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患者及家属:
当“癌症”二字映入眼帘,恐惧与迷茫或许会瞬间涌上心头。但请记得,你从不是独自战斗,我们会以专业与陪伴,陪你走过这段特殊旅程。这份健康指南,愿能成为你抗癌路上的“暖心手册”。
一、治疗期:科学配合,为身体“筑防线”
1.化疗期间:护好“免疫力防线”
化疗可能让你出现恶心、呕吐、白细胞降低等反应,无需过度焦虑。恶心时可少食多餐,选择清淡的粥、蒸蛋等;若食欲差,可在餐前适当活动提振食欲。白细胞低时要做好防护,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勤洗手、戴口罩,出现发热(体温≥38.5℃)需立即告知护士,切勿自行用药。
2.放疗期间:守护“皮肤与黏膜”
放疗区域的皮肤会变得敏感,需穿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避免摩擦;不要用肥皂、热水清洗放疗部位,也不要涂抹药膏、香水。若出现口腔黏膜溃疡,可遵医嘱用温和的漱口水清洁,吃温凉、细软的食物,减少口腔刺激。
二、康复期:细致护理,让身体“慢回血”
- 营养:把“吃饭”当成治疗的一部分
无需盲目“忌口”,均衡营养才是关键。每天保证优质蛋白(鱼、蛋、奶、豆制品)、新鲜蔬果(每天500克左右)和全谷物(燕麦、糙米等)的摄入,帮助身体修复。若有吞咽困难,可将食物打成泥状;若血糖稳定,也可适量吃些水果补充维生素。
- 活动:循序渐进,激活身体活力
卧床时可做简单的翻身、肢体屈伸;体力好转后,从散步开始(每天10-15分钟),逐渐增加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适当活动能改善乏力、焦虑,还能促进消化,让身体慢慢“找回状态”。
- 情绪:接纳情绪,及时“疏解压力”
焦虑、低落都是正常的情绪反应,别强迫自己“坚强”。可以和家人聊聊心事,或加入病友互助小组,分享彼此的经历;也可以听听音乐、读读书,让情绪有处安放。若情绪持续低落影响睡眠、食欲,一定要告诉我们,专业心理支持会帮你渡过难关。
三、居家期:做好“监测”,防患于未然
出院后,居家护理的核心是“盯紧身体信号”:
1.每天监测体温、血压,记录体重变化,若体重一周内下降超过5%,需及时联系医生;
2.观察伤口、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液,出现异常立即就医;
3.按医嘱定时服药,不要擅自增减剂量或停药,若忘记服药,先咨询护士再补服,避免盲目操作。
抗癌之路或许漫长,但每一步坚持都有意义。我们不仅是治疗的执行者,更是你身边的“健康伙伴”——无论是治疗中的疑问、康复期的困惑,还是居家时的担忧,随时来找我们,我们始终与你并肩,陪你迎接每一个充满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