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医院动态 >医院新闻
医院 新闻
2025-04 11
携手共进,医疗帮扶结硕果​ 在医疗卫生事业的征程中,孝感市中心医院始终秉持着责任与担当,积极推动区域医疗协同发展。过去一年,我院对安陆第二人民医院开展的对口支援工作圆满收官,成果斐然。​ 在这一年里,我院医护团队全力为安陆第二人民医院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与技能培训。教学查房时,我们深入临床一线,与安陆二医院的同仁们一同仔细检查患者病情,分享诊断思路与治疗方案,每一个病例都成为了共同学习进步的契机。面对疑难病例,我院专家团队迅速响应,通过会诊为复杂病情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为患者的救治带来了新希望。理论教学的课堂上,知识的传递毫无保留,从基础理论到前沿医学进展,激发着安陆二医院医护人员的学习热情。操作指导环节更是注重实践,手把手地教,确保每一项技能都能精准掌握。同时,我们还积极开展最新临床指南学习,为他们打开接触医学新知识、新技术的窗口。而下乡义诊活动,不仅将优质医疗服务送到了百姓家门口,更让两院医护人员在并肩服务中加深了协作。 在合作过程中,安陆第二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展现出了令人钦佩的精神风貌。他们谦虚好学,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知识,无论是集中学习、讲课,还是操作训练,都能看到他们专注投入的身影。在日常诊疗中,大家共同遵循指南,努力实现规范化。正是这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使得安陆二医院神经内科得到了飞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能力全面的优秀科室。其治疗技术日益成熟,对于头晕、头痛、神经衰弱、脑梗死、脑出血、失眠、帕金森等多种疾病,都能提供专业有效的治疗。 ​孝感市中心医院在保障日常医疗工作高效运转的同时,始终重视对下级医院的技术支援,因为我们深知,区域医疗水平的整体提升,才能更好地守护百姓健康。此次与安陆第二人民医院的合作,是双方携手共进的美好篇章。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持相互合作、相互进步的理念,在医疗帮扶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更多患者带来健康福祉。​
2025-04 08
生命奇迹:多学科协作成功救治危重产妇 2024年3月20日,产科病房的气氛凝重如铁。32岁的马女士因"重度子痫前期、胎盘早剥"紧急在当地医院行剖宫产手术,术中突发大出血,出血量达2000ml,血压飙升至166/112mmHg,手术后血止住了,但是产后出血带来的凝血功能异常、低氧血症、心衰、再发出血等风险的警报拉响,多器官功能衰竭风险迫在眉睫。产妇仍命悬一线之时,生命的接力棒转到了我们的手里,通过绿色通道紧急转入产科重症监护室,生命救援即刻启动! 产科主任带领重症医护团队果断启动MDT(多学科协作)应急预案,产科、重症医学科(ICU)、输血科、呼吸科、眼科、心内科、感染科、输血科、 中医科、营养科、临床药学等多个学科专家10分钟内齐聚产科重症监护室。一场与"死亡瀑布"的殊死搏斗就此展开:产科团队精准阻断出血点,加强宫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经过多学科会诊给予的专业治疗方案:改善循环、降压、纠正心衰、输血、补充凝血因子等等。 对抗“DIC,输血科全程护航,快速调出同血型的红细胞4.5单位、血浆1200ml、冷沉淀19.5单位、血小板1治疗量,动态调整输血方案。 营养科及中医科给予了合理的营养支持方案及中药治疗方案,在长达5天的救治中,多学科精准诊疗,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针对性的治疗,加上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病情逐渐趋于平稳,受损脏器功能一一逆转。最终,马女士脱离危险,病情稳定后康复出院,与家人团聚。 马女士的救治案例仅仅是众多危急案例中的一个,自孝感市中心医院成立危急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以来,救治成功了许多病患,综合实力的生动体现,更是对“生命至上”理念的坚守。在此,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妊娠期各种疾病的早期筛查与干预,不要愚昧的偏听偏信,相信科学,为母婴安全保驾护航!  
2025-04 08
慢阻肺全病程管理家庭随访:让健康呼吸走进家门 为深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全程化管理,提升居家护理质量,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Ⅱ病区团队在厉银平主任的带领下,于3月13日前往实施全病程管理的患者家中开展个性化随访活动。本次随访通过"多学科团队入户"模式,为患者提供呼吸机使用、用药规范、肺康复训练等"一站式"健康指导,将优质医疗护理服务延伸至患者床旁。 精准化指导:破解居家治疗难点 随访团队重点针对患者使用无创呼吸机时的常见问题展开排查。袁曼护士长现场演示了面罩佩戴的密封性检查方法,并强调"夜间血氧监测"的重要性;管床医生魏光则根据患者近期的血气分析结果,协助调整了呼吸机参数。患者家属感慨:"原来湿化器温度调节还有这么多讲究,这次终于学会了!" 用药"手把手"教学:让吸入治疗更规范 针对COPD患者普遍存在的吸入装置操作不规范问题,医护团队创新采用"四步教学法"(讲解-示范-纠错-巩固),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吸入节奏和漱口流程。袁曼护士长还特别录制了用药视频供患者随时复习,这种"线下+线上"的指导模式获得患者高度认可。 个性化肺康复:居家训练有妙招 结合患者家庭环境,康复团队因地制宜设计训练方案:利用墙面贴标尺指导缩唇呼吸训练,用500ml矿泉水瓶进行上肢阻力锻炼,并赠送弹力带辅助下肢训练。厉主任特别强调:"每天15分钟、每周5次的康复频率,既能保证效果又容易坚持。" 全病程管理显成效 该患者自纳入全病程管理项目以来,通过"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由年均3次降至1次,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此次随访中,团队还通过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了现场评估,各项指标较前明显改善。 厉主任表示:家庭随访是慢阻肺全程化管理的最后一公里。未来我们将继续推进‘呼吸慢病居家管理包’项目,通过定期家访、线上咨询等方式,真正实现‘院内治疗’与‘居家管理’的无缝衔接。" 此次随访不仅解决了患者实际困难,更收集到宝贵的居家护理痛点,为优化全病程管理方案提供了第一手资料。科室计划年内完成50例重点患者的家庭随访,让更多患者享受到精准医疗的温暖。
2025-04 08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习第一周总结 初到医院临床实践,第一周忙碌而充实,第一天,护理部李老师对我们进行了岗前培训,让我全面了解医院工作环境、规章制度,医院历史、文化、组织架构,介绍医院的特色专科、优势技术,详细的介绍了各科室的业务范围、患者特点、工作流程以及团队情况,帮助我们迅速融入新工作新环境。 最终,护理部结合我的个人意愿,我来到了妇产科三病区,这一周老师们对我们讲解了 针对疼痛这一常见症状,我深入学习了针灸与艾灸的应用。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运行,有效缓解疼痛;而艾灸则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温热效应,温通经络,散寒止痛。强调了根据疼痛的部位、性质及患者的体质差异,精准选择穴位和灸疗方式的重要性。 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如咳嗽、气喘等,我学习了中药贴敷与拔罐疗法。中药贴敷通过将特定药材制成的药膏贴于特定穴位,通过皮肤吸收发挥药效;拔罐则通过负压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炎症。这些疗法操作简便,患者接受度高,效果显著。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护理中,我掌握了针对便秘患者推拿与食疗的方法。推拿通过按摩腹部相关穴位,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食疗则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饮食方案,辅助药物治疗。这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有助于患者的康复。老师还对我们演示了督脉灸的操作方法,督脉灸所需的中药材、姜泥,到精准定位督脉穴位,再到小心翼翼地放置艾炷并点燃,每一个步骤都容不得半点马虎。初次上手时,我因紧张导致艾炷摆放不整齐,燃烧速度不一致,影响了治疗效果。带教老师及时发现问题,耐心地为我示范,讲解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不断练习,逐渐掌握了技巧。在施灸过程中,学会通过观察患者的表情、询问患者的感受,来调整艾灸的距离和时间,确保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初到科室第二天,就感受到了妇产科三病区护士长及护理老师的热情和温暖,当天下午,任护士长组织了科室进修护士座谈会,参与任护士长主持的座谈会,我如沐春风,深切感受到了团队的关怀与重视。护士长围绕进修护士的职业发展、工作难题与生活状态展开探讨,提出的建议与表达的关切,让我备受鼓舞,对未来的护理工作有了全新思考。护士长十分关心我们的生活状况,提醒大家在忙碌工作之余,也要注意休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调节压力,做到劳逸结合。她分享了缓解压力的方法,如运动、阅读、与朋友聚会等,让我们感受到家一般的温暖。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带着这份关怀,努力提升自己,为护理事业贡献力量。同时,我也会将这份温暖传递给身边的人,共同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2025-04 07
多学科协作谱写重症康复新篇——孝感市中心医院深化“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之重症护理实践 在重症医学科的病房里,每一场生命的守护都是与时间的赛跑,而如何让这场赛跑更有温度、更有质量,是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全体医护人员始终探索的课题。近日,一位住院患者的亲笔书法牌匾——“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不仅是对我们医护团队的赞誉,更是对医院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成效的生动注解。 多学科协作:织就重症康复“立体网” 面对危重症患者复杂的病情与康复需求,重症医学科二病区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护理部为主导,联合康复科、营养科、中医科等多学科的“MDT协同诊疗模式”。 每日清晨,康复医生与病区护士共同走进病房,针对患者肌力恢复、血栓预防、呼吸功能训练等需求,量身定制“床旁康复计划”;中医科积极融入重症康复全程,依据患者体质辨证施治,通过中药调理、穴位按摩、耳穴压贴等传统疗法,有效改善患者气血运行,缓解疼痛与疲乏症状,加速功能恢复;营养科同步介入,通过动态监测患者代谢指标,制定个体化肠内营养方案;责任护士辅以“倾听+共情”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83岁的许爷爷因意识障碍、呼吸衰竭并肺部感染入院进行治疗,在多学科协作下,成功实现从最初卧床不起到能辅助行走,从需要鼻饲营养到能自主进食的跨越。“没想到在重症病房还能做康复训练,每天都能感受到进步!”许爹爹感慨道。 个性化关怀:让护理服务“有温度更有创意” 如果说多学科协作是重症康复的“筋骨”,那么人文关怀则是浸润其中的“血脉”。当责任护士刘倩在护理中发现许爷爷酷爱书法,便巧妙地将康复训练与书法艺术相结合,手书一幅“康复养生帖”:“直腿抬高像提笔,勾脚压脚通血气;拍掌震开肺里云,扶走就像中锋行……”这份独特的宣教不仅让枯燥的康复动作变得生动有趣,更点燃了患者积极康复的信心。 病区刘玉护士长介绍:“我们倡导‘一人一策’的个性化护理,从饮食口味到文化爱好,从家庭关系到心理需求,每一个细节都可能成为康复的‘催化剂’。 成效彰显:精诚聚力结硕果 通过持续深化“改善护理服务行动”,科室在危重症护理领域实现多重突破:早期康复介入率、营养支持精准度、家属配合度等关键指标显著提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 结语:砥砺深耕再扬帆 孝感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在护理部的引领下,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为契机,通过多学科深度协作、个性化服务创新,构建起集治疗、康复、人文于一体的重症护理新范式。沈威主任、刘玉护士长带领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大医精诚”的深刻内涵,用智慧与温情书写优质护理新篇章。未来,我们将继续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以护理质量提升为抓手,将“改善护理服务行动”推向纵深,为守护人民健康贡献更大力量!  
2025-04 07
致并肩前行的战友们 致并肩前行的战友们: 此刻提笔,心中百感交集。我们共同经历过无数个抢救成功的黎明,也曾在凌晨的走廊里见过彼此疲惫的背影。此刻,当经济寒冬笼罩,当生活的压力让呼吸都变得沉重,我们或许都曾在某个瞬间问过自己:这份坚持,是否还有意义? 一、先抱抱你:我懂你的疲惫与挣扎 “钱袋空了,心也空了” 是的,房贷、孩子的学费、父母的药费,每一笔数字都在挤压着生活。当工资单上的数字无法支撑曾经平凡的期待,委屈与不甘像潮水般涌来——这不可耻,这是真实的人间烟火。 “热情被现实磨成了麻木” 夜班、医患矛盾、无休止的文书……当职业光环褪去,我们似乎成了困在系统里的“工具人”。那些救死扶伤的初心,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逐渐模糊。 二、但请记得:我们为何站在这里 1. “总有一些时刻,我们在改写命运” 还记得那个心脏骤停后被除颤救回的老人紧握你的手吗?记得患者对你辛苦付出由衷的感谢和认可吗?医学的无力常有,但正是那些“值得”的瞬间,让人类在疾病面前保有尊严。 2. “我们守护的不仅是生命,更是希望” 经济会起伏,政策会调整,但患者躺在诊床上的那一刻,他们能依靠的只有眼前的你。我们的一个眼神、一句解释、一次精准的判断,可能就是他人绝境中的灯塔。 三、在裂缝中寻找光:如何与自己和解 1. 允许自己“不积极” 不必用“白衣天使”的标签绑架自己。累了可以靠墙歇一歇,委屈了可以和同事吐槽,真正的英雄主义,是看清压力后依然选择前行。 2. 简化目标:从“拯救世界”到“做好眼前” 若远大理想被现实击碎,不如专注于当下:“今天我要让接诊的每位患者少一点恐惧”,“这一班岗,我要对得起身上这件白衣”。 3. 寻找“低成本”的治愈 和搭班同事分享一块蛋糕,在值班室种一盆绿萝; 把感谢信折成纸鹤,提醒自己“有人因你而重生”; 用微小的仪式感,对抗庞大系统的冰冷。 四、致未来的我们:守住火种,静待春风 “寒冬不会永远凛冽” 医疗改革阵痛终将过去,经济的周期起伏从未停歇。但人类对健康的需求永恒存在——只要疾病仍在,我们便永远被需要。 “比收入更珍贵的,是不可替代的价值” 人工智能可以写病历,但无法替代你握住患者颤抖的手;政策可以调整薪酬,但无法量化你积累半生的经验与直觉。你的专业与温度,是这世间独一无二的存在。 五、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如果实在撑不下去: 去医院的连廊看看那些彻夜排队的身影; 摸摸白大褂左胸口的医院徽章——那里有无数前辈的坚守与信仰; 转过身,身后是与你同频呼吸的战友。 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潮水的方向,但可以握紧彼此的手,不被浪潮冲散。 最后,想对你说: 也许今天的你,已无力成为照亮别人的太阳,但请相信——即使是一盏微弱的路灯也能让某个夜归人,看清回家的方向。 与君共勉 一位与你们同样挣扎、却依然选择相信的同路人。
2025-04 07
肛肠科支援月余护理感悟 岁月如梭,我在肛肠科的支援工作已悄然落幕。这段时光虽短暂,却让我受益匪浅,对护理工作的理解亦随之升华。 踏入肛肠科之初,便感受到这里的工作节奏与护理要点与我之前所在的科室迥异。患者病情多聚焦于肛门部位,护理操作不仅考验专业技能,更需细腻入微的关怀。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他们身心所承受的双重压力。不少患者因疾病部位的特殊性,往往难以启齿自己的不适。为了让他们放下心防,我始终主动沟通,用温和的言辞和真诚的态度化解他们的疑虑。耐心倾听他们的需求,使我能够更精准地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记得有一位术后排便困难的患者,情绪极为焦虑。我一方面耐心安抚他,另一方面详细指导他采取饮食调整、适度运动等促进排便的方法。在我的鼓励和支持下,患者逐渐克服了心理障碍,排便状况得以改善。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也从肛肠科的同事们身上汲取了许多宝贵经验。他们精湛的护理技艺和对患者的细致关怀,让我深受感动。面对复杂的护理问题,大家总是齐心协力,共同探讨解决方案。在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感召下,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更学会了如何与同事和谐合作。护士长每天都会深入病房细心,耐心的为病人讲解相关知识。把控好病房的安全管理工作。此外,我也认识到健康教育在肛肠科护理中的重要性。许多肛肠疾病与不良生活习惯紧密相连。因此,我积极向患者推广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等。看到患者们认真聆听并决心改变,我深感自己的工作充满意义。 在肛肠科的这段支援经历,是我职业生涯中的一笔珍贵财富。它让我更加成熟、自信,能把本科的专业知识带过来,也能把上班时碰到的出血患者的护理知识和经验带回去,让我深刻理解到护理工作的价值所在,继续以爱心和专业守护每一位患者的健康。  
2025-04 07
以心相伴,用爱护航:科室优质护理服务之路 在医疗行业中,优质护理服务是一面旗帜,彰显着人文关怀与专业精神。我们科室始终将患者的需求放在首位,致力于打造有温度、有质量的护理服务体系。 一、以人为本,打造温馨环境 走进我们科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明亮的病房,柔和的灯光、温馨的装饰,营造出舒适的氛围。为了让患者在住院期间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在细节处用心。病房内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从柔软的被褥到方便的储物柜,每一个物品的摆放都经过精心设计。同时,我们还设立了患者休闲区,摆放着绿植和舒适的座椅,墙上挂着激励人心的字画,让患者在治疗之余有一个放松身心的空间。 二、专业护理,精准守护健康 护理团队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核心力量。我们科室的护士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还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以提升护理水平。在患者入院时,我们会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无论是基础护理操作,如静脉穿刺、伤口换药做到精准、无痛;还是对疑难病症的观察护理,护士们都能凭借专业素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我们注重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通过定期的案例分析、经验分享会,不断优化护理流程,提高护理效果。 三、人文关怀,传递温暖力量 我们深知,患者在病痛中不仅需要身体上的治疗,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因此,人文关怀贯穿于护理服务的全过程。护士们每天都会与患者耐心沟通,倾听他们的烦恼与需求,给予安慰和鼓励。对于长期住院的患者,我们会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手工制作、健康讲座等,丰富他们的住院生活,缓解焦虑情绪。对于临终患者,我们给予特殊的关怀,尊重他们的意愿,让他们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感受到尊严与温暖。 四、协同合作,提升服务效能 优质护理服务离不开多部门的协同合作。我们科室与医生团队紧密配合,建立了高效的沟通机制,及时交流患者的病情变化,确保治疗方案的精准实施。同时,与后勤保障部门密切协作,保障病房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物资的及时供应。此外,我们还积极与患者家属沟通,提供护理指导和心理支持,共同为患者的康复努力。 优质护理服务是一场没有终点的马拉松。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科室将继续秉承“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用爱心、耐心、细心和责任心,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让优质护理之花在科室绚烂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