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8 25
肌骨疼痛别硬扛!这项“精准制导”黑科技助您快速康复
2025-08 25
血氧11%!这场18分钟的救援藏着团队硬核实力
2025-08 25
“孝小医”科普丨心脏病人输液越多越好?当心“好心”变“伤心”!
2025-08 25
想知道血管弹性好不好?一分钟在家自查血管健康,守护生命通道
2025-08 25
警惕“隐形骨病”!骨质疏松正威胁中老年人健康
2025-08 25
春生夏长,秋收健康 | 儿童生长发育福利大放送,最后一波!!!
2025-08 22
血压高一点没感觉?心内科医生敲警钟:心脏正在默默“受伤” 在门诊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患者:拿着血压报告漫不经心地说“医生,我血压就高一点点,头不晕、心不慌,不用管吧?”但作为心内科医生,每次听到这话都忍不住揪心——血压高的“无感”,恰恰是最危险的伪装。但心内科医生必须提醒:它就像一把钝刀,在你毫无察觉时,正一点点磨损着心脏这个“生命之泵”,它正在默默承受伤害。 为什么“没感觉”的高血压,反而更伤心脏? 心脏像个不停工作的“水泵”,正常情况下轻松把血泵到全身。但血压长期偏高(哪怕只高一点),就像给水泵加了额外压力: - 心肌会变“厚”:为了对抗高压,心肌被迫变厚,弹性变差,时间长了会喘、乏力(这是心衰的早期信号)。 - 血管会堵:高压会磨伤血管,胆固醇趁机沉积成斑块,堵了给心脏供血的血管,可能突发心梗。 - 心脏会“累垮”:长期超负荷,心脏收缩力下降,最后可能躺不平、腿肿,生活质量大受影响。 这几类人,心脏更危险! - 年轻人:仗着身体好,忽视轻度高血压; - 血压忽高忽低:正常就停药,波动比持续高更伤心脏; - 只看“高压”:觉得低压高(90-100mmHg)没事,其实一样伤血管。 简单3步,护好心脏 1.先看“安全线”:普通人群<140/90mmHg,合并糖尿病/肾病<130/80mmHg,别靠“感觉”判断。 2.药别停,嘴别馋:降压药(如普利类、沙坦类)能护心脏,别擅自停;每天盐不超5克(一啤酒盖),多吃蔬菜、水果。 3.定期查心脏:每年做次心电图、心脏超声,早发现心肌变厚、血管斑块。 别等胸痛、气短才重视——血压计上的数字,比你的“感觉”更诚实。护心脏,从控制好每次血压开始。
2025-08 20
发热咽痛+“草莓舌”,警惕小儿高发猩红热 天气炎热,几种易在夏季传播的传染病又高发了,除了熟悉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外,最近,孝感市中心医院儿童重症医学科还收治了一名猩红热的患儿,孩子突然高烧、喉咙痛,身上还出现密密麻麻的红色皮疹,看着孩子因疾病不适的模样,家长们忧心忡忡。其实,只要对猩红热有足够了解,我们就能更好应对,下面就带大家全面认识猩红热,揭开猩红热的真面目。 一、猩红热是什么 这病可不是病毒搞的鬼,而是一种叫“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细菌(简称“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属于乙类传染病。它特别“多才多艺”——主要表现为高热、咽痛、全身弥漫性红色皮疹,既能让你嗓子疼到怀疑人生(扁桃体炎),又能释放毒素让你全身起疹子,甚至还能冒充风湿病攻击心脏。 二、猩红热有何症状? 1.发热:患病初期,患儿体温常常迅速升高,多在38℃-40℃间波动,还会伴有怕冷、头痛、食欲减退、全身酸痛等不适症状。 2.口周苍白圈:一般在发热24小时后会出现皮疹,颜面部皮肤充血,而唇周充血没有那么明显,唇周看起来像有一个白白的圈。 3. 皮疹:发热1-2天后,皮疹便会登场。一开始出现在耳后、颈部和上胸部,随后迅速蔓延至全身。仔细观察,皮疹为弥漫分布的充血性针尖大小丘疹,用手按压会褪色,不少孩子会感觉皮肤瘙痒。在腋窝、肘窝、腹股沟等皮肤褶皱处,皮疹更为密集,还会形成紫红色线条,也就是帕氏线。 4.口腔变化:患病初期,患儿舌头表面覆盖一层白苔,舌乳头红肿突出,就像草莓一样,这就是“草莓舌”。3-4天后,白苔逐渐脱落,舌头变得光滑鲜红,舌乳头依然凸起,变成了“杨梅舌”。 三、猩红热会传染吗? 1.具有较强传染性 潜伏期:1-12天,多为2-5天。猩红热患者和无症状带菌者是主要传染源,发病前24小时至出疹期的患者最具传染性。 2.传播途径多样化 空气飞沫传播:这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患儿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时,会将携带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飞沫释放到空气中。健康人一旦吸入这些飞沫,就可能被感染。 3.易感人群小 人群普遍易感,托幼及学龄儿童为高发人群。6个月以内婴儿因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故很少发病。 四、如何预防猩红热? 1. 隔离患者:一旦确诊猩红热,患儿需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病原体传播给他人。隔离期通常持续到症状消失,咽拭子培养呈阴性。 2. 注意个人卫生:日常生活中,要培养孩子勤洗手的好习惯,尤其是在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还要让孩子远离二手烟,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身体抵抗力。 3.做好环境清洁:室内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定期对孩子的玩具、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在猩红热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带孩子去人员密集、空气不流通的场所。 4.提高孩子免疫力:适当户外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都可以提高免疫力。 在高发季节,家长要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孩子出现发热或皮疹,及时就医。 猩红热虽然来势汹汹,但它并不可怕,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宝子们就可以很快恢复健康啦。
123456...116117
跳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