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科研教学 >健康科普
骨质疏松症,了解这个"沉默的骨头杀手”‌
时间:2025-02-2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内分泌科Ⅰ病区骨质疏松症护理小组 聂婧 阅读量:57

‌一、什么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代谢性骨病,以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导致骨强度下降,骨头“变脆”,容易发生骨折‌12。

‌二、骨量变化与年龄‌

人的一生中,骨量是不恒定的。30~40岁时达到高峰期,之后随着年龄增长,骨数量开始减少,皮质骨变薄,骨小梁减少‌2。

‌三、骨质疏松性骨折‌

骨质疏松性骨折属于脆性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轻微创伤甚至日常活动也可能导致骨折,最常发生的部位是脊柱、髋部、腕部‌。

‌四、骨质疏松的原因‌

中、老年人性激素分泌减少,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随着年龄增长,钙调节激素分泌失调,导致骨代谢紊乱‌,老年人蛋白质、钙、磷、维生素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户外运动减少‌。

‌五、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的关系‌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并非一回事,但都与机体缺钙有关。骨质增生是机体对骨质疏松的一种代偿作用,但新骨形成远不能补足丢失的旧骨‌。

六、病因与分类

骨质疏松的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营养素缺乏、年龄增长、更年期激素变化(尤其是雌激素缺乏)、不良生活方式、遗传因素、药物因素以及外伤等‌。

骨质疏松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骨质疏松又分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和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分别由老年人骨质代谢异常和绝经后雌激素缺乏导致‌。

七、症状与表现

骨质疏松常见的症状有乏力、腰背部疼痛、全身骨骼疼痛、驼背以及骨折等‌。其中,骨折是骨质疏松症最严重的后果,常见部位包括髋部、胸腰椎、桡骨远端、肱骨近端及踝部。

八、预防与治疗

预防骨质疏松症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均衡饮食(增加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如多喝牛奶、多吃豆制品、适量吃鱼肉等,同时保持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骨密度)、增加日光照射(以促进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以及定期检查骨密度等‌。

治疗骨质疏松症则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包括应用钙剂、补充维生素D、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以及进行康复治疗等。

 

就诊地址:孝感市中心医院门诊楼7楼 骨质疏松症专科门诊

专家时间安排:

出诊时间

坐诊专家

周一全天

黄淑玉主任医师

周三全天

晏益民副主任医师