状很像(发热、皮疹、头痛),但关节痛是核心区别:

痛到“钻心”:手腕、膝盖、脚踝等关节突发剧烈疼痛,像被“钉住”,连抬手、走路都困难;

持续时间长:半数患者关节痛会持续数周,甚至数月变成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生活。

反观登革热,关节痛相对轻微,持续时间短。如果发热同时关节剧痛,别大意,快就医!

三、为什么广东会出现?

这次顺德的疫情是境外输入引发本地传播,但广东本就是花斑蚊的“地盘”,

气候助攻:高温多雨让蚊子繁殖力暴增,积水里的蚊卵3天就能孵化;

蚊子“地头蛇”:花斑蚊在南方居民区随处可见,花盆、轮胎、下水道的积水,都是它们的“育儿所”。

四、防住蚊子=切断传播!

基孔肯雅热目前没有疫苗,防蚊灭蚊是唯一“武器”。

1.灭蚊:断了蚊子的“产房”

每周清空花盆、花瓶积水,垃圾桶、轮胎别存水;

小区下水道、地下室积水,主动联系物业消杀(蚊子繁殖能力超强,1瓶积水就能孵出上百只!)。

2. 防蚊:和花斑蚊“错峰出行”

躲时间:清晨6-9点、傍晚4-7点少外出,这是花斑蚊最活跃的时段;

穿对衣:穿浅色长袖长裤,暴露部位涂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剂;

筑屏障:卧室装纱窗、挂蚊帐,室内用电蚊拍、蚊香“补刀”。

五、万一感染,怎么应对?

基孔肯雅热多数是轻症,但这些细节要注意:

及时就医:发热+关节痛,尤其近期被蚊叮咬或去过疫区,一定要告诉医生旅行史;

对症治疗:退烧选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别用阿司匹林(可能增加出血风险);

关节痛可冷敷、休息,遵医嘱用止痛药;

多喝水,避免脱水。

重点人群警惕:孕妇、老人、慢性病患者可能病情较重,需密切观察。

基孔肯雅热不可怕,但防蚊不能松!清理积水、避开蚊子活跃时段、做好防护,就能把风险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