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对于大家来说都不陌生,但“社区获得性肺炎”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听说,很多肺炎患者在得知自己得的是“社区获得性肺炎”时都一头雾水。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顾名思义,是指在医院外罹患的肺实质感染性炎症。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尤其对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人群危害更大。
一、 警惕!这些症状可能是肺炎信号
发热、寒战:这是肺炎最常见的症状,体温可高达39-40℃。
咳嗽、咳痰:初期为刺激性干咳,继而咳出白色黏液痰或带血丝痰,1~2天后可咳出黏液血性痰、铁锈色痰或脓性痰。
胸痛: 咳嗽或深呼吸时,患侧胸部疼痛加剧。
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呼吸费力,严重时可出现口唇、指甲发紫。
其他症状:食欲不振、头痛、乏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
二、 揪出“元凶”:谁是肺炎的罪魁祸首?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体多种多样,包括:
细菌: 肺炎链球菌是最常见的病原体,其他还包括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病毒: 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
非典型病原体: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军团菌等。
三、诊断肺炎,医生有“利器”
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详细询问您的症状、病史和接触史,并进行肺部听诊等体格检查。
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炎的重要手段,可以显示肺部炎症的部位和范围。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检查可以帮助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和病原体类型。
病原学检查: 痰培养、血培养、抗原检测等可以明确病原体,指导精准治疗。
四、 战胜肺炎,科学治疗是关键
抗感染治疗: 根据病原体类型和药物敏感性,选择合适的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进行治疗。
对症治疗: 包括退热、止咳、化痰、平喘等,缓解症状,提高舒适度。
支持治疗:对于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氧疗、机械通气等生命支持治疗。
五、 防患未然,守护“肺”健康
接种疫苗: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是预防肺炎最有效的手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手、戴口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场所。
增强自身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保持良好的心态。
六、 特别提醒:
如果出现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尤其是伴有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儿童、慢性病患者等肺炎高危人群,更应做好预防措施,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立即就医。
社区获得性肺炎虽然常见,但并不可怕。只要我们提高警惕,早期识别,科学治疗,就能有效控制病情,早日康复。同时,积极预防,守护“肺”健康,才能远离肺炎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