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脑血管疾病的“威胁榜”上,脑梗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它就像一颗潜藏的“定时炸弹”,而引爆这颗炸弹的,往往是我们身体里4个易被忽视的“隐形刺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揭开它们的面纱,教你如何提前设防。
刺客一:“夜间高血压”——白天正常,夜里搞偷袭
很多人觉得“我白天血压测着都正常,肯定不会有高血压风险”,但夜间高血压却可能在睡梦中悄悄损伤血管。
人体血压本有昼夜节律,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会比白天低10%-20%(“杓型血压”)。可一旦出现夜间高血压,血管在夜间持续承受高压,动脉粥样硬化进程会加速,血栓形成风险也随之飙升。
如何识破? 建议有脑梗家族史、肥胖、打鼾严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人群,定期做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及时捕捉夜间血压的“异常波动”。
刺客二:“无症状颈动脉斑块”——悄悄长大的“血管堵点”
颈动脉是向大脑供血的“主干道”,但颈动脉斑块常常“悄无声息”。这些斑块一旦破裂,脱落的血栓会直接堵塞脑血管,引发脑梗。
怎么排查? 建议40岁以上人群,尤其是有高血脂、糖尿病、吸烟史的人,每年做一次颈动脉超声检查,及时发现斑块的“稳定性”(稳定斑块风险较低,不稳定斑块易破裂,需重点干预)。
刺客三:“餐后高血糖”——一顿饭也可能成为脑梗诱因
不少人空腹血糖正常,却在餐后出现血糖的“过山车式”升高(餐后高血糖)。持续的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让血液变得“粘稠”,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
如何管理? 糖尿病患者要严格监测餐后血糖,普通人也应注意饮食结构,避免高糖、高脂的“大餐”,餐后适当活动(如散步15-20分钟),帮助血糖平稳。
刺客四:“慢性炎症与氧化应激”——看不见的血管“腐蚀剂”
长期的慢性炎症(如牙周炎、慢性鼻炎等)和氧化应激,会像“腐蚀剂”一样破坏血管内皮,让血脂更容易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如何应对? 积极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日常多吃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深色蔬菜、 berries类水果),戒烟(吸烟会加剧氧化应激)。
总结:远离脑梗,从“揪出刺客”开始
脑梗的预防,关键在于识破这些“隐形刺客”。定期体检(血压、血糖、血脂、颈动脉超声等)、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酒、充足睡眠),是我们抵御脑梗的“坚实盾牌”。记住,早发现、早干预,才能让脑梗的“威胁”彻底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