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览入口
员工通道
OA办公
医院首页
医院概况
医疗服务
科室导航
医院动态
医院党建
科研教学
公示公告
医院概况
湖北孝感,全国唯一一座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中等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医院介绍
历史沿革
医院文化
精英人才
医院荣誉
组织架构
医疗服务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预约挂号
来院导航
楼栋检索
停车导航
医保服务
体检预约
专家排班
专家简介
便民服务
互联网医院
科室导航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内科
外科
其他
品牌学科
医院动态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城市创建
微孝服务
清廉医院
医院新闻
医院党建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党建活动
医德医风
理论学习
科研教学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
健康科普
公示公告
湖北孝感,中国唯一以“孝”命名、以“孝”传名的城市,是闻名全国的“中国孝文化之乡”。孝感市中心医院便根植在这片人杰地灵的孝文化沃土上,矗立在锦绣后湖旁。医院最初是英国传教士杨格菲博士于1862年在孝感东门开设的西医诊所,在160余年的建院历史中,五迁其址,七易其名,一路栉风沐雨,砥砺杏林之志。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招标公告
招聘公告
返回导览页 >
网站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介绍
历史沿革
医院文化
精英人才
医院荣誉
医院荣誉
组织架构
组织架构
医疗服务
预约挂号
来院导航
楼栋检索
后湖院区
仁济院区
东城院区
停车导航
医保服务
体检预约
专家排班
后湖院区
仁济院区
东城院区
专家简介
便民服务
互联网医院
科室导航
内科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内科
肾病内科
精神卫生心理门诊
外科
普通外科
肛肠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骨科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整形烧伤外科
其他
重症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中医科
老年病医学科
全科医疗科
皮肤科
临床营养科
儿科
传染科(感染性疾病科)
肿瘤科
疼痛科
急诊医学科
妇产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口腔科
麻醉科(手术室)
医疗美容科
医学影像科
放射影像科
核医学科
医学检验科
中心实验室
输血科
病理科
药学部
品牌学科
放射影像科
病理科
康复医学科
临床护理
呼吸内科
儿科
消化内科
神经内科
普通外科
神经外科
急诊医学科
产科
麻醉科
医学检验科
心血管内科
骨科
妇科
新生儿科
耳鼻咽喉科
皮肤科
感染性疾病科
重症医学科
肿瘤科
输血科
血液内科
内分泌科
风湿免疫科
胸外科
肛门结直肠外科
小儿外科
口腔科
核医学科
医院动态
城市创建
微孝服务
清廉医院
医院新闻
医院党建
党建活动
医德医风
理论学习
科研教学
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
健康科普
公示公告
通知公告
招标公告
招聘公告
当前位置:
>
首页
>
科研教学
>
健康科普
科学研究
医学教育
健康科普
健康
科普
2025-07
17
“头”等大事之头皮损伤
什么是头皮损伤? 头皮损伤是原发性颅脑损伤中最常见的一种,它的范围可由轻微擦伤到整个头皮的撕脱伤,当暴力直接作用在头皮上,由于有头皮下的颅骨的衬垫,常致头皮挫伤或头皮血肿,严重时可引起挫裂伤。 头皮损伤病因? 头皮是覆盖在头颅穹隆部的软组织,由表皮层、真皮层、皮下脂肪层、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下层及颅骨骨膜层所组成。在各种外界暴力的作用下,头皮组织可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损伤。 头皮损伤的类型? 头皮损伤根据暴力作用方式和损伤部位不同,可分为头皮血肿、头皮裂伤、头皮撕脱伤。 头皮血肿是头部皮肤组织下方出血,形成积血,多因钝器伤及头皮所致。根据血肿发生的部位,可分为皮下血肿、帽状腱膜下血肿和骨膜下血肿。 头皮裂伤属于开放性损伤,伤口内常常混合着其他异物,可出现头皮组织缺损。伤口大小、形状和深度不同,出血较多的患者,短时间内可休克。 头皮撕脱伤是指头皮大块撕脱,分部分撕脱和全部撕脱两种,是头皮损伤中最严重的一种。失血多、易感染,常因失血过多和疼痛出现创伤性休克。 相关检查? 血常规检查 检测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计数等,可以了解具体失血情况有助于动态观察损伤的病情变化。 头颅X线检查 有助于了解有无颅骨骨折及头皮下异物等情况。 头颅CT扫描 可观察头皮软组织的肿胀及是否存在颅骨骨折等情况,以及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患者发生头皮损伤后,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进行处理。较小的血肿可加压包扎,较大的血肿可穿刺抽吸。若损伤为头皮裂伤和撕脱伤,应注意现场急救,包括压迫止血、清创处理等,同时拨打紧急电话120或立即前往医院,医生会根据情况指导服用抗生素或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严重时进行手术,若头皮大面积撕裂需要进行头皮移植。 应对方法? 患者发生头皮损伤后,应根据具体损伤情况进行处理。较小的血肿可加压包扎,较大的血肿可穿刺抽吸。若损伤为头皮裂伤和撕脱伤,应注意现场急救,包括压迫止血、清创处理等,同时拨打紧急电话120或立即前往医院。 预防措施? 骑车戴头盔:平时在骑电动车或摩托车时,戴上头盔,防止因为摔倒而使头皮出现摩擦损伤。 避免发生冲突:不打架斗殴,防止因为打架而遭受外力撞击,导致头皮裂伤和血肿。 预防头皮被割伤:电锯等工具,防止平时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千万要留意刀器、出现意外。 工作时注意防护去工地戴安全帽;在操作机轮等设施时,应注意安全,盘好头发,戴好安全帽,避免头发被卷入机器。
2025-07
17
蚊子最爱O型血吗?真相让你笑出眼泪!
炎夏夜晚,你正酣睡入梦,耳边突然响起"嗡嗡"交响乐——蚊子又来了!你无奈起身开灯,发现同屋的人睡得安稳,唯独你手臂上多了几个"红包"。这难道是因为...你是O型血? 科学真相:O型血真的更"香"吗? 2004年,日本科学家Shirai团队在《医学昆虫学杂志》发表里程碑式研究。实验中: - 将A/O/B/AB型受试者手臂伸入装有15只蚊子的测试箱 - O型血被叮概率高达83.3% - A型血仅46.5%,差异近乎两倍 - 即便血液稀释1000倍,蚊子仍能识别血型抗原 背后的秘密在于血型抗原分泌现象。约85%的O型血人群属于"分泌型",其汗液、唾液中存在H抗原(O型血标志物)。蚊子触角上的嗅觉受体Or8能精准捕捉这类化学信号,如同安装了血型雷达。 而佛罗里达大学实验证明,当O型血受试者彻底清洁皮肤后,吸引力下降60%以上。而刚完成健身的A型血人士,吸引力反超静坐的O型血者。 但别急着哭!蚊子挑选"餐厅"的标准可不止这样: 呼吸越重越危险 蚊子能感知50米外的二氧化碳!肺活量大、新陈代谢快的人(比如运动后的你)简直是行走的"开饭信号灯"。怪不得健身后坐在公园长椅,总被蚊子当成移动自助餐! 体温高=自助餐邀请函 蚊子最爱36℃-37℃的"温热小火锅"。体温偏高的人(孕妇、小孩、刚喝完酒的你)简直是蚊子的五星级餐厅。 汗味越重越"下饭" 汗液中的乳酸、尿酸等化学物质,对蚊子来说就是诱人的"香水"。刚打完球浑身汗味的你,在蚊子眼中简直是米其林三星大厨的杰作! 深色衣服=蚊子保护色 蚊子天生"阴暗",深色衣服简直是它们的作战迷彩服。夏天穿黑T恤的你,在蚊子眼中就像一块行走的牛排! 残酷真相:O型血不是唯一"倒霉蛋" 看完这些,O型血的朋友们可以松口气了——蚊子选人开饭是综合打分制!血型只占其中一项。说不定你旁边那位爱运动、体温高、汗味重的A型血朋友,才是蚊子眼中的满汉全席! 终极防蚊秘籍:科学反击战 1. 物理防御法:蚊帐是最强护盾!浅色长袖衣裤则是你的隐形盔甲。 2. 化学攻击流:认准含避蚊胺(DEET)或派卡瑞丁的驱蚊液,出门前喷一喷,蚊子退散! 3. 环境清剿战:及时清理家中积水(花盆底、鱼缸边),从源头端掉蚊子"育婴房"。 4. 气味干扰术:在窗台种薄荷、罗勒,天然的植物清香让蚊子晕头转向! 最后的真相 下次再被蚊子骚扰,别只怪血型啦!与其纠结血型,不如睡前检查蚊帐是否关严实。毕竟对蚊子来说,只要是裸露的皮肤,都是值得冒险的自助餐厅! 文末彩蛋: 突然发现,蚊子才是真正的"公平主义者"—— 它们眼中没有贫富美丑,只看你有没有好好穿衣服!
2025-07
14
蛇咬伤小知识
每年5-8月是蛇类活动高峰期,同时也是蛇咬伤的高发时节。可对神经、血液、消化系统、肌肉组织等产生损害,引起急性全身中毒性疾病。咬伤后2小时内使用抗蛇毒血清效果最佳,请勿乱用偏方。毒蛇咬痕一般表现为1-4个出血点;多数为两个针孔一样的并行咬痕;无毒蛇是两排细密的齿痕。 正确应对方式 1.缓步撤离:尽量保持冷静,不要捕捉和追打。限制被咬伤部位活动,第一时间缓步离开现场,快跑会加快毒素扩散。 2.记住特征:尽量记住蛇的基本特征,包括蛇形、蛇头、花纹颜色,最好可以拍照,以便医生精准用药。 3.及时取下配饰:去除患肢的手镯、戒指、鞋子等受限物,防止肿胀加重后导致进一步伤害。 4.固定绑扎:用绷带在咬伤部位近心端进行绑扎,减缓蛇毒扩散,同时用夹板或树枝固定伤肢。 4.清洗伤口:可以用生理盐水或随身携带的矿泉水对伤口进行冲洗。 5.拨打120要说清楚:治疗毒蛇咬伤最关键就是注射相应的“抗蛇毒血清”,但并不是每家医院都有储备。 蛇咬伤救治常见6大误区 1.捆扎患肢越紧越好:捆扎时间过长、束缚过紧,易导致组织缺血坏死。松紧程度大概以能放入一个手指为宜。 2.切开伤口越深排毒越彻底:切勿自主切开伤口,开创不当易导致伤者失血过多和伤口感染。 3.伤口不肿痛就没事:被神经毒类毒蛇咬伤后的早期症状较轻,易被忽视。 4.用嘴吸“毒”:当无法判断是否被毒蛇咬伤时,切莫用嘴直接吸吮伤口,避免毒液从口入。 5.草药治疗最有效:民间草药、偏方等疗法未经科学验证不仅延误治疗,可能造成二次伤害。请寻求专业医疗救治。 6.这蛇没毒,不用怕:就算是无毒蛇咬伤,也可能引起感染或其他并发症,需及时处理伤口并就医。
2025-07
14
孕期营养补充指南,新手孕妈必看!
作为一名产科护士,我深知每一位准妈妈都希望给予腹中宝宝最好的开始。营养,正是这份爱的基石!孕期营养补充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宝宝健康发育和妈妈身体保障的关键环节。今天就来给大家详细讲讲孕期最关键的几种营养素该怎么补。 一、叶酸——生命最初的守护 叶酸也叫维生素B9,对宝宝早期发育非常重要。大量研究表明,补充叶酸能显著降低胎儿神经管缺陷的可能性,像无脑畸形和脊柱裂这些严重问题都和叶酸缺乏有关。 补充时间:全程,最新研究不仅强调孕前和孕早期补充,也支持整个孕期甚至哺乳期持续补充叶酸,对预防妊娠期贫血、子痫前期以及宝宝远期神经认知发育都有潜在益处。对于部分女性存在,叶酸代谢基因(如MTHFR)变异,导致叶酸利用率降低,这类人群,可能需要补充活性叶酸(如5-甲基四氢叶酸)或更高剂量,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补充剂量:一般建议每天补充0.4 - 0.8毫克。医生会根据个体情况(如既往生育史、是否服用抗癫痫药物、是否肥胖等)调整剂量,可能高达4-5毫克。常见的叶酸片就可以满足需求,如果是吃复合维生素,要注意看看里面叶酸的含量是否达标 。 食物来源:富含叶酸的食物有绿色蔬菜(比如菠菜、生菜)、豆类、全麦产品等。不过,食物中的叶酸经过烹饪会有一定损失,而且人体对植物性叶酸的吸收也有限,所以光靠食物补充不太够,还是要额外吃叶酸补充剂。 二、钙——宝宝骨骼发育的基石 钙是构建宝宝骨骼和牙齿的主要矿物质。如果妈妈钙补充不足,宝宝会动用妈妈骨骼中的钙,长期可能导致妈妈骨密度下降,增加未来骨质疏松风险。孕期充足的钙摄入也有助于维持妈妈肌肉神经功能正常和预防妊娠期高血压。 补充时间:孕中期(13 - 27周末)和孕晚期(28 - 40周末)是重点补钙时期。 补充剂量:孕早期800毫克/天,孕中期和晚期1000毫克/天(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优先通过饮食获取。 食物来源:牛奶等奶制品是最好的钙来源,一杯250毫升的牛奶大约含有300毫克钙,再加上其他含钙食物,比如豆制品、带骨小鱼小虾、芝麻酱、坚果等,基本能满足大部分需求。如果饮食中钙摄入不足,就需要额外补充钙剂,比如碳酸钙(需胃酸)、柠檬酸钙(胃酸少者适用)等。 注意:补钙的同时,别忘了补充维生素D,它能促进钙的吸收。可以多晒太阳,或者吃一些富含维生素D的食物,像深海鱼、蛋黄等 。 三、铁——母婴气血的保障 孕期血容量增加,宝宝和胎盘也需要大量铁来构建自己的血液系统和满足生长需求。缺铁性贫血是孕期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会导致妈妈疲劳、心悸、抵抗力下降,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产后抑郁的风险,也可能影响宝宝的认知发育。 补充时间:孕中期和孕晚期。预防优于治疗,强调常规筛查和预防性补充的重要性,尤其对于孕前铁储备不足(如月经量多、连续怀孕、素食者)的孕妇,不应等到贫血出现才干预。 补充剂量: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中期和晚期每日应摄入24毫克和29毫克元素铁。孕中晚期开始常规补充每日30-60毫克元素铁。若确诊贫血,剂量会更高。另外,优化“铁”吸收与耐受性: 关注新型铁剂,减少胃肠道副作用(如便秘、恶心),同时强调维生素C(新鲜蔬果)与铁同服,可显著促进非血红素铁(植物来源和补充剂)的吸收。 食物来源:红肉(最佳来源,血红素铁吸收率高)、动物肝脏(注意适量,避免维生素A过量)、禽肉、鱼、豆类、深绿色蔬菜、强化谷物。 注意:避免与钙剂、牛奶、咖啡、茶同时服用,间隔至少1-2小时。补充铁剂可能导致大便发黑。 其他值得关注的营养素 DHA:一种Omega-3脂肪酸,是宝宝大脑和视网膜发育的关键成分。最新研究持续支持孕期补充DHA(每日200-300毫克)对宝宝神经发育和视力有益,并可能降低早产风险。来源:富含脂肪的鱼类(三文鱼、鲭鱼、沙丁鱼,注意选择低汞品种)、藻油、DHA补充剂。 碘: 对胎儿甲状腺发育和大脑发育至关重要。孕期需求增加,建议食用加碘盐,每周摄入1-2次富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海鱼)。部分孕妇可能需要补充剂。 维生素D: 如前述,促进钙吸收,对骨骼健康和免疫系统功能至关重要。晒太阳是主要来源,但受季节、地域、防晒习惯影响大。建议孕期常规检测血清25(OH)D水平,缺乏者遵医嘱补充(通常推荐每日补充400-1000 IU,具体剂量需个体化)。 维生素A:对视力、免疫、细胞生长重要,**但过量(尤其是视黄醇形式)有致畸风险。孕期应避免摄入动物肝脏(富含视黄醇)和过量鱼肝油。β-胡萝卜素(在胡萝卜、南瓜、红薯等深色蔬果中)是安全的来源,身体根据需要转化为维生素A。 给准妈妈们的实用建议: 1. 均衡饮食是基础:补充剂不能替代健康均衡的饮食。保证食物多样性,摄入充足的蔬菜水果、全谷物、优质蛋白(肉蛋奶豆)、健康脂肪。 2. 个体化是关键:每个孕妇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基础疾病都不同。务必在产检时与产科医生或营养师详细沟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如化验结果、饮食习惯、是否多胎妊娠等)制定专属的营养补充方案。不要自行盲目加大剂量。 3. 选择可靠补充剂:购买正规品牌、标注清晰成分和剂量的孕期复合维生素或单一营养素补充剂。注意查看叶酸、铁、钙、DHA等关键成分的含量。 4. 关注耐受性:如铁剂引起不适,可尝试随餐服用、更换剂型(如液体铁、缓释铁)或分次服用。钙剂也可能引起便秘,注意多喝水、增加膳食纤维。 5. 定期产检与监测:通过血液检查(如血常规、铁蛋白、维生素D等)及时了解营养状况,调整补充策略。 孕期是一段充满期待的旅程,科学的营养补充是您送给宝宝最珍贵的“第一份礼物”,也是守护自身健康的坚实盾牌。遵循专业指导,智慧地选择食物和补充剂,您一定能为自己和宝宝打下最稳固的健康基础! *本文信息综合参考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UpToDate临床顾问及近期权威医学期刊研究,更新于2025年6月。具体补充方案请遵医嘱。
2025-07
14
孕期出现双腿“大象腿”——想变“腿精”的看过来!
当生命的奇迹在母体中悄然孕育,准妈妈们满心期待着新生命降临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孕期带来的各种身体变化与挑战。其中,双下肢水肿作为孕期常见的不适症状,如同不速之客,困扰着许多准妈妈。晨起时还纤细的脚踝,到了傍晚却变得肿胀,轻轻一按就是一个凹陷,不仅行动不便,还可能引发疼痛与不安。这看似普通的水肿现象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理奥秘?又该如何科学应对,让准妈妈们在孕期也能舒适自在呢?下面有一些处理方法: 一、生活方式调整 • 调整姿势 1·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会影响下肢血液循环,加重水肿。建议每隔一段时间就活动一下身体,如站立半小时左右就坐下休息一会儿,坐着工作时每隔1 - 2小时起身走动走动。 2·休息或睡觉时,尽量采取左侧卧位,这样可以减轻子宫对下腔静脉的压迫,促进下肢血液回流,缓解水肿症状。还可以适当将双腿抬高,比如在脚下垫一个枕头,使双腿高于心脏水平,加速血液回流,减轻静脉内压力,从而减轻水肿。 • 适当运动 1·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轻水肿。孕妇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游泳等。散步能使小腿肌肉收缩,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孕妇瑜伽和游泳则有助于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肌肉力量,改善血液循环。 2·运动时要注意控制时间和强度,避免过度劳累。每次运动时间以30分钟左右为宜,运动过程中如果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 • 穿着合适 孕妇应选择宽松、舒适的衣物和鞋子,避免穿过紧的袜子或裤子,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鞋子要选择柔软、有弹性、透气性好的款式,避免穿高跟鞋,减轻脚部压力。 ·饮食调节 1·控制盐的摄入 2·过多的盐分会导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加重水肿。孕妇应减少盐的摄入量,避免食用过咸的食物,如咸菜、腌制品、咸鱼等。一般来说,孕妇每天的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 3·保证蛋白质摄入 孕期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可以多吃一些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奶制品等。 4·多吃利尿食物 一些具有利尿作用的食物可以帮助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减轻水肿症状。常见的利尿食物有冬瓜、黄瓜、西瓜、红豆、绿豆等。 5·按摩 孕妇可以让家人帮忙进行腿部按摩,按摩时从脚踝开始,向膝盖方向轻轻按摩,每次按摩时间约15 - 20分钟,每天1 - 2次。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腿部肌肉疲劳,减轻水肿。 按摩时要注意力度适中,避免用力过猛伤害到孕妇和胎儿。 6·就医检查 如果孕妇双腿水肿严重,经过上述方法处理后仍无明显改善,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血压升高、蛋白尿、头痛、眼花等,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以排除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肾脏疾病等病理因素引起的水肿,并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孕期双腿水肿是常见现象。处理方法如下:首先,孕妇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久坐,经常变换姿势,休息时可适当抬高双腿,促进血液回流。饮食上要控制盐的摄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蔬菜水果摄入。也可以穿着合适的孕妇专用弹力袜,帮助减轻水肿。 孕期双下肢水肿虽然常见,但只要准妈妈们保持科学的态度,从生活细节入手积极应对,就无需过分担忧。每一次水肿的消退,都像是与身体达成的一次默契和解;每一份精心的护理,都饱含着对准妈妈与胎宝宝的温柔呵护。这段特殊时期的身体变化,终将成为生命孕育旅程中独特的印记。愿每一位准妈妈都能以从容的姿态,跨越水肿等不适带来的小阻碍,在期待与欣喜中,静待新生命平安降临,拥抱充满希望的崭新篇章。
2025-07
14
术前禁饮禁食 空腹去“赢”战
在准备进行手术时,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在手术前一段时间内禁饮禁食。这一要求看似简单,但实际上对手术的安全和顺利至关重要。 一.术前为什么需要禁饮禁食 术前禁饮禁食,是手术准备极为重要的环节,其目的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最大程度减少手术与麻醉过程中的各类风险。 ①减少误吸风险 在手术过程中,尤其是全身麻醉或某些局部麻醉状态下,患者的吞咽反射和咳嗽反射会减弱或消失。这意味着,如果胃内有食物或液体,它们可能会反流并被吸入气管和肺部。这种情况被称为“误吸综合征”,可能导致化学性肺炎或阻塞性肺疾病,严重时甚至威胁生命。因此,术前禁食禁饮能显著降低这一风险。 ②降低胃肠道压力 手术前,如果胃部有食物残留,会增加腹部压力,这不仅可能影响手术视野和操作空间,还可能增加手术难度和并发症风险。特别是对于腹部或胃肠道手术,食物的存在会进一步加剧这些风险。因此,术前禁食禁饮能确保胃肠道处于相对空置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③减轻麻醉药物影响 麻醉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和呕吐等不良反应。如果胃内有食物或液体,呕吐物有可能被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术前禁食禁饮能减少这种呕吐的可能性,从而降低呼吸道阻塞和吸入性肺炎°的风险。 ④减少并发症风险 手术后,患者的胃肠功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如果手术前进食,可能会增加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风险。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还可能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 ⑤保障医生手术视野 术前禁食禁饮还能保障医生的手术视野。如果患者的胃内有食物或水残留,可能会导致术中误吸或污染手术区域,影响医生的手术操作和视野。 二、禁饮禁食的时间要求? 术前禁饮禁食的“金标准”主要基于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指南以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更新。以下是详细的术前禁饮禁食标准和建议: 成人术前禁饮禁食时间 表格 食物类型 禁食时间 说明 清饮料 术前2小时 包括清水、糖水、碳酸饮料、清茶、喝咖啡、无渣果汁等,总量不超过300-400毫升。 淀粉类固体食物 术前6小时 如馒头、面包、面条、米饭等。 高脂肪及油炸食品 术前8小时 如肉类、鸡蛋、油炸食品等。 儿童术前禁饮禁食时间 表格 食物类型 禁食时间 说明 清饮料 术前2小时 包括清水、糖水、无渣果汁等,总量不超过5ml/kg。 母乳 术前4小时 母乳较易消化,禁食时间较短。 牛奶及配方奶 术前6小时 包括牛奶、配方奶等。 淀粉类固体食物 术前6小时 如面包、面条等。 高脂肪及油炸食品 术前8小时 如肉类、油炸食品等。 值得注意的是,“2-4-6-8”原则属于一般性原则,仅使用于大多数身体健康\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 三、特殊情况患者的术前禁食禁饮 特殊疾病患者:诸如严重创伤、胃内容物排空功能受影响(例如孕妇、肥胖、糖尿病、消化道梗阻等)、困难气道、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患者,由于其胃肠蠕动减缓,胃排空延迟,所以需要相应延长禁食时间,具体时长应由医生依据患者个体状况精准判定。 急诊手术患者:按饱胃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倘若禁食水时间不足却又急需进行急诊手术,应当在麻醉前置入胃管,同时进行充分引流,以尽可能降低误吸风险。 术前需口服用药的患者:允许在术前1-2小时将药片研碎后服下,并饮入少量清水,但必须注意,缓控释制剂严禁研碎服用,以免影响药效或引发不良反应。 四、常见误区与科学解释 误区一:完全空腹越久越安全 科学解释:过度禁食可能导致低血糖和脱水,特别是对于儿童和老年患者,会增加术中低血压和术后恢复延迟的风险。科学、个性化的禁饮禁食时间是关键。 误区二:喝少量水无所谓 科学解释:虽然清水在术前2小时内是允许的,但切勿在规定时间后饮水,以免增加胃内容物量,从而提高误吸风险。任何流体都可能增加胃内容物逆流的风险,导致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发严重的安全隐患。 误区三:无痛或小手术不需要禁食 科学解释:无论手术大小,所有需要进行麻醉的手术都需遵守禁饮禁食要求,因为即使是短时麻醉,也存在误吸的风险。 误区四:清饮料=所有液体 科学解释:牛奶、米汤、含奶咖啡等均被视为固体食物,需禁食6至8小时。清饮料包括清水、糖水、无渣果汁、碳酸类饮料、清茶、咖啡(不加奶)等。 误区五:儿童手术禁食时间与成人相同 科学解释:儿童的胃肠排空速度通常较快,因此禁食禁饮时间可以适当缩短,但调整应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不能随意缩短,以避免因消化未完全而增加麻醉风险。 误区六:只有全身麻醉才需要禁水禁食 科学解释:即使是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也存在恶心呕吐导致误吸的风险,因此同样需要遵循禁饮禁食的要求。 五、如何提升患者依从性? ①用比喻解释 “胃就像气球,手术时若装满水,一碰就可能炸开,所以要先排空它。” ②可视化工具 发放“禁食倒计时卡片”,标注可饮水/必须禁食的时间段。 ③家属参与监督 术前一天电话提醒家属:“明早手术,今晚10点后请协助患者停止进食!” 六、总结:安全与信任的双重守护 2025年的术前禁饮禁食标准更加科学和人性化,强调根据食物类型和患者个体情况灵活调整禁食时间。医护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宣教,确保患者充分理解并严格遵守禁饮禁食要求,以保障手术安全和术后快速康复。
2025-07
14
5毫米超细内镜6分钟完成3岁患儿无痛胃镜检查
2025-07
14
守护健康银龄 警惕衰弱综合征
1
2
3
4
5
6
...
110
111
跳至
页
公众号
视频号
抖音号
线上挂号
意见/建议
意见/建议
选择科室
行政科室
心血管内科
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神经内科
消化内科
内分泌科
血液内科
肾病内科
普通外科
肛肠科(结直肠肛门外科)
骨科
神经外科
泌尿外科
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
整形烧伤外科
重症医学科
康复医学科
中医科
老年病医学科
全科医疗科
皮肤科
临床营养科
儿科
传染科(感染性疾病科)
肿瘤科
疼痛科
急诊医学科
妇产科
耳鼻咽喉科
眼科
口腔科
麻醉科(手术室)
医疗美容科
医学影像科
医学检验科
中心实验室
输血科
病理科
药学部
放射影像科
临床护理
呼吸内科
产科
麻醉科
妇科
新生儿科
感染性疾病科
风湿免疫科
胸外科
肛门结直肠外科
小儿外科
核医学科
投诉电话:
0712-2335185
投诉邮箱:
xgzxyytsb@tom.com
客服电话:
400-110-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