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生后前几天相对安静,第三天左右开始频繁哭闹,其实是很常见的现象,被称为“新生儿哭闹高峰期”,新手爸妈不用过于焦虑,试试这些方法应对:
一.先排查生理需求
• 饿了:新生儿胃容量小,每隔2-3小时就可能需要吃奶,哭闹时先检查是否该喂奶了,母乳喂养按需喂养即可。
• 尿了/拉了:湿尿布会让宝宝不舒服,及时更换干爽的尿布,换的时候动作轻柔,避免受凉。
• 温度不适:摸摸宝宝后颈(不是手脚),过热或过冷都会让宝宝哭闹,保持室温在22-26℃左右,穿盖以宝宝舒适为主。
• 胀气/肠绞痛:吃奶时吸入空气、对母乳/奶粉敏感等可能引发胀气,试试喂奶后竖抱拍嗝(空心掌从下往上拍),或顺时针轻揉宝宝肚子,也可以用襁褓包裹宝宝(模拟子宫环境),让他更有安全感。
二.尝试安抚技巧
• 襁褓包裹:用薄毯子将宝宝四肢轻轻包裹,松紧适中,给宝宝类似在子宫里的束缚感,减少惊跳反射带来的不安。
• 白噪音:吹风机、吸尘器的声音,或专门的白噪音APP(如海浪声、雨声),类似子宫内的声音,能让宝宝平静下来。
• 摇晃/走动:抱着宝宝轻轻走动、摇晃(幅度要小,避免剧烈),或用婴儿车推一推,动态的安抚能让很多宝宝安静。
• 吮吸安抚:让宝宝含着乳头(母乳喂养)、安抚奶嘴(注意清洁),吮吸是宝宝天生的安抚方式。
三.爸妈做好自我调节
• 宝宝哭闹时,爸妈容易焦虑,可轮流照顾,一个人安抚时,另一个人休息片刻,避免过度疲劳。
• 记住这种哭闹是阶段性的,通常在4-6周后会逐渐减轻,别因为暂时的手忙脚乱否定自己,慢慢就会找到和宝宝磨合的节奏啦。
如果宝宝哭闹时伴随发热、呕吐、拒奶、精神差等异常情况,要及时联系医生排查是否有健康问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